沈陽的潘先生開車帶著高燒導致肺炎的女兒來到兒童醫院。但由於醫院地面施工,車位特別緊張。看著緩緩移動的車流隊列,我看到女兒的病情越來越重。無奈之下,潘先生只好將車暫時停在醫院外的路邊,先送女兒看病。他在車上留了壹張紙條,“警察叔叔,孩子在兒童醫院住院。醫院的停車場沒地方了。這裏不能停車。請不要粘我。如果這輛車擋道,我就把它挪開。謝謝大家。”警察看到後,想留言說“祝妳早日康復,以後盡量原地停車。”
這段對話被上傳到網上後,網友們紛紛點贊。網友“烤土豆”說:“人性化執法更受歡迎。”有網友表示,在沈陽寒冷的冬天,這張紙條就像壹股暖流,讓人看完之後感覺整個世界都變暖了。筆者認為,這份停車車主與執法交警對話留下的“最溫暖的字條”,既達到了教育違法者的目的,也讓違法者感受到了法律溫暖的壹面。這無疑是愛與法的完美結合,值得稱贊。
我們在贊美鐵面無私的執法者的同時,也應該贊美另壹種執法者。他們能懷著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執法。他們用自己的正能量感動每壹個人。他們人性化的執法更好地體現了法律公平正義的情懷,讓群眾真正理解了法律公平關懷的真諦,把法律的深厚情懷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是難得可貴的,既維護了法律法規的尊嚴,也教育了民眾,感受到了法律溫柔的壹面。
其實法律的最高境界不是無情,而是情與法的完美結合。從西周“知德慎刑”的法律思想到現在“以人為本”的立法原則,法律承載著立法者的情懷和人性的溫暖;從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倒置到刑事訴訟的“未成年人閉門審判”,法律體現了人文關懷和對人格尊嚴的維護。
希望執法者能從“最溫暖的紙條”中明白“人是有情有法的”,情與法的完美結合,能讓公眾在執法者身上感受到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社會法治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