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目錄

第壹章總則

第二章政治權利

第三章文化教育權益

第四章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

第五章財產權益

第六章人身權利

第七章婚姻家庭權益

第八章法律責任

第九章附則第壹條

為了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和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

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實現性別平等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保護婦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權益。

禁止歧視、虐待、遺棄和殘害婦女。

文章

國務院制定了《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婦女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四條

保護婦女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保障婦女權益。

國家采取有效措施,為婦女依法行使權利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五條

國家鼓勵婦女自尊、自信、自強、自立,運用法律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

婦女應當遵守國家法律,尊重社會公德,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婦女權益的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婦女權益保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婦女權益保障工作。

第七條

全國婦女聯合會和地方各級婦女聯合會依照法律和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代表和維護各族各界婦女的利益,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

工會和共產主義青年團應當在各自的工作範圍內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

第八條

對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做出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九條

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政治權利。

第十條

婦女有權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以及社會事務。

制定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共政策,就涉及婦女權益的重大問題聽取婦女聯合會的意見。

婦女和婦女組織有權向各級國家機關提出保障婦女權益的意見和建議。

第十壹條

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名額。

第十二條

國家積極培養和選拔女幹部。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培養、選拔和任用幹部時,必須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並有適當數量的婦女擔任領導成員。

國家重視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婦女幹部。

第十三條

全國婦聯和地方各級婦聯代表婦女積極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各級婦女聯合會及其團體成員可以向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推薦女幹部。

第十四條

有關部門應當聽取和采納對保障婦女權益的批評或者合理建議;對侵害婦女權益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有關部門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第十五條

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權利。

第十六條

學校和有關部門應當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婦女在入學、升學、畢業分配、授予學位和派出留學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學校招生的時候,

第十七條

學校應當根據女性青少年的特點,在教育、管理、設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第十八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履行保障適齡女性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況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外,對拒絕送適齡女性兒童、少年入學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當地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並采取有效措施,責令送其入學。

政府、社會和學校應該采取有效措施。

第十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規定,將掃除婦女文盲、半文盲工作納入掃盲和掃盲後繼續教育計劃,采取符合婦女特點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法,並組織和監督有關部門具體實施。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

第二十壹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保障婦女從事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活動,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第二十二條

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和社會保障權利。

第二十三條

各單位在錄用職工時,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但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除外。

各單位招聘女員工時,

禁止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男女同工同酬。婦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在晉升、晉級和評定專業技術職務方面,應當堅持男女平等的原則,不得歧視婦女。

第二十六條

任何單位應當根據婦女的特點,依法保護婦女在工作和勞動中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適合婦女的工作和勞動。

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受到特殊保護。

第二十七條

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而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解除其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各單位在執行國家退休制度時,不得以性別為由歧視婦女。

第二十八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醫療衛生事業,保障婦女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醫療衛生方面的權益。

國家提倡和鼓勵幫助婦女的社會福利活動。

第二十九條

國家推進生育保險制度,建立和完善其他生育保障制度。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貧困婦女提供必要的生育救助。第三十條

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財產權。

第三十壹條

在婚姻家庭財產關系中,不得侵犯婦女依法享有的權益。

第三十二條

婦女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補償費使用、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

第三十三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未婚、已婚、離異、喪偶的婦女為由,侵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婦女的權益。

已婚男子在女方居住地落戶的,男方及其子女享有與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等的權益。

第三十四條

婦女與男子平等的財產繼承權受法律保護。在同壹順序的法定繼承人中,不得歧視婦女。

喪偶婦女有權處分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幹涉。

第三十五條

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婦女,作為公婆的第壹法定繼承人,不受子女代位繼承的影響。第三十六條

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利。

第三十七條

婦女的人身自由不可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剝奪或者限制婦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婦女的身體。

第三十八條

婦女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侵犯。

第三十九條

禁止拐賣、綁架婦女;禁止收買被拐賣、綁架的婦女;禁止阻撓解救被拐賣、綁架的婦女。

各級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衛生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及時采取措施解救被拐賣、綁架的婦女。

第四十條

禁止對婦女進行性騷擾。受害婦女有權向該單位和有關當局投訴。

第四十壹條

禁止賣淫嫖娼。

禁止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婦女賣淫或者對婦女進行淫穢活動。

禁止組織、強迫、引誘婦女進行淫穢表演。

第四十二條

婦女的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等人格權受法律保護。

禁止用侮辱或者誹謗的方法損害婦女的人格尊嚴。第四十三條

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權利。

第四十四條

國家保護婦女的婚姻自主權。禁止幹涉婦女的結婚和離婚自由。

第四十五條

懷孕期間、分娩後壹年內或者終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條

禁止對婦女的家庭暴力。

國家采取措施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門以及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社會團體,應當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並依法為受害婦女提供幫助。

第四十七條

婦女依法享有與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的權利,不論雙方的收入狀況如何。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女方承擔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協助男方工作等義務較多的,有權在離婚時要求男方予以補償。

第四十八條

離婚時,夫妻共有的房屋由雙方協議分割;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本著照顧子女和婦女權益的原則判決。除非夫妻雙方另有約定。

夫妻租住同壹房屋時,女方的房屋應按照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解決。

第四十九條

父母雙方對未成年子女有平等的監護權。

父親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在其他情況下不能擔任未成年子女監護人的,任何人不得幹涉母親的監護權。

第五十條

離婚時,女方因絕育或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在有利於子女權益的條件下,應照顧女方的合理要求。

第五十壹條

婦女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生育子女的權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齡夫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計劃生育,有關部門應當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藥具和技術,保障接受節育手術婦女的健康和安全。

國家實行婚前保健和孕產期保健制度,發展婦幼保健。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保障婦女享受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第五十二條

婦女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經濟困難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婦女,當地法律援助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幫助,依法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三條

婦女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婦女組織投訴,婦女組織應當維護被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並有權要求和協助有關部門或者單位進行調查處理。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法調查處理並給予答復。

第五十四條

婦女組織應對在訴訟中需要幫助的女性受害者給予支持。

婦女聯合會或者相關婦女組織可以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對侵害特定婦女群體利益的行為進行揭露和批評,並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以未婚、已婚、離異、喪偶等為由,侵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婦女權益的。,或者已婚男子已在女方居住地定居,侵害與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平等的男女子女權益的,由鄉鎮人民政府依法調解;受害人也可以依法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婦女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從其規定;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對婦女實施性騷擾或者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受害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者給予行政處罰,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婦女人格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第六十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根據本法規定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婦女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自治區的規定經NPC常務委員會批準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規定,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後生效,並報NPC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六十壹條

本法自6月199265438+10月1日起施行。

  • 上一篇:中國如何劃定南海的專屬經濟區?
  • 下一篇:中小民營企業的財務管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