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在線學習憲法和回答合格公民知識競賽中的問題

在線學習憲法和回答合格公民知識競賽中的問題

公民權利、責任感和獨立人格。人性平等的自然原則決定了人與生俱來就有平等的自由權利,自由本身就是生命的本質。生命的發展是壹個不斷超越各種內外約束,達到更高層次自由的過程。每個公民都應該知道自己有不可剝奪、不可侵犯、不可轉讓的基本權利。財產權、生命權、思想言論自由權和社會(政治)參與權是自由平等最基本、最不可分割的四項權利。如果我們被剝奪了這些權利中的任何壹項,人們將無法保持平等和自由的狀態,這是人類最起碼的尊嚴。由此可以衍生出其他權利。權利是人性的反應,是社會規範的基礎。每個人的權利存在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的權利。

自由意味著選擇,任何選擇都會有代價和責任。如果妳只是享受責任而不承擔責任,那麽自由最終將得不到保障。神聖的權利意味著不可避免的社會責任,這是對稱的。

公民之所以被稱為“公眾”,不僅是意識到自己和他人都擁有不可剝奪的自由平等的基本權利,而且政府不再是傳統社會中少數人壓迫多數“普通人”的統治機關,而是公民讓渡部分權利後,以納稅為支撐的公共服務機關。政府的天職是保障和支持公民自由平等的發展。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壹直強調壹切權力來自人民。

公民之所以被稱為“公”,是因為每個公民都有相應的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公民權利和社會責任是不可剝奪、不可回避、不可轉讓的。公民不僅有責任和義務參與社區建設、環境保護等與公共利益相關的公共事務,而且有責任認可、監督和支持公共權力機關,不斷推進和改進政府工作,使政府職能到位而不越位,使公共權力機關更好地服務於公眾。如果我們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權利,忽視消極逃避的後果,每個人都不可能有壹個健全的社會。更應該註意的是,行使自己的權利也是壹種基本的社會責任,因為忽視自己的權利必然會導致壹些人有侵犯他人權利的意圖,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權利的剝奪和專制。

每個人都有自由平等的基本權利,這也意味著每個成年人都應該有獨立的人格。它要求人們不依賴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或任何現實的權力集團,在追求真理中有獨立的判斷,在社會參與中有獨立的精神。擁有獨立的人格,既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壹個獨立的個體,又能自覺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人生義務和歷史使命。現代社會組織中的上下級關系是人們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利益合作,這與等級社會中作為社會基本原則的等級制度有著根本的區別。人只有走出依附的誤區,擁有充分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平等才能落實,自由才能實現。

道德意識2。人類社會發展了三種協調人際利益的基本社會規範。道德是其中之壹,另外兩個是法律和倫理習俗。人性是利己的,與善惡無關,因為善惡只存在於人與人之間,是後天的判斷,而本性是生命本身的本能。法律依靠公權力的強制保障,倫理習俗出於慣性社會習俗,道德只能依靠意識。社會規範雖然不同,但都是人與人之間長期利益博弈的結果,都是人類理性的產物。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所有的人甚至所有的生命在深層次上都是緊密相關的。在這個層面上,他人和自己是統壹的,所以社會規範本質上是壹種平等的公共服務,是個人與社會的理性交換。法律只要求不傷害他人,文化習俗要求照顧公共習慣,道德要求不自私。無私就是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不能侵害大眾的利益。而且在雙方地位不對稱的情況下,強者有義務幫助弱者,甚至需要在緊急情況下犧牲自己來保護他人和公眾的利益。壹個人的道德水平不在於知識和判斷,而在於實踐,道德的本質是實踐。道德最起碼的表現就是誠實和羞恥。壹個連這兩點都做不到的人,不可能是壹個有道德的人,對別人來說是壹個危險的存在。

道德是人類理性所能感知的最高境界,它服從人類的良知。道德高尚的人是人類文明的脊梁,是文明之船在風暴逆流中不沈的支柱,是文明征途中面對黑暗的永恒光明。法律和習俗必須以道德為基礎。任何與道德相沖突的習俗,壹定不是值得繼承的良性習俗。任何違背道德的法律壹定是沒有正義基礎的惡法,也不可能是在充分自由平等下制定的法律。也就是說,這樣的法律本身並不具備充分的法律依據,必須加以完善。

法治意識。道德不是強制性的,人們無法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自然地處理公共事務,也無法靠自己公平地解決所有糾紛。因此,公共事務必須委托給公共當局,法律法規只能由公共當局決定和執行,公民的壹切行為必須符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道德判斷和習俗行事。前提是公權力機關必須充分體現公意,不能成為少數人或團體的工具。這需要憲法保障,公共當局必須在憲法框架內行事。憲法是公民權利的象征,它必須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責任。壹切違憲行為都必須及時制止,否則法律就是違法的。必須明確,憲法是公民權利的結果,而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公民權利是憲法規定的。

納稅人意識。政府是全體公民的公共服務機關,需要公民的認同和支持。納稅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前提是這個稅必須合理,得到公眾認可,不能貪汙挪用。公民也要清楚自己交了多少稅,交了多少稅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社會貢獻的大小。強行收取公共服務資金不是稅收,而是對公民財產權的侵犯。未經公民同意的稅收或不合理的稅收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公民應通過法律手段予以糾正。納稅人意識也意味著參政、議政和監督政治的意識。

科學素養與理性精神。人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比如感性和無序),還有超理性的(宗教超現實的人性關懷)。理性是常態,是根據趨利避害的本性所能做出的自覺選擇,不同於動物的本能選擇。正是基於理性和超現實的人類關懷,人類才能從愚昧走向智慧,從野蠻走向文明,從相互敵視和壓迫走向理性的平等合作,這也是今天確立自由平等原則的原因。科學是在理性、平等、論證、懷疑、不斷探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科學隨著理性而發展,理性隨著科學而進步。沒有必要的科學知識,壹個現代人經常會開壹些迷信的玩笑。與科學常識相比,科學精神是更根本的文明基因。科學精神不僅基於理性,而且體現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有證據,就可以懷疑,不斷進取,超越。因此,科學理性精神是生命精神的壹種反應。可悲的是,中國只有0%的公眾達到了“基本科學素養水平”。2%,而且很多官員學者也缺乏最起碼的科學素養。

生態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現代公民意識所強調的每個公民的權利義務平等,包括任何人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和利用,不能以損害其他公民和公民後代對自然資源的平等權利為前提。人民結合為壹個國家,把自己置於政府的管理之下,首要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政府不能推卸保護生態財富和堅持可持續利用的責任。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表明,文明社會僅僅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原則基礎上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壹個和諧的理念。我們必須在良好的社會道德和社會心理環境的基礎上,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友好和諧關系。生態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不僅意味著對他人的責任和正義,也意味著對後代的責任和正義。

健康的心理、文化和身體素質。正常合理的競爭是文明健康發展的關鍵,健康的生活離不開健康的身心素質。保持健康也是壹種社會義務。

不斷學習和與時俱進的意識。與過去相關,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時不時的更新補充自己,讓自己落後於時代,也是非常不合適的。政府必須不斷改善公共教育,為人民的平等發展而努力。

世界統壹的意識。如果沒有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意識,就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但更重要的是,既然公民是建立在自由和平等權利的基礎上,那麽公民的終極意義就已經具有了世界意義。公民本質上是超越種族、國籍、地域、宗教的,每個公民都應該有世界胸懷。現代化本身和全球化是壹體的。如果像某些國家壹樣,把自由平等局限於壹個國家甚至壹個種族,或者實行雙重標準,那就不算虛偽,至少是不完整的。民族分離主義和地區分離主義的理論基礎是對公民權利的曲解。在世界級問題逐漸壓倒地區和民族問題的現代社會,問題的解決最終取決於世界公民意識的覺醒和世界公共事務機關的有效運作。

在這九個組成部分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是公民的權利與責任意識和科學理性精神,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完整的公民意識和合格公民的基本標準。如果每個公民都不具備這九項基本素質,就不能說是壹個合格的公民。

  • 上一篇:美國憲法1787的三權分立是什麽?
  • 下一篇:保護環境的措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