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智力殘疾四級是殘疾嗎?

智力殘疾四級是殘疾嗎?

精神殘疾四級算作殘疾。

智力殘疾四級是壹種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滯,智力殘疾四級的人通常被認為是行為能力有限的人。這意味著生活上難以自理,適應行為差,需要他人的關心和幫助。在民事活動中,智力四級的殘疾人可能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需要指定監護人代理或協助處理相關事務。智力四級的殘疾人確實被認定為殘疾人,享有相應的權利和保護。

智力殘疾的分級:

1,壹級精神殘疾:精神發育遲滯極其嚴重,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全面照顧;

2.二級精神殘疾:精神發育遲滯非常嚴重,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更多的關愛;

3.三級精神殘疾:精神發育遲滯嚴重,部分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顧;

4.ⅳ級精神殘疾:精神發育遲滯中度,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學習、工作、社會交往有壹定困難;

5.五級精神殘疾:精神發育遲滯輕度,日常生活能自理,但學習、工作、社交有壹定困難;

6.6級精神殘疾:精神發育遲滯非常輕微,日常生活能自理,學習、工作、社會交往能力略低於常人。

綜上所述,四級精神殘疾屬於重度精神發育遲滯,通常是指受影響的個體在生活自理和適應行為方面有明顯困難,可能缺乏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因此,需要在法律上指定監護人,以獲得必要的照顧和幫助,同時享有作為殘疾人的特定權利和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精神、心理健康恢復情況,認定該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條所稱相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成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八條

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危害結果的,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應當責令其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必要時,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 上一篇:執行循環案件歸檔的規定
  • 下一篇:中國的新入境規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