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楊過出版的作品

楊過出版的作品

《中國翰林制度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7月1996。

宋代兩湖平原地理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5438+0。

中國工資制度史(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10。

《經濟發展與環境變遷研究:宋元明清時期的江漢平原》(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10。

《宋遼金史稿·論北宋冗官及其與貧弱的關系》,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學習與研究》第3期,1982。

論唐代翰林學士,爭鳴,第2期,1985。

宋翰林人事結構考證,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1988。

翰林學士與宋代政治,《宋史研究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宋代外國官員考證,鄧光明、齊霞主編《中日宋史研討會論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年。

《唐宋時期詔令的主要類型》,載《文史雜誌》2000年第2期。

《近百年來宋代中央秘書制度研究的回顧與反思》,《中國歷史研究動態》2003年第9期。

遼代國子監兼翰林學士,學探,1,2000。

金代翰林與政治,《北方文物》第4期,1994,人大1995號轉載。

古代翰林制度及其對封建文化的影響,《光明日報》(士林版)1999年2月12。

《論中國古代翰林制度及其與封建政治的關系》,社會科學系列,第6期,1999。

廖金薪酬制度研究,大陸雜誌,第5期,1997。

《元代樞密院制度概述》,《蒙古史研究》(第3輯),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89。

《& lt入蜀>南宋湖北人文地理,《江漢論壇》第2期,1998。

《宋代江漢平原城鎮的發展與地理》,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版),第6期,1998。

北宋顧客與客戶的地理分布——以湖北省為例,湖北大學學報,第6期,1998,人大重印,第1999期,第0期。

唐五代至北宋江陵長江大堤考證,中國史論叢刊第2期1999。

吳對湖北歷史地理研究的價值,《江漢考古》第2期,1999。

宋代荊江大堤的歷史考察與中國歷史研究第4期,1999。

宋代鄂州南方草市江漢論壇第1999期第12期

《沙頭城與曹楠——宋代江漢平原城鎮的個案分析》,《宋史研究論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

南宋江漢平原“百裏大旱”考辨,《中國經濟史研究》,第1期,2000年。

《宋代洞庭湖平原城鎮的發展與地理考察》,《探索》,第1期,2000年。

《北宋香溪村的興衰及其與區域發展的關系》,齊俠先生紀念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代江漢平原水陸交通的發展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版),2003年第3期,人大2003年第5期轉載。

《宋元時期江漢平原洪澇災害初探》,《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宋代江夏地區陶瓷業的興衰及其原因——以考古資料為中心,《江漢考古》2005年第3期。

宋元時期江漢-洞庭平原聚落的變遷及其環境因素,《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年第6期,全國人大2006年第2期轉載。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研究》,載《中國歷史研究》第40輯(韓文),2006年2月。

《從宋詩看江漢平原的日常生活》,《紀念石全先生九十壽辰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江漢論壇》第4期,1994。

宋代“才女”現象初探,《宋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7月。

唐宋女性史研究的突破與深化,《女性研究》2004年第4期。

《宋代墓誌銘中的女性形象解讀》,《東吳史》第11期,2004年6月。

唐宋時期性越軌法律視角下的女性人身權益演變,《中國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於2006年第2期。

墓誌銘所見的金代女士紳形象,公元10年至18年三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關於郭廢皇後壹案的討論》,《歷史資料匯編》第1期,2008年。

《宋代女性歷史上的自殺原因初探》,《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三十年宋代婦女史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5-438+10月。

  • 上一篇:學財務管理畢業後可以做什麽?
  • 下一篇:保定市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條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