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消防安全信息

消防安全信息

消防安全信息如下:

A.《消防法》的相關規定:

1.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個人生命、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2、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

3.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和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和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的火災撲救的義務。

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挪用、拆除或者停用消防設施和器材,不得埋壓或者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或者堵塞消防通道。

5.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為免費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禁止謊報火警。

6.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有義務組織、引導人員疏散。

7、起火單位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滅火。

8.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公共場所現場工作人員未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9.違反本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B.消防知識:

1,火災特征:

(1)燃燒劇烈,蔓延迅速。在工廠和隧道裏,火很容易沿著電線和通風管道蔓延。由於我們礦內存放著很多易燃易爆的物資,這些物資壹旦被點燃,火勢極其兇猛,短時間內就能形成大面積的火災。

(2)火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由於廠房內結構復雜,疏散通道狹長,安全出口少,不利於人員疏散。燃燒會產生大量高溫有毒煙霧,極易使人窒息,造成重大傷亡。

(3)重大經濟損失。由於倉庫和工廠中有大量的材料和設備,壹旦發生火災,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4)攻堅克難。高層建築由於建築高度、結構和使用性質的復雜性,燃燒速度快,燃燒激烈,許多可燃物質集中。最健全有效的組織和現代化的設備也不能保證高層建築火災的有效和成功滅火。

2.燃燒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質和點火源。

C.火災分類:

火災分為A、b、c、d四類,A類是固體物質的火災,如木材、棉花、大麻、紙張等。B類為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和石蠟火災。C類為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D類是金屬火,如鉀、鈉、鎂、鈦、鋯、鋰、鋁等火。

D.滅火的基本措施包括:

(1)控制可燃材料,用難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

(2)使用易燃物質的生產應在密閉設備中進行,與空氣隔絕。

(3)消除點火源。

(4)為防止火勢蔓延,在建築物之間修建防火墻,設置防火距離,防止火勢擴大。

E.滅火方法:壹切滅火措施都是為了破壞已有的燃燒條件或使燃燒反應消失。根據物質燃燒原理和滅火實踐經驗,有四種基本滅火方法:

(1)冷卻方法:降低燃燒產物的溫度,使溫度低於燃點,停止燃燒過程。例如,用水滅火。

(2)窒息法:減少燃燒區域的氧氣量或用不可燃物質稀釋空氣來熄滅火焰。比如用沙子埋可燃物,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3)隔離法:將可燃物質與未燃物質隔離開來。例如,清除起火點附近的易燃、可燃或助燃材料。

(4)抑制法:讓滅火劑參與燃燒反應過程,中斷燃燒的連鎖反應。

F.消防設備的類型和使用

1.消防器材種類:消火栓、幹粉滅火器、沙箱、消防鏟、消防斧、消防鉤、應急燈、疏散指示標誌等。

2.如何使用:

(1)消火栓:消火栓是壹種常見的滅火設施。由開啟閥和出水口組成,並配有軟管和水槍。使用時,先打開軟管,將其拉直。接口壹側接出水口,另壹側接水槍。如果軟管太短,妳可以連接另壹個。

(2)手提式幹粉滅火器:主要由手柄、安全銷、筒體、噴嘴等組成。

便攜式幹粉滅火器應在距離可燃材料約3-5米的地方使用。操作者應先上下搖動滅火器,然後取下開啟手柄上的保險銷,再壹只手握住噴水軟管的前噴嘴根部,另壹只手按下開啟手柄,迅速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幹粉滅火。滅火要迅速徹底,不要留下任何殘火,防止復燃。撲滅油火時不要撞擊液面,以免液體濺出,給滅火帶來困難。

G.火災後的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如何組織滅火自救?

初期滅火是在火勢蔓延快、人員多、火情復雜的情況下進行的。在組織指揮滅火和自救時,要堅持以確保大多數人的安全為前提。指揮要果斷,行動要迅速。具體要做好報警通知、疏散救援、組織滅火、防煙排煙、註意防爆、現場救援、通訊聯絡、後勤保障、安全警戒等工作。

2.遇到火災怎麽報警?

壹旦發生火災,首先要做的是將火災信息傳遞給消防安全管理部門、單位負責人、公安消防隊和需要疏散的人員。各單位義務消防員應積極參與撲救初起火災。當火勢蔓延惡化時,他們應及時撥打“119”火災報警電話,並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車。撥號時請註意以下幾點:

(1)說明起火單位的詳細地址和具體起火位置;

(2)起火單位燃燒的物質的性質,如油類、電器或棉織物;

(3)火勢的大小;

(4)報警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

3、火災逃生方法

(1)繩子自救法:如果家裏有繩子,可以把繩子的壹端直接綁在門上、窗上或者重物上,沿著另壹端爬下去。在這個過程中,腳要扭動夾住繩子,雙手交替向下爬,盡量用手套和毛巾保護雙手。

(2)向前爬行法:由於火災發生時煙氣大部分聚集在上部空間,在逃生過程中應盡量靠近地面向前爬行或彎腰。

(3)用毛巾捂住鼻子:火災煙霧具有高溫、高毒性的特點,壹旦吸入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灼傷或中毒,所以疏散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降溫過濾。

(4)棉被保護法:用浸濕的棉被或毛毯和棉衣蓋住身體,在確定逃生路線後以最快的速度鉆過火場,沖向安全區域。

(5)毛毯防火法:在門上釘上或夾上毛毯等織物,不斷澆水降溫,防止外界火焰和煙霧的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增加逃生時間的目的。

(6)單片撚法:將床單、被子或窗簾撕成條狀或撚成麻花,以繩索逃生的方式爬下外墻。

(7)樓梯轉移法:當火勢自下而上迅速蔓延,樓梯被封閉時,住在上層的居民可通過老虎窗和天窗迅速爬到屋頂,轉移到另壹房屋或單元的樓梯上進行疏散。

(8)衛生間避難法:無處可逃時,可在衛生間避難,用毛巾塞住門,往地上潑水降溫,或躺在裝滿水的浴缸裏逃生。但不要鉆到床下、閣樓、櫥櫃等地方避難,因為這些地方可燃物多,容易聚集煙霧。

(9)消防救援法:如遇火災,可大聲呼救,敲擊金屬物或向窗戶、陽臺或屋頂投擲軟物。白天要揮動明亮的布條發出求救信號,晚上可以揮動手電筒或白布條吸引救援人員的註意。

  • 上一篇:影響力——第四章社會認同(3)
  • 下一篇:8份優秀的嬰幼兒安全教育教案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