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誕生後,黨和政府立足中國國情,對煙草實行專賣政策,將卷煙工業收歸國有,實行國營卷煙銷售和經營,既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又滿足了人民的需求。特別是《煙草專賣法》的制定頒布和《煙草專賣管理條例》的實施,進壹步強化了煙草行業“統壹領導、垂直管理、專賣”的體制,使煙草生產、銷售和管理更加規範。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夙願的實現,我們將按照國際規則和慣例發展和管理中國煙草工業,實現中國煙草工業發展的戰略轉型。通過做大、做強、做精中國煙草產業,中國煙草產業將在與世界頂級玩家的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煙草的經濟效益
據統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約占世界煙草的1/3(煙葉243.5萬噸),中國生產和消費世界卷煙的1/3(卷煙1700億支)。巨大的市場往往意味著巨大的利潤空間,而涉及到國家財政,稅收往往是最直接的體現。國家煙草專賣局新聞發言人通報的數據顯示,僅2009年,中國煙草行業全年實現工商稅收利潤513112.2%,同比增長12.2%,其中稅費達到416.34億元,同比增長864.6億元,增長26。這壹數據表明,煙草行業稅收收入在中央財政收入中的比重上升了1%,從2008年的7%上升到2009年的8%。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與經濟研究所統計,中國煙草行業擁有5000億資產和6000萬從業人員,每年為國家貢獻近1/10的財政收入。據估計,煙草行業每天對中國國民經濟的貢獻超過8億元。目前中國有360多萬煙農,400多萬零售客戶,50萬從業人員。
禁煙帶來的控煙條例,
《控煙條例》的影響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減少香煙銷售。控制吸煙場所,減少吸煙機會,會增加戒煙和有戒煙意向的人數,從而造成卷煙銷量下降。
卷煙品牌培育受到影響。培育品牌的方式方法很多,但其中壹個重要環節就是產品吸收。公共場所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也是各大廠商業務員開展吸煙活動的首選。如果這類場所禁煙,勢必影響品牌培育的推廣和廣度;
增加煙草服務的壓力。每壹部新的控煙法律或法規的頒布實施,都會讓零售商和消費者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麽國家提倡控制香煙銷售,香煙上明明標有: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妳們煙草公司憑什麽賣給我們香煙?”這時候煙草行業的壹線服務人員就會給他們做出正確的解釋。同時,控煙條例的實施將降低煙草行業的主導地位,尤其是壹些經營其他副食品的煙草商店。壹方面,控煙會直接導致各個零售店不同程度的銷售額下降;另壹方面在壹定程度上影響零售商對煙草零售行業的信心,主要表現在新品牌的培育和推廣上。
煙草行業的應對策略
提高企業文化的宣傳廣度。近年來,煙草行業大力推廣企業文化,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企業文化的提升,改變了人們壹直認為煙草行業就是單純賣煙的行為。讓人們了解各個煙草公司的企業文化,比如麗水煙草的企業精神:嚴謹、務實、創新、和諧;企業的價值觀是:“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兩個至上”是煙草專賣立法的根本目的:維護國家利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確保國家稅收利益;維護消費者利益,提供優質產品,滿足市場供應。“兩個至上”是煙草行業生存和發展的意義所在。通過文化滲透,改善企業整體形象,增強零售客戶的消費信心。
拓展服務重心下移的深度。《控煙條例》的實施對煙草行業的影響,在壹定程度上增加了壹線人員的服務壓力,對營銷人員的市場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分析原因的深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零售客戶;當品牌培育出現瓶頸時,無論是訂貨人、客戶經理甚至是送貨員,都在及時關註培育受阻的原因,客戶經理需要運用業務知識收集分析品牌銷量、銷售趨勢、社會庫存等數據。以上兩個簡單的例子是對客服的簡單分析。“轉移服務重心”不僅僅是壹句簡單的口號和壹份文件,它需要付諸實踐。
加強品牌推廣的培育。控煙條例中提到10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這也在壹定程度上限制了品牌的推廣。在這方面,要想把壹個新品牌推向市場,首先就是要改變以前的推廣方式和方法。壹個新品牌的進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市場調研、吸煙、前期宣傳、新品上架等。其次是提高品牌文化的推廣,比如“山為峰”、“鶴舞白沙,我心飛揚”、“與狼共舞,顯英雄本色”等等。用壹句流行的話來說:“我們賣的不是煙,是文化”,通過品牌文化的推廣,最終回歸品牌培育。
加強煙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造福煙農。並肩承擔煙草行業的社會責任。
然而,面對煙草行業日益快速的發展,煙草行業需要隨時做好準備,以服務的不斷完善來積極應對煙草行業發展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