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糾紛的壹般分類
第壹類,純質量糾紛:甲方作為合同的業主,提出異議,要求對方解決家裝質量問題,是很正常的。有這麽壹件事。某家裝項目施工過程中,業主新發現質量問題。當時為了不給施工方添麻煩,他沒跟對方提就讓對方走了。但他沒想到的是,對方認為他態度軟弱,不專業,結果項目越做越差。當他再也無法忍受的時候,情況已經無法收拾了。
二、工程項目確認的糾紛:在壹些項目中,由於合同雙方在簽訂裝修合同時對壹些項目沒有說清楚,現場交底也是馬馬虎虎的進行,直到施工過程中,雙方才發現對項目內容的理解相差甚遠。
第三類,關於工程進度的糾紛:現在很多家裝工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拖延進度的問題;其中壹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施工方在簽訂家裝合同時沒有認真分析項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還有壹個原因是項目發生了變化,但是項目的進度並沒有相應的調整。
第四類,關於增刪的糾紛:家裝工程增刪的情況很多,有些是因為施工時的增刪。業內有句話叫“工程好,錢難加”,也就是說,有些業主不認可施工方做出的加建報價,卻要求對方進行施工,結算時自然產生糾紛。
第五類,與工程決算相關的糾紛:目前北京家裝市場大多實行三種付款方式,即首付60%,二次付款35%,竣工後余款5%;但筆者發現,很多裝修公司對於增減部分並沒有明確的支付方式,很多都是在工程竣工驗收時才支付這部分;確實有壹些消費者找各種借口拒絕支付這部分增加的費用。
六、工程保修糾紛:對於家庭裝修來說,工程保修是工程的延續,但壹些職業道德較差的裝修公司在這方面做得不夠。筆者接到很多投訴,裝修公司不承擔保修責任。
提示:家庭裝修有各種各樣的糾紛,合同雙方都要分析。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合同雙方對原因都有責任。任何人都不應該把責任推到壹邊。
■激化矛盾,解決不利的事情。
1.合同壹方希望通過矛盾的方式獲取合同規定之外的利益:比如某業主發現工程存在壹些問題,但業主對問題不大的工程提出了不合適的要求,並強調如果對方不滿意,她會找媒體曝光給施工方;2.合同壹方或雙方采取各種手段激化矛盾:據說壹對老夫妻與某裝修公司簽訂裝修合同,施工中發現問題正在解決時,老夫妻的兒子來了,不管三七二十壹,上去毆打施工方負責人,但老問題沒有解決,導致矛盾更大。
3.圍觀群眾激化矛盾:某業主簽訂家裝合同後,委托剛到北京的朋友為自己監工。這位朋友對北京的家裝施工規範不太清楚,所以嚴格執行自己當地的施工規範來約束施工方,難免產生矛盾。
提示:矛盾出現是正常的,但如果激化了,就不正常了。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永遠不要為大事情後悔。
■嚴格執行合同可以避免糾紛。
1.合同雙方應嚴格執行合同中規定的有關條款。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合同執行得越嚴格,發生糾紛的可能性就越小。
2.面對出現的糾紛,冷靜面對,不激化矛盾。比如壹個消費者,當他發現施工方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並多次指出對方沒有改正時,並沒有讓他的怒火爆發,而是拿出合同和自己的工程記錄,找到家裝市場管理部門,和裝修公司負責人壹起解決。因為他有理有據,有處理問題的好辦法,對方要徹底糾正;改正之後,他沒有抓住對方的小辮子不放,而是做什麽,怎麽做。結果對方覺得很遺憾。項目快結束的時候,他主動要求減少壹些開支,送給業主壹套衛浴配件。他們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