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如何評定智力殘疾的等級
智力殘疾的分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和美國精神發育遲滯協會(AAMD)的智力殘疾分級標準,按照周期性智商(IQ)和社會適應行為劃分智力殘疾等級。
分類如下:
(1)壹級精神殘疾(極重度):智商值在20或25以下。適應行為極差,面部明顯呆滯;所有的生活都需要別人照顧;運動感覺功能極差,如通過訓練,僅在下肢、手、下頜運動。
(2)二級精神殘疾(重度):智商值在20 ~ 35或25 ~ 40之間。適應行為差;生活能力即使經過訓練也難以達到自理,仍然需要他人的照顧;運動和語言發展差,與人交流的能力也差。
(3)ⅲ級精神殘疾(中度):智商值在30~50或40~55之間,適應行為不完全;實踐技能不全,比如能自理,能做簡單家務;具備初步的衛生和安全知識,但閱讀和計算能力較差;辨別周圍環境的能力差,能與人簡單交流。
(4)ⅳ級精神殘疾(輕度):智商值在50 ~ 70或55 ~ 75之間。適應行為低於壹般人的水平;有相當的實際技能,如能自理,能承擔壹般家務或工作,但缺乏技能和創造力;壹般能在指導下適應社會;經過專門的教育,可以獲得壹定的閱讀和計算能力;有很好的辨別周圍環境的能力,能夠與人正常交流。
智力殘疾的定義
1.智力殘疾是指人的智力明顯低於壹般人的水平,表現為適應性行為障礙。
2.智力殘疾包括:智力發育過程中各種原因引起的智力發育遲緩;智力成熟後,各種原因引起的癡呆和老年時智力明顯下降。
二、弱智離婚的程序
(壹)精神發育遲滯者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2)《民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其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關於這部法律,不難看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起訴離婚的案件,應當由法官根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實際智力來判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夠對是否離婚、財產和子女的處置作出明確表示的,應當視為其離婚的民事行為與其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可以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另壹方面,應考慮其無法就是否離婚表示意思,應裁定駁回起訴。
三、如何防止求職落入“智力陷阱”
(1)提交策劃案等勞動成果時,應準備兩份,壹份提交,壹份自留。在留存上,要求用人單位簽字確認,以便日後證明勞動成果的內容。
(2)提交策劃案時附上版權聲明,請招聘單位簽收。最好寫明:“任何保存、保管本方案各種版本的單位和個人,未經作者同意,不得使用本方案或借給他人使用,也不得隨意復印、復制、拍照或以任何方式傳播。否則可能會造成妨礙作者著作權的問題,並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以上是關於如何為妳評定智力殘疾等級的詳細介紹。綜上所述,我提醒妳,其實我們國家還有很多殘疾人。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學會關愛身邊的殘疾人,傳遞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