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關系是指依據民事法律規範建立的,通過民事法律規範的調整而形成的具有民事權利和義務的社會關系。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然會形成各種社會關系,受到各種規範的調節。其中,民法調整形成的社會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因此,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表現。民事法律規範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即規定某壹法律事實會產生某種法律後果,這就是在當事人之間產生壹種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關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規範調整的,受民事法律承認和保護,符合民事法律規範,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征
民事法律關系具有以下特征:
1,民事法律關系是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是依照民法規範建立的社會關系,所以是法律關系。
2.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壹般是自願建立的。
因為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依據民法規範建立的法律關系只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同時,民事法律關系既符合國家的意誌,又體現了當事人的意誌,壹般是由當事人根據自己的意願自願建立的。只要當事人按照自己的意誌進行的行為不違反法律,所建立的法律關系就受法律保護。
3.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系。
民法調整社會關系賦予民事主體權利和義務,因此民事法律關系也是民事權利和義務。
民事法律關系壹旦建立,壹方享有民事權利,另壹方承擔相應的民事義務。
[編輯本段]民事法律關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關系要素是指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必要因素或條件。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內容是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因為缺少其中任何壹個都不能成立民事法律關系,如果其中任何壹個發生變化,民事法律關系也會發生變化。
1,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簡稱民事主體,是指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人。任何能夠依照法律成為民事主體的人,無論是自然人還是組織,都屬於民法上的“人”。因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都是民事主體。國家也可以成為民事主體,比如國家是國家財產的所有者,是國債的債務人。
2、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民事主體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即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
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包括權利和義務兩個方面,兩者既對立又相互聯系。權利的內容通過相應的義務來表達,義務的內容又受到相應權利的限制。
3.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的客體。
[編輯本段]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民事法律關系可以分類如下:
1.根據是否存在直接的財產利益,民事法律關系可以分為財產法律關系和人身法律關系。
財產法律關系是指與財產直接相關的以財產內容為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人身關系是指與主體不可分割的、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民事法律關系。
2.根據義務人的範圍,民事法律關系可以分為絕對法律關系和相對法律關系。
絕對法律關系是指義務主體不特定,除債權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是義務人的民事法律關系。
相對法律關系是指義務主體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關系。
3.根據內容的復雜程度,民事法律關系可以分為單壹民事法律關系和復合民事法律關系。
單壹民事法律關系是指只有壹套相應權利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
復合民事法律關系是指兩組以上權利義務相對應的民事法律關系。
4.根據形成和實現的特點,民事法律關系可以分為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
權利民事法律關系是指民事主體根據自己的法律行為而形成的、能夠正常實現的民事法律關系。
保護性民事法律關系是指因違法行為而產生的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1.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含義
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是指民事主體之間因壹定的民事法律事實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原民事法律關系因壹定的民事法律事實發生了變化。包括主體變化、客體變化和內容變化。
民事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原民事法律關系因壹定的民事法律事實而終止。
2.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原因——民事法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