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向群眾宣講退耕還林政策

如何向群眾宣講退耕還林政策

妳可以按下面的按鈕。

退耕還林就是從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停止連續耕種,本著適樹、灌溉、種草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植樹種草,恢復植被。目前,昆明的退耕還林工程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三個層次。

國家退耕還林工程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生態迅速惡化的狀況,1998特大洪水後,黨中央、國務院把“封山植樹、退耕還林”作為災後重建。

整治河湖的重要舉措。65438-0999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包括退耕還林、支持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新壹輪退耕還林工程。其中,

2007年暫停實施退耕還林,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實施規劃期為2008-2015。目前,國家將啟動新壹輪退耕還林,並已完成基礎調查和總體規劃。

編譯等工作。

壹是退耕還林,支持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

截止2014年底,國家退耕還林工程已進入第十六個年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程已實施六年。昆明已經完成了退耕還林工程。

77.8萬畝,其中退耕還林26.3萬畝(生態林25.35萬畝,經濟林0.65萬畝,草30萬畝),荒山荒地造林46.7萬畝,封山育林4.8萬畝。

穆;退耕還林成果鞏固後,後續產業發展種植394250畝,補植83664畝,技術培訓6.06萬人,營造薪炭林用於農村能源造林。

6006萬畝,沼氣網點356.7萬個,柴竈1.8462萬個,太陽能1.31.23萬個,基本口糧田8288.2萬畝。該項目涉及全市14個縣。

(市)區13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1078個行政村,7.85萬農戶,28.94萬人。

(1)國家對退耕農民無償提供糧食和生活費用補貼。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每畝農田每年糧食(原糧)補貼150公斤;從

2004年起,對退耕農戶的糧食補貼改為現金補貼,按每斤糧食(原糧)1.40元計算,每畝農田每年補貼生活費20元。雲南省還補貼每公斤糧食的運費調整。

0.2元。糧食生活費補助年限:退耕還草補助按5年計算,退耕經濟林補助按5年計算,退耕生態林補助按8年計算。

(2)國家對退耕農戶提供種苗造林補貼。退耕還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每畝補助50元。2010以後,苗木造林費提高到每畝300元。

(3)退耕還林必須堅持生態優先。退耕還林建設的生態林面積按縣核算,不得低於退耕還林面積的80%。

(四)退耕還林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森林法、草原法的有關規定,發放林(草)權屬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並依法辦理土地用途變更手續。

(5)退耕還林後的承包經營權期限可延長至70年。承包經營權期限屆滿後,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可以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繼續承包。退耕還林和荒山荒地造林後的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繼承和轉讓。

第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2007年,國家暫停退耕還林工程,做出了完善退耕還林政策、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決定。退耕還林補助期限同

到期後,國務院決定:中央政府將繼續撥款。壹是在現行退耕還林糧食生活費補貼到期後,繼續對退耕農戶給予適當現金補貼,每畝補貼105元,解決退耕問題。

農民目前生活困難。二是將原來每畝農田每年20元的生活補助繼續直接補貼給退耕農戶,並與管護任務掛鉤。補貼期限為:退耕生態林8年,退耕經濟林5年。

兩年還草補助。三是建立專項資金,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集中力量解決影響退耕農民長遠生計的突出問題,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退耕農民基本口糧田建設和農村能源建設。

建立,生態移民和補種。2008年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程啟動。

三。國家將啟動新壹輪退耕還林。

退耕還林,增加林草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富裕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取得了顯著成績。

但是,目前我國森林資源仍然十分匱乏,原生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生活在生態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生活條件惡劣地區的人們,要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要致富,需要把搬遷、城鎮化、產業調整結合起來,進行退耕還林還草。國家決定從2014開始新壹輪退耕還林還草(以下簡稱新壹輪退耕還林),到2020年,

規模控制在4000-6300萬畝。根據縣(市)區調查上報的規劃,2014-2020年新壹輪退耕還林規劃面積為303583畝,其中

中:25度以上坡耕地面積241406萬畝,重要水源地25度以下坡耕地面積62177萬畝。各市縣(區)將積極爭取並組織實施新壹輪退耕還林。

工程

(壹)項目的總體思路

借鑒以往退耕還林的經驗,最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農民的積極性,建立農民退耕還林的自主機制,避免政府幹預。

過度的預先計劃和不充分的監督。它以“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實施。在農民自願申報退耕還林任務的基礎上,核定規模,將補助資金撥付到省級和省級人民政府自主確定的現金。

對農民的補貼標準,政府從管理者變成了購買生態服務的開發者,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數量負責,在實施條件上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

(2)實施重點和規模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年度變更調查結果,新壹輪退耕還林嚴格限定在25度以上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

15-25度坡耕地。考慮需要和可能,合理安排退耕還林的規模和進度。因地制宜,宜樹則樹,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森林類型不再有任何區分,想種什麽就種什麽。

適合種什麽就種什麽,不限制比例,有條件的話林草結合發展林下經濟。到2020年,全國總規模約為4240萬畝。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21.73萬畝,

嚴重沙化耕地17萬畝,丹江口庫區和三峽庫區坡耕地370萬畝。綜合考慮糧食安全和種苗供應,2014年安排500萬畝,優先安排。

符合退耕條件、群眾積極性高、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的地方。

(三)補貼標準

新壹輪退耕還林,國家每畝補助1.500元,其中:財政部通過專項資金現金補助1.200元,國家發改委補助預算內投資。

苗木造林費300元;退耕還草每畝補助800元,其中:財政部通過專項資金補助現金680元,國家發改委通過預算內投資補助種苗種草費用120元。國家

退耕還林補助資金分三次下達到省裏,第壹年8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退耕還草補助資金分兩次發放,每次

第壹年500元,第二年300元。在此基礎上,省級人民政府可以自主確定分階段向退耕農戶支付的具體補貼標準和金額。由於局部改善

超過中央補助規模的標準部分,由地方財政自行承擔。

新壹輪退耕還林還草不主張退耕還林解決農民生計問題,而是要求農民自願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退耕還林以提高效益;支持項目集成,提高開發水平。

(4)項目管理

國家林業局制定了新壹輪退耕還林驗收標準和合同範本。縣級政府或其委托的鄉鎮政府與退耕農戶簽訂合同,明確退耕的範圍、面積、林草種類、初植密度、補助標準和金額,以及完成時間、質量要求、檢查驗收、資金支付時間和管理責任。建立健全村級退耕還林公示制度,對退耕農戶的面積、地點、種植種子、質量要求、驗收結果、補助資金等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5)面積驗證

第二年驗收成活率,第四年驗收保存率;第二年退草驗收由國家林業局、農業部和國土資源部根據年度土地變更情況分別承擔。

調查結果,逐點開展監測和評估。考核結果作為任務調整、補助資金實現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財政、審計等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資金的充分使用。

退耕還林。

(6)支持政策

1.退耕後種植的符合國家和省公益林區劃標準的林木,由中央和地方分別納入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未納入公益林的,經批準可以依法采伐。牧區退耕還草,在草原權屬明確的情況下,納入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

2.在不破壞植被、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前提下,鼓勵退耕農戶間作豆類等短稈作物,發展林下經濟,以耕促管。鼓勵個人興辦家庭林場,實行多種經營。

3.在專款專用的前提下,統籌安排中央財政專項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改善退耕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

4.退耕還林還草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法進行確權變更登記。

  • 上一篇:幼兒園德育教案
  • 下一篇:整個小區沒有房產證。該不該買這套房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