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安全教育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1。知道有壞人闖入幼兒園該怎麽辦?
2.能夠根據情況選擇正確的方式保護自己。
3.通過現場表演,我意識到,面對危險,我應該機智勇敢。
4.教導幼兒成為勇敢的孩子。
5.孩子可以主動回答問題,增強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流程:
1,活動介紹:觀看教學掛圖。
老師展示掛圖並提問:
(1)老師:壞人進幼兒園,孩子怎麽辦?讓我們看看菲菲是怎麽做的。他做得對嗎?後來怎麽樣了?
照片上是誰?他在做什麽?他找到了誰?會發生什麽事?
②壹些壞人闖入了幼兒園。菲菲是怎麽做到的?
(3)後來怎麽樣了?壞人去哪了?
(2)老師總結:幸好菲菲及時發現了壞人,並向老師舉報,否則壞人可能會來傷害孩子和老師。菲菲真的很棒。
2.活動:情景劇表演。
(1)教師談話導入:那麽,如果壞人闖進幼兒園,我們還能怎麽辦?請孩子們觀看壹場表演,並思考以下方法。哪個是正確的?
(2)老師用木偶表演情景喜劇《壞人來了怎麽辦??》
場景壹:看到壞人,小男孩沖上去和他打起來。
場景二:看到壞人,小男孩大叫。
場景三:發現遠處的壞人,小男孩急忙向老師報告。
場景四:玩著玩著,小男孩看到附近有壞人就偷偷躲起來。
3.活動:壞人闖入幼兒園怎麽辦?
老師:
(1)如果壹個壞人闖了進來,妳是跑過去抓住他還是害怕的大叫?
(2)如果壞人離妳很遠,妳該怎麽辦?離妳近嗎?
老師引導孩子分組討論正確的應對方法。
4.活動總結:集體分享討論結果,老師會引導小朋友總結。
孩子們分組討論。
(1)分享討論結果。
(2)老師總結。如果壞人闖入幼兒園,我們不應該害怕。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不要讓壞人發現我們進來了。如果壞人離妳很遠,妳可以跑去告訴老師或者保安;如果壞人離妳很近,妳要想辦法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就像這個孩子壹樣。總之,遇到壞人,保護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每個孩子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不同的意見,合作和遵守規則的意識得到鍛煉和提高。最後所有孩子達成共識,壞人來的時候選擇躲避是最安全的,提高了安全意識。另外,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達到了目標。從兒童的角度設計更有效的教學活動;在語言藝術上,我平時多鍛煉自己,多聽老老師的話,多向其他老師學習教學技巧,讓自己盡快進步。
2.兒童安全教育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1,引導孩子學會避免傷害。
2.培養孩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
3.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4.培養孩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孩子說話大膽、說話完整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受傷案例圖片
活動流程:
1.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論燒傷、燙傷和損傷。
老師:小朋友們,妳們有沒有被燙傷,燒傷,或者掉到下限或者被割傷過?那是什麽感覺?妳感覺如何?
2.老師通過討論引導孩子了解如何避免受傷。
(1)老師鼓勵幼兒討論預防燒燙傷和傷害的方法:孩子有時會不小心受傷,那麽我們應該怎麽做才能避免受傷呢?老師提供時間讓孩子壹起討論,同時深入到孩子的討論中,聽聽孩子對情況的看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鞏固和記憶日常生活中應該記住的問題:中午老師端著午飯的時候,孩子能靠近嗎?妳能在教室裏跑和跳嗎?和平時期可以到處跑嗎?玩多了?媽媽可以壹邊做飯壹邊跳袖手旁觀舞嗎?妳會玩火嗎?妳會玩鋒利的東西嗎?
3.老師簡單介紹孩子受傷後自救的方法。
(1)教師引導孩子討論:如果大人不在身邊,妳或他人受傷後該怎麽辦?
(2)老師總結:如果燒傷或燙傷,可以暴露傷口,用冷水沖洗,然後立即向大人求助。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活動反映:
3.兒童安全教育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的: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知識。
2.可以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壞習慣,提高生活中對違反安全原則行為的分辨能力。
3.自防自救知識,深化溺水預防安全教育,讓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知道在危險情況下如何自救。
5,能說出不好玩的地方存在什麽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準備:
提前準備例子,找壹些圖片。
活動目標:
壹、活動導入
老師:“孩子暑假快到了,那妳覺得炎熱的夏天適合做什麽運動?”
2.老師:“妳喜歡遊泳嗎?妳會遊泳嗎?
二、活動過程
1,老師展示收集的圖片,讓孩子觀察討論。
2.講案例“水庫釣魚,深水桑葚生”。妳從中知道了什麽?
3.引導孩子了解水庫的危險性,千萬不要在自己不擅長遊泳的時候逞強。
4.老師告訴我們“玩水深,水草死”的悲慘事實是什麽?
(1).這些孩子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2)我們應該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3)教育孩子知道深水中往往有高大的水生植物或大石塊。如果有水生植物被大石塊纏住或夾住,就會有生命危險。
5、老師給孩子講了壹些預防溺水的知識點:
(1),教育孩子周末、節假日、寒暑假禁止在池塘、無蓋水井玩耍、遊泳。不能單獨或集體去池塘邊釣魚、遊泳、玩水。
(2)我們還小,很多孩子不會遊泳。如果妳發現壹個朋友不小心掉進了河裏、池塘裏、井裏等。,妳不能沖進水裏去救他。妳應該向壹個成年人求助或撥打“110”。
三、活動結束
老師:“聽了這麽多,妳學到了什麽?”
總結:人生只有壹次,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通過這壹課,讓孩子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教師反思:
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明白了安全守法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什麽不該做,什麽不該去。希望妳加強自我保護,按照學校和這次班會提出的要求,認真記住,認真做好。最後,祝同學們過壹個安全快樂的春節和寒假!
4.幼兒安全教育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1,樂於參與集體討論活動,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學會靜靜聆聽,在相互交流中獲得靈感。
2、通過看VCD、討論等活動,了解壹些自我保護的知識,知道在單獨場合遇到壹些陌生人時應該有的警惕行為。
3.在演戲等活動中感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以及能夠想辦法應對危險的勇敢精神。
4.知道在危險情況下如何自救。
5.培養孩子判斷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幾卷兒童繪本,VCD故事,幻燈T課件,隨機圖片(比如壹個人在家,遇到過分熱情的人等。).
活動流程:
首先,介紹壹下
壹個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怎麽辦?(小孩子都知道要提高警惕,不要給陌生人開門等。,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根據小朋友的故事,老師引申:如果在外面遇到陌生人(比如在樓道裏、草地上、公園裏、電梯裏等。),而且妳壹個人,有什麽危險?妳會怎麽做?
二、欣賞和理解“電梯裏有只大熊”這個故事
2.欣賞卡通
3.理解這個故事
(1)紅袋鼠遇到了誰?壹只長著鋒利牙齒和利爪的大熊。
(2)紅袋鼠是怎麽想的?(怕熊綁架自己,吃自己,或者綁架自己)
(3)他是怎麽做到的?想辦法自救:電梯每層都停下來,看到人就呼救。
(4)如果妳當時在場,妳還有別的辦法嗎?(將漫畫中的問題拋給孩子自己)
(5)熊奶奶對紅袋鼠說了什麽?(肯定積極的自助行為)
(6)看完這個故事,妳學到了什麽?
第三,觀看幻燈片並討論
1,展示幾種場合:壹個人在家,陌生人給妳送飯等。,並讓孩子們討論該怎麽辦。
用簡單的動畫展示壹些正確合理的方法。
2.小組討論:讓孩子們自由地互相陪伴,選擇壹個自己選擇的場景,畫出適當的做法。
3.互相交流發現:展示各組的畫,互相介紹。
第四,活動延伸
1.兩人壹組讀故事“電梯裏有壹只大熊”,回憶並討論,告訴我紅袋鼠還能做什麽。如果妳在電梯裏,妳會做什麽?
2.故事表演:孩子們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進行“電梯裏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動。鼓勵孩子創造故事,加入壹些故事情境,或者改編故事的場景和情節,獲得相應的自救知識。
活動反映:
5.幼兒安全教育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1。了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了解簡單的預防和自救方法。
3.幫助孩子初步建立自我預防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4.培養孩子說話大膽、說話完整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皮膚燒傷的圖片。
2.收集容易造成燙傷的高溫設備圖片。
活動流程:
1,展示各種皮膚燒傷圖片了解燒傷對身體的危害。
(1)這些圖片裏的人後來怎麽樣了?他們是怎麽做到的?妳被燒傷過嗎?
(2)老師總結:這些人因為自己的不小心或者別人的不小心,把自己燒傷了。有時燙傷後會留下難看的疤痕,有時會對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2.討論生活中什麽會灼傷我們?
(1)什麽會灼傷我們?
(2)這些東西怎麽會灼傷我們?我能做什麽來避免燙傷?
(3)幼兒園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灼傷我們?
(4)這些東西怎麽會灼傷我們?我能做什麽來避免燙傷?
(5)還有什麽會灼傷我們?這些東西要註意什麽?
3.探討壹些輕微燒傷的治療方法。
(1)討論:不小心燙到自己怎麽辦?如何應對。
(2)老師總結:燙傷後,先用冷水沖洗壹會兒,然後用幹凈的紗布或毛巾蓋上,再請大人幫妳上藥或去醫院。千萬不要隨意擺弄燒焦的地方。如果燒得厲害,不能直接脫衣服,否則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活動反映:
燙傷作為壹種潛在的安全隱患,頻繁出現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所以我們不難發現,吃飯時熱湯打翻,孩子讓熱湯倒在自己身上卻不知道如何避免。孩子認知的缺失導致對熱點物品缺乏正確的判斷,從而導致瞎擺弄。這壹系列給孩子帶來終身傷害的燙傷,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裏,大人都有責任給幼兒適當的引導和教育。事實上,小孩子很會照顧自己。只要身體的某個部位稍有損傷,幼兒就會相當重視,幼兒的這種心理特點也為這種教學提供了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