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長期股權投資有哪兩種後續計量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有哪兩種後續計量方法?

法律主觀性:

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是從區分長期股權投資類型的角度,根據不同類型長期股權投資的特點,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後續計量。(1)成本法成本法是指以投資成本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計價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以下兩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壹是投資企業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前面分類中的第壹類長期股權投資);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相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上壹分類第四類長期股權投資)。特別是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需要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進行調整以反映權益法。已經確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增加或收回投資時,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以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計凈利潤分配額為限,超過上述金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予以收回。當然,對被投資單位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行使* * *相同控制或者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為權益法核算,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原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範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等原因具有相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也應當適當適用該轉換原則,即以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計算的初始投資成本。(二)權益法權益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進行初始定價,然後根據所占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化調整投資賬面價值的方法。《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之前分類中的第二類、第三類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如果確定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與企業合並中規定的方法相同),則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低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值得註意的是,非同壹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按照成本法核算,不適用上述原則。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應當按照其在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中所占份額,確認投資損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應根據被投資單位宣告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其份額,並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在確認被投資單位凈虧損時,應當將長期股權投資和實質上構成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其他長期權益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零,但投資企業有義務承擔額外損失的除外。被投資單位未來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在其收益份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份額後,恢復收益份額的確認。權益法下,投資企業在確認其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確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壹致的,應當按照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調整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並相應確認投資損益。對於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投資企業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計入所有者權益。當然,如果投資企業因減少投資而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相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長期股權投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改為成本法核算,並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法律客觀性:

長期股權投資的範圍:(1)企業持有的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即對子公司的投資。(2)能夠與其他合營企業共同控制被投資單位的企業持有的股權投資,即對合營企業的投資。(三)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股權投資,即對關聯企業的投資。(4)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股權投資。除上述外,企業持有的其他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處理。長期股權投資有兩種核算方法:壹種是成本法;第二個是衡平法。核算範圍采用-1成本法①企業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 *相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2)權益法核算範圍①企業在同壹控制下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2)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占股權20%-50%)。即企業對其關聯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時,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壹般應保持不變。被投資單位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時,不作賬務處理。被投資單位宣告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不論凈利潤是在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之前還是之後實現的,均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分配。被投資單位宣布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金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予以收回,並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采用權益法時,投資單位應將成本(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與其享有的份額(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的份額)進行比較。如果前者大於後者,則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賬面價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為初始賬面價值)。如果前者小於後者,如果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賬面價值(即以份額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初始價值,兩者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 投資企業應當按照取得股權投資後在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或發生的凈利潤或凈虧損(按規定或章程不屬於投資企業的凈利潤除外)中所占份額,調整投資的賬面價值,確認為當期投資損益。 投資企業應當根據被投資單位宣布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其應分得的份額,並相應減少投資的賬面價值。企業應當定期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逐項檢查,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檢查。由於市場價格持續下跌或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發生變化,導致被投資單位的可收回金額低於投資賬面價值的,將可收回金額低於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損失。以上是長期股權投資的範圍。如果有不確定性,必要時可以請專業人士介入。

  • 上一篇:醫院藥房工作計劃
  • 下一篇:自然資源部立法程序規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