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2018國考常識:二十四節氣是什麽?

2018國考常識:二十四節氣是什麽?

壹、成功申請世界遺產

2016 165438+10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召開,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獲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的周年運動,認識壹年中季節、氣候和物候的變化規律而形成的知識體系,指導著中國傳統的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也是傳統歷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領域,這套時間認知系統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二、歷史淵源

公元前1200年商朝時期,甲骨文記載了反映四季變化的“四風”。在這篇甲骨文中,用四個方向的風來定義春夏秋冬,於是就有了最早的春分、夏至日、秋分、冬至日的由來。

在戰國時期,已經有八個節氣命名為立春,春分,長夏,夏季至日,立秋,秋分,立冬和冬季至日。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明確地將壹年分為四季。

二十四節氣的完整提出是在西漢劉向主編的《淮南子》中。本書以天體運行規律為基礎,首次完整記錄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並解釋了確定方法。

從1645開始,“二十四節氣”是用恒氣法計算的。恒氣法是以太陽的位置為基礎的,“二十四節氣”對應的是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所到達的位置。現代的“二十四節氣”遵循的是定氣法,具體節氣時間由專家推算。以紫金山天文臺發布的天文年歷為準。

第三,節氣變化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整理了24首節氣歌曲:

春雨震春清谷,盛夏滿山暑。

秋露,秋寒霜,冬雪小,冬寒。

相應地,它們是:

立春,雨,蟄,春分,清明,谷雨。

長夏,小滿,茫中,夏至日,小舒,大舒。

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

立冬,小雪,大雪,冬季至日,小寒,嚴寒。

這是壹個比較簡單的版本,相對比較難記,基本可以應付壹些常見的二十四節氣相關話題,比如整理節氣。這首歌謠,四句話,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排列。每句包含六個節氣,四句正好二十四個節氣。同時,如果妳仔細看,妳會發現每壹句的第壹個字是連在壹起的,即春夏秋冬,每壹句的中間字也是連在春夏秋冬的,只不過前面的春夏秋冬是“四站”,後面的是“兩點”。看到這裏也有助於大家記憶和整理節氣。

除了常見的節氣排序,還有壹個常見的問題是考察節氣與物候的對應關系,這裏我們也呈現節氣與物候的對應關系。

立春的梅花格外艷麗,雨紅的杏子盛開,魯林驚雷,春分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清明節的風箏被打破,谷雨與嫩茶和翡翠相連。

長夏的桑果就像櫻桃。小滿養蠶耕田,芒長玉秧庭前,夏至日稻花香似白練,夏風催早豆熟,池畔夏賞紅蓮。

立秋蟬催人眠,夏日葵花笑,白露歸雁。秋分時節,桂花滿園香,寒露菜田綠,初霜蘆葦滿天飄。

立冬報喜獻三福,小雪鵝毛滿天飛,大雪寒梅迎著風沖,至日瑞雪,小寒思鄉,大寒歲末團圓。

  • 上一篇:賭債受法律保護嗎?
  • 下一篇:對高等教育法治的理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