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條文不算抄襲;
2、名詞解釋屬於學者個人歸納的,應註明出處;?
3.要了解“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漏洞,所有的技術都有漏洞。本文檢測短語在壹個句子中的重復率,引用文章時要註意技巧。我的研究生論文重復率不到1%。
4.需要註意的是,雖然法律規定不是抄襲,但在論文測試中還是會被算作重復率,所以要註意靈活性。
擴展數據:
1.論文格式:論文檢測基本就是上傳整篇文章。上傳後,論文檢測軟件首先對其進行分成,最終的稿件格式對抄襲率影響很大。不同段落的劃分可能會造成幾十個字的小段落不被發現。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劃分更多的小段落來降低抄襲率。
2.數據庫:論文檢測多是針對已發表的畢業論文、期刊論文、會議論文進行匹配,有些數據庫還包含壹些網絡上的文章。這裏透露壹下,很多書都不在檢測數據庫裏。之前朋友從壹篇研究著作中摘錄了很多文字,沒有查出來。可以看到這個方法還是有效的。
3.章節變化:很多同學改變了章節的順序,或者從不同的文章中提取了不同的文章,對抄襲檢測的結果幾乎沒有影響。所以抄襲檢測大師建議,不要以為抄襲幾篇或者幾十篇就過關了。
4.參考文獻:如何界定在檢測軟件中參考他人文章和抄襲他人文章?其實很簡單。在我們的論文中,添加了參考符號,但是在抄襲檢測軟件中。所有這些都以統壹的方式來看待。軟件的門檻壹般設置為1%。比如壹篇文章5000字,1%的文章是50字。如果50字以上是抄襲,即使加上參考文獻,也判抄襲。
5.單詞匹配:抄襲檢測系統比較嚴格。只要匹配20個單位以上的單詞,就認為是抄襲,但前提是滿足第四點,參考文獻的標註。
百度百科-論文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