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郁和平
從甲午戰爭結束到65438-0936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的對外貿易形勢也相應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壹變化過程以1929為界可分為兩個階段,因為這壹年既是南京國民政府開始恢復關稅自主權,開始加強經濟建設的壹年,也是西方世界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使中國對外貿易的制度條件和經濟因素發生重大變化的壹年。從貿易的總體情況來看,自甲午戰爭以來,由於西方列強對中國關稅自主權的進壹步侵犯,中國對外貿易不僅在數量上迅速增長,而且在條件和性質上都有所惡化。但在具體表現上,隨著外國列強對我國經濟侵略程度的變化、我國關稅自主權的提高、國際國內經濟條件的變化,我國外貿形勢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並不處於持續、絕對惡化的狀態。對此,雖然已有研究有所涉及,但仍有壹些問題有待進壹步探討,尤其是在對外貿易的經濟因素中,進出口條件的比較,更值得探討。本文著重從經濟因素的角度分析這壹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變化,並對已有的研究提出壹些不同和補充的意見。
壹、1895-1928進出口貿易形勢變化
中國近代對外貿易的變化與中國的關稅主權密切相關。第壹次鴉片戰爭後,列強開始蠶食中國的關稅自主權。1843年簽訂的《中美王霞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規定了“協議關稅”原則,即所有國家必須同意改變中國的關稅。1853年,列強借上海刀會起義之機,奪取了上海海關的管理權。到了1858年,清政府被迫將中國境內所有海關的管理權交給了外國稅務部門。同時,列強還迫使清政府不斷降低海關進出口稅率。第壹次鴉片戰爭後,稅率為出口貨值的65,438+0.5-65,438+00.75%,進口貨值的4-65,438+03%,普通進口貨值的5%。壹些主要進口商品的稅率比轉換前低了58-79%。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規定,所有進出口貨物壹律征收“貨值100折”的常規關稅,“分關稅按貨值2.5折的稅率征收”,其他壹切內陸稅壹律免除[1],使主要進口商品的稅率降低了13-65。[2]
甲午戰爭後,外國列強對中國關稅主權的侵犯增加了新的內容。首先,對關稅的控制從海關擴大到海關。《辛醜條約》規定,為保證賠款的支付,中國“凡在各通商口岸海關的海關收入,均歸新關(即海關——作者)管理”。二是將協定關稅制度從進出口商品擴大到在華外資企業生產的產品。中日在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規定:“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的壹切貨物,如內地的交通稅、國內稅、紙幣、雜費等,均按日本臣民輸入中國的貨物統籌辦理,優惠情況除外。”三是將進出口關稅減免稅範圍擴大到購買日本土產商品的國內稅。1896年中日簽訂的《通商航海條約》規定:“日本臣民在各通商口岸購買日本土產,不禁止出國。出口時只交官方出口稅,內地稅、鈔、厘金、雜派壹概免。”四是搶占土地交易稅收優惠減免的特權。中法兩國在1895年簽訂的有關條約規定,凡經中越邊境貿易口岸進出口的國內貨物,壹律“減征百分之十”的出口稅,並免征復進口稅;中俄在1896年簽訂的相關條約也規定,中俄聯合鐵路運輸的進出口貨物稅收“比關稅所含金額減征三分之壹”。[3]這些由日本、法國和俄國主導的減免稅特權,在“最惠國”待遇的基礎上被其他列強“全部分享”。
這種約定的關稅制度和清政府被迫接受的稅率標準,不僅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關稅主權,也嚴重損害了中國的民族經濟。外國列強獲得的減免稅特權,使外商的稅負遠低於華商,在市場競爭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也使得中國的進口稅率遠低於國外。1859-1875期間,英法德美進口稅率為15-42%,是中國的3-8倍。[4]另外,這種協議關稅不是互惠的,而是單方面的。他們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的進口稅比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要低得多。例如,英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茶葉征收的關稅為25%,日本對從中國進口的煙草和生絲征收的關稅分別為350%和30%,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熟絲征收的關稅為[5]列強對中國關稅主權的侵犯導致中國的關稅制度形同虛設,中外貿易條件嚴重失衡, 並且失去了自我保護的功能,為外商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材料提供了便利條件。 隨著通商口岸的增加和外國列強侵犯中國關稅自主權範圍的擴大,中國的對外貿易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
(AdWords)從甲午中日戰爭到關稅自主的恢復,進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其狀況的變化既直接表現了中國對外貿易的變化,也間接反映了中國經濟的變化。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關稅制度基本不變,但由於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因素的劇烈變化,進出口貿易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變得尤為重要。現階段,進出口貿易形勢的變化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的有兩個方面。壹個是數量的變化,包括進出口值、進出順差情況、進出口額和出口購買力指數;二是品種結構變化,如進出口商品使用結構(包括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和產品結構(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的變化;機械產品、手工產品)的變化。
就進出口總值的變化來看,不僅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而且出現了兩次快速增長的高潮。根據海關統計,1894-1927之間的進出口情況如下表所示:
1894-1928重要年份進出口值統計分析表(單位:萬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