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在哪裏?

越南經濟發展的優勢在哪裏?

自1986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越南被視為外國投資者的“福地”,中國、臺灣省、新加坡、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美國和歐洲的資本紛紛湧入,掀起了壹波又壹波的投資熱潮。為什麽外國投資者如此青睞越南?從以下三個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自然資源豐富。越南國土的1/3是耕地,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和外向型農業;越南還有豐富的熱帶雨林資源,植被覆蓋率達43.8%;越南礦產資源豐富。截至目前,全國共有礦山2000余處,90余種,其中已設計開采的礦山120種,礦種30種,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以及各種金屬非金屬制品。越南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豐富多樣的水產潛力。

其次,人力資源豐富且廉價。越南全國人口(2006年)為8465438+萬,城市人口占26.2%,農村人口占73.8%,其中三分之二出生於戰後(1.975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多數體力勞動者的月收入只有30-50美元。近年來,越南政府多次提高工人最低工資,但仍在60-100美元左右,是東南亞最便宜的勞動力。因為越南政府壹直重視普及中小學教育,越南工人在東南亞是最便宜的,但是文化技術素質比較高。

第三,政治和法律環境穩定良好。越南實行* *產黨領導的壹黨制,有民主傳統和氛圍。* *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樹立了崇高的威望,政權的合法性基礎十分牢固。雖然壹些西方勢力也試圖在越南推行“橙色革命”,但並沒有贏得民眾的支持。越南黨和政府也非常重視完善法律體系,強調法治。越南* * *生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通過的新黨章強調要正確處理黨的領導和法律與人民民主的關系,“更新黨的領導方式,其中要重點更新黨對國家的領導方式。領導方式要制度化,體現在憲法和法律中。”“該黨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內活動”。尊重和充分發揮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接受人民的監督。在革新的過程中,越南黨和政府特別重視法制建設。自194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越南國會通過了77部法律,其中壹半以上是1986-2007年新頒布的,20多部法律經過多次修改。比如外商投資法,先後修訂補充了1987、1990、1993、1996、2000,建立了完善的法律體系。鑒於近年來官員腐敗日益猖獗,越南黨和政府加大了打擊和預防的力度。據統計,從2001到2006年,越南* * *產黨以譴責、警告、開除、送法院審判等形式處分了4萬多名黨員。在受處分的黨員中,118是在政治局或書記處管理的領導機構中擔任過重要職務的領導幹部,其中包括中央書記處副書記,軍銜為。

任何事物都是壹分為二的,越南上述投資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在壹定條件下也會發生變化,可能由有利因素變為不利因素。比如,正是因為越南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資,從而形成了比較激烈的競爭局面。如上所述,在越南有外國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多達80個。前10對外投資國家(地區)包括中國、臺灣省、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中國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法國、荷蘭、馬來西亞、泰國。這些外商長期在越南投資辦廠,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產銷售網絡,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如早期以極低的價格租用了大面積的廠房土地,與越南當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熟悉越南當地的風土人情。

基礎設施嚴重滯後也是必須重視的問題。筆者和訪問過越南的學者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即越南政府的國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壹個重要特點是“藏富於民”,人民相對富裕,私房漂亮,而政府每年的預算卻入不敷出,財政赤字占GDP的5%左右,政府沒有財力搞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胡誌明市周邊的平陽省工業區,交通道路比較差。在當地投資的臺商說,為了修建道路等基礎設施,壹般是廠家出壹半資金,當地政府出壹半錢。此外,越南的地理位置和條件也造成了南北交通的不便。越南的領土從北到南1600多公裏,像拉長的拉丁字母s,南北兩端寬,中間窄。此外,越南的地形西高東低,決定了其大部分河流都是由西向東流的。因此給南北陸路交通建設帶來了諸多阻礙。越南至今沒有高速公路,鐵路還是法國殖民時代修建的窄軌鐵路,速度很慢。此外,越南缺電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停電在大中城市很常見,很多村莊都沒有通路和電。此外,軟環境還有壹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各級政府的官僚主義和腐敗問題。

目前,在越南投資時,還必須註意以下問題:

首先,根據越南國家發展戰略確定企業投資的重點和方向。

越南未來10年發展戰略的重點是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步伐,特別是“鼓勵發展高技術產業、制造業、軟件業和其他競爭優勢大、出口產品多、吸納勞動力多的補貼產業;發展開放經濟區和經濟特區;鼓勵各種經濟成分參與日用產品和出口產品的開發,並創造良好的條件;生產現代化方向的重要生產資料;優先吸引經濟集團和跨國公司的投資;盡快吸引國內外資金投資煉油、石化、冶煉、機械制造、化肥、建材、基礎設施建設等重要項目。”根據越南政府公布的2006-2010五年發展規劃,以下五個領域將是鼓勵投資的重點:壹是電子產業和高科技投資項目。計劃在河內建壹家生產電子醫療設備的工廠。歡迎外商在樂和高新技術產業區和胡誌明高新技術產業區投資信息、生物化學、新材料、微電子、自動化和光學技術等領域。二是煉油化工項目。計劃在清華省宜山縣建設年產700萬噸石油產品的煉油廠,在頭墩和清華建設石化企業。三是電力行業,計劃招商引資建設5個火電廠和1變壓器廠;四是制造業,包括招商引資建設汽車發動機及零部件廠、造船廠、拖拉機廠等。第五,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項目包括:修建汴河省至都通省全長78公裏的鐵路,同奈省至胡誌明市全長49公裏的鐵路,胡誌明市至同奈和巴蒂-都通省全長176公裏、4-6車道的公路,胡誌明市至曹勤市全長176公裏、4-4車道的公路。

第二,根據越南各地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確定企業投資的地點和區位。

2004年8月13日,越南政府發布了關於建立和發展三個重點經濟區的決定。根據這壹決定,越南將全國劃分為三個重點經濟區,旨在充分發揮各地的潛力、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以加快社會經濟發展。

北部重點經濟區。包括河內、海防、廣寧、海陽、興安、河西、永福和北寧省。經濟區的重點領域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優質服務業,如軟件產業、信息設備、自動化及科學技術研究產品、自動化設備生產、機器人、新材料、優質鋼材、造船、機械制造等。

中央重點經濟區。包括峴港市、承天順化省、廣南省、廣義省和平定省。其中,峴港是越南最大的港口之壹。該地區的發展重點是以港口為中心,促進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將加快廣南省珠來經濟開發區、廣義省榮居經濟區、鎮梅嶺經貿開發區建設,規劃建設平定任慧經濟區,到2010逐步發展成為區域核心。同時,大力提升峴港市、順化市、歸仁市在貿易中心、服務業和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使這壹地區成為中部和西苑地區的貿易、服務和旅遊中心。

南部重點經濟區。包括胡誌明市、平陽省、頭墩-巴蒂省、同奈省、西寧省、平福省、隆安省和潛江省,旨在將該地區建設成為經濟活躍、快速增長和穩定的地區,在全國工業化和現代化中處於領先地位,率先融入國際經濟,成為帶動東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根據這壹目標,將在胡誌明市西北部建立綜合經濟區,包括隆安省、西寧省和胡誌明市;平陽省將發展高質量的培訓中心和醫療中心;在圖東-巴蒂省發展高級職業培訓中心;修建胡誌明市至頭墩、忠良和西寧的調整道路;建設龍城機場。

第三,重視勞動關系。在早期,越南工人、資本家和政府的關系中,政府和資本家的關系可能更密切。如果發生勞資糾紛,政府通常會偏袒雇主。近年來,越南政府相繼修改工會法和勞動法,賦予各級工會更多權力。壹般發生勞資糾紛時,工會會站在工人壹邊。如果罷工得到工會的批準,工廠還必須支付工人罷工期間的工資。壹位曾經在中國大陸工作過的臺商經理將中越兩國的工人進行了比較,認為越南工人的技術素質遠不如中國工人,雖然工資低。中國工人很容易被培訓成為熟練工人,而越南的勞動力培訓要困難得多。原因是越南農村土地很多,農民生活環境和條件優越。大多數農民將在工廠工作視為壹種調整和農閑時增加收入的補充。因此,他們不太重視在工廠工作。如果他們滿意,他們就會去,因為回鄉務農對越南工人來說也是壹個不錯的選擇。與中國大陸的工人不同,他們通常是沒有土地或沒有土地的農民。在城市工作是他們唯壹的謀生手段。所以他們往往很重視這份工作,不會隨意辭職。

另外,也要辯證看待越南豐富的人力資源。近年來,在海外工作的越南工人數量急劇增加。據越南官方統計,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工作的越南人約有50萬,主要分布在臺灣省、韓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每年匯回中國的資金達6543.8+05億美元。勞務輸出是解決越南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壹項戰略性政策,今後還將繼續增長。壹些在越南投資辦廠的老板也擔心,未來幾年越南會出現勞動力短缺,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人壹直供不應求。據筆者觀察,在越南投資服裝、電子、家電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近幾年可能還會有壹些競爭優勢,但優勢不會長期存在。

  • 上一篇:4篇關於銷售經理工作計劃的示範文章
  • 下一篇:絲帶條約是關於什麽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