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存在即合理”的下壹句話是什麽?

“存在即合理”的下壹句話是什麽?

“存在即合理”的下壹句是“合理即存在”。

1,出處: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序言

2.原文:Wasvernü nftigist,Dasist Wirklich這是我的,這是我的。

3.英文翻譯是:理性的才是真實的;真實的東西是理性的。另壹種翻譯:合理的就是實際的,實際的就是合理的。

4.它意味著:壹切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壹切現實的東西都是理性的。

擴展數據

1,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威廉·弗裏德裏希·黑格爾(1770 ~ 1831年),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影響深遠的思想家。他出生在斯圖加特的壹個高級官員家庭。

從1788到1793,他在圖賓根大學學習哲學和神學。1793 ~ 1801年在瑞士和法蘭克福做家教。1801年耶拿大學講師。1808至1816任紐倫堡文科中學校長。

1816 ~ 1817海德堡大學哲學系教授。1818年被普魯士政府聘為柏林大學教授,講授哲學,並開始組建自己的學派。1830年成為柏林大學校長。

2.法哲學原理

該書於1821正式出版。《法哲學原理》從哲學的角度分析法律,用辯證的思維探索法律、道德和倫理之間的奧秘,從而走向自由意誌。

法哲學原理包含三個部分:抽象法、道德和倫理。其中,倫理部分包括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三個環節。《法哲學原理》是黑格爾的經典哲學著作之壹。該書系統地反映了黑格爾關於法律、道德、倫理和國家的觀點,也是人們研究黑格爾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據之壹。

3.創作背景

《法哲學原理》產生於19世紀上半葉,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的革命性遠不如英法。面對國內外強大的封建勢力,弱小的德國資產階級表現出典型的兩面性:壹方面有反封建的革命訴求,另壹方面又屈服於封建勢力的壓力,使其革命行為呈現改良色彩。

以黑格爾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在這壹時期發表的著作典型地反映了這種雙重性。壹方面,他深受啟蒙思想家尤其是盧梭的影響,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自然人權、社會契約、自由平等、代議制和分權理論等革命思想;另壹方面,反對用革命手段改變現實,幻想用理性和道德改善社會。

擴展數據:

百度百科-存在即合理

  •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受國務院控制嗎?
  • 下一篇:傳銷的危害?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