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重新理解企業家精神

重新理解企業家精神

得益於集體主義文化的長期影響,每當我提起某某精神,首先想到的都是充滿正能量的大詞,比如團結、奮鬥、奉獻,比如我們熟悉的雷鋒精神、長征精神、女排精神,還有最近壹直在倡導的抗疫精神。

這些精神與壹個人或壹群人的傑出表現密切相關,具有強大的行為感召力,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奮進。

在這個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很多明星企業家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戰爭年代的英雄。他們敢於冒險,敢於拼搏,敢想敢幹,不怕接受新的挑戰,不怕承擔失敗的代價,努力把生活中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從而實現了“從0到1”甚至“從1到N”的突破。

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消費渠道購買和享受他們的產品(服務),或者通過社交媒體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甚至學習他們與人交往的實踐經驗。

去年看了塔勒布的《反脆弱性》,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書中多次提到企業家和他們的冒險精神,還建議設立專門的“企業家日”,向企業家致敬,感謝他們“為全球經濟增長和他人脫貧所承擔的風險和犧牲”。

他認為企業家是“反脆弱性的源泉”,認為“創業是壹種高風險、英雄式的活動,對經濟增長甚至僅僅是生存都至關重要”,所以“為了推動進步,現代社會應該像對待犧牲了的士兵壹樣對待破產的企業家”。

我也看過很多商業書籍,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從事創意和創新活動的企業家。他們日復壹日面臨著難以想象的環境壓力和商業風險。在解決自身生存發展問題的同時,也為社會的經濟增長做出貢獻。

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各種高大上的科技發明才有了如此多的用途,從而帶給我們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活體驗。

在創業者的心目中,很少有“平躺”“退休”這樣的概念。很多人活到老,忙到老,甚至到了七八十歲,還在肩負重任,“拼搏”。

比如前煙草大王楚石堅,75歲再次創業,十年後成為“中國橙王”。例如,“管理聖人”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在78歲時接管JAL,僅用壹年時間就實現了盈利。

所以,我對企業家精神壹直保持著非常推崇的態度,還特意查了大慈海,希望能更清晰準確地理解這個概念——“企業家的精神品質、思想形態、運用智慧的思想意識,包括其固有的管理意識、觀念、勇氣和魅力,是企業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能)的集合,也可以指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管理企業的綜合能力,是壹種。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對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根據以上解釋,不難看出,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專屬,不像雷鋒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這些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東西。

但最近在混沌學院聽了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的現場講座後,我對創業的本質和內涵有了更豐富、更多層次的理解。

他從自己的實踐經驗談創業,強調“五不”觀點:創業不是恭維,不是常態,不是被動接受,不是任性借口,不是持久存在。

他認為,創業是壹個中性詞,在很大程度上鼓勵了反直覺——不追求安全、身份和確定性就意味著冒險和不安全,不僅不能保證和提高成功率,甚至可能更容易失敗。

這個觀點接近塔勒布的。企業家在商業中面臨失敗和自我犧牲,就像戰場上的士兵壹樣。

不是壹個人正常的精神狀態,而是有點神經質,接近精神異常邊緣的狀態。

難怪有人說,成功的企業家背後有兩股力量,壹個是法律顧問,壹個是心理學家。

而且創業者有很強的內在主張和將這個主張外化的動力和沖動,所以不可能去執行壹個自己不接受的任務,這是創業的核心驅動力。

這讓我想起了英特爾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安迪?格羅夫曾稱自己為偏執狂。他非常自信果斷,認為“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只要涉及到企業管理,他相信偏執狂萬歲。

周航老師也強調,創業不是創業者放縱自己、任性做事的借口,平時不應該濫用,更不應該綁架團隊和需要與之溝通的人。

事實上,生活中有很多心理灰暗的人,他們愛用所謂的精神或道德給別人“洗腦”,以達到為自己謀利的目的——在明明不想做或做不到的情況下,卻要求別人先做。

周航老師最後指出,創業是壹種心態,是壹種自覺(每個人都有創業精神)。它不是壹種品質,不能通過學習獲得,只能被喚醒或激發。

即使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也沒有人會繼續擁有它——就像生命的衰落壹樣,壹旦壹個人老了或者成功了,原有的創業精神就會被逐漸削弱,直至消失得無影無蹤。

雖然創業有那麽多“不”點,但我還是覺得值得珍惜,值得努力維持。在生活中,無論是面對“黑天鵝”還是“灰犀牛”,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喚醒我們的創業精神,以增強我們的抗脆弱能力。

正如周航老師所說,“願我們都永遠保持創業精神,在創業的那壹刻,永不畏懼,永不止步,永不創造”。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和珍惜自己的創業精神。

  • 上一篇:中級會計考試重點難點《經濟法》1
  • 下一篇:追索勞動報酬爭議案件受理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