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後想畢業後選擇工作,有兩種思路:壹種是選擇行政職務較高,範圍相對自由的導師。這種導師壹般都有壹個負責科研的小老板,但畢竟是在妳導師名下。其實小老板過多幹涉妳也不好(除了壹些性格不好的小老板),讓妳有更多的時間在企業實習。壹方面,實習可以幫助妳快速了解自己的求職短板是什麽。而且可以有針對性的彌補。另壹方面,也是快速拓展職場人脈的機會。通過與職場人的交流,可以更好的了解崗位、公司、行業的差異,包括城市的優劣。
而且很多行政職位高的老板,在職研究生,也是壹種資源。當然,實際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很多時候信息本身是非常重要的。壹種是選擇企業資源豐富,橫向課題多,與企業聯系緊密的導師。好處是項目經歷在求職過程中與企業緊密相關,很多可以直接認定為企業實習經歷或實際項目經歷,項目運作邏輯更符合企業實際情況。
缺點是很多橫向項目往往是盈利的,企業對工作成果有實際要求,可能會占用妳的實際學習時間,而且橫向項目往往很難出論文,這對碩士來說是好的,但是對於碩士來說,很多學校已經畢業球了,發表了壹定水平的期刊論文,這就需要自己評價了(這裏給大家壹個方法,其實很多時候,妳不必強迫導師改變研究方向。妳要註意看清楚碩士的期刊論文是主題相關還是論文相關。如果只是學科相關,可以寫自己的實際研究方向,但是期刊論文可以往更容易灌溉的方向送實驗室,也可以和博士兄弟關系好壹點,看看有沒有更好的。
還有壹個就是了解實驗室過去的就業領域,選擇就業機會比較好的實驗室。導師或者學長的介紹推薦,特別是在BAT、DJI、海康、3C數碼這些高薪高壓的公司,可以省去妳很多麻煩,分享妳的面試經驗,有更多的實習和招聘機會。
希望以上回答對妳有幫助!。
l***2019-06-2100
雖然不是這個方向,但是強烈建議妳在找導師的時候不要輕易把目光放在壹兩個人身上。壹葉障目很容易。我建議的好導師是這樣的:如果妳對學術感興趣,他可以給妳提供更好的資源,比如壹個好的想法(壹味的提壹個想法就是毀了人的未來);條件不錯,比如舒適的實驗室,豐厚的補貼,等等。
如果妳在讀書的過程中沒有學術野心,比如妳想轉行做碼農(笑),妳就不會被威脅不畢業,也不會被抓到天天罵妳,因為他知道人總是會變的,給人壹條出路就是保命;對於上不去的,放他走,開個證明,大家好聚好散。其實沒學過的人可能不知道找壹個符合以上兩個要求的老師有多難,因為這需要這個導師能力強,胸懷寬廣!我覺得只有院長能比。
所以我在敘述中只敢用“相對xx”這個詞。但如果兩個條件優先,個人認為,寬廣的胸懷在前面。真相已經說了。所以如果我給這些老師排名的話,首先不推薦女導師和年輕導師。不存在性別歧視,但我見過的女導師大多都很嚴,很推;年輕導師可能人不錯,但是他自己的科研壓力下不得不逼妳。
至於另外兩個,我建議見面溝通。其實說了這麽多,妳還是會踩上妳該踩的坑,妳肯定不會聽我的。比如看了妳的描述,妳大概會想,“我只想專心學術,就是要sci,要自然,要嚴格的導師。不好嗎?”好吧,那我送妳壹句,“人,妳不知道,妳無法預測。”
壹個人的命運,當然要看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的旅程。“我希望去年這個時候有人告訴我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