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中國人民民意測驗辦法》規定,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民調解員,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但對人民調解委員會沒有規定。(×)
61.見義勇為是指為保護國家、集體利益和他人人身、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與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或者搶險救災的違法行為。(×)
62.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日常事務由有關部門辦理。(√)
63.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確認見義勇為行為。(×)
64、“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英雄”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授予。(√)
65.申請人或者推薦人對見義勇為者的確認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上壹級有關部門申請復核。(√)
66.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和公民應當對見義勇為者給予及時幫助和保護。(√)
67、英勇犧牲人員符合革命烈士條件的,按照《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辦理,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烈士,其撫恤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規定執行。(√)
68、申請確認見義勇為,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推薦,也可以由行為人申請。(√)
69.《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因鐵路交通事故和其他鐵路運營事故造成人身傷亡的,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受害人自身原則造成人身傷亡的,鐵路運輸企業不承擔賠償責任。(√)
70、鐵路沿線的治安秩序,由當地有關部門和鐵路* * *部門負責維護,主要由鐵路部門負責。(×)
71.發生鐵路交通事故,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國務院關於事故調查處理的規定進行處理,並及時恢復正常通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鐵路線路的開通和列車運行。(√)
72.在列車內搶劫旅客財物並加以傷害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從輕處罰。(×)
73.因非法穿越平交道口或人行步道,或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臥而造成的傷亡,屬於受害人自身原因造成的人身傷害。(√)
74.廢品收購站可以隨意收購鐵路設備。(×)
75.禁止攜帶危險品進站或以非危險品名義托運。(√)
76.新聞出版、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要依法取締學校周邊兜售非法出版物的遊客和無照攤點,查處學校周邊兜售含有淫穢色情、兇殺暴力內容出版物的單位和個人。(√)
77.學校應當完善門衛制度,建立校外人員登記或者驗證制度,禁止無關人員和校外機動車輛進入,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動物和非用於教學的管制器具等危險品進入校園。(√)
78.壹旦發生學生傷害事故,學校與受傷害學生或學生家長可以協商解決,成年學生或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也可以依法直接提起訴訟。
79、違反學校紀律,對學生傷害事故負有責任的,學校可以給予相應的處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0.受傷害學生的監護人、親屬或者其他有關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無理取鬧,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學校應當報告有關部門依法處理;造成損失的,可以依法要求賠償。(√)
二、選擇題(65438+每題0.5分。正確答案只有壹個。):
1,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成立於(B)。
壹、1990三月21
b,1991 3月21。
c,1991二月21
d,1991四月21
2.今年3月,是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兩個決定公布的周年紀念日。
a、10
b、15
c、20
第25天
3.中學、小學校園周邊200米範圍內不得設置“三館兩室兩欄”。200米的範圍是指(b)
a、校門與“三館兩室兩欄”的直線距離。
b、校園圍墻或校園邊界任意壹點與“三館兩室兩欄”的直線距離。
c校門與“三廳兩室兩吧”的距離。
d、校園中心與“三館兩室兩吧”的直線距離。
4.市綜治委要求全市各鎮(街道)統壹設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按標準(C)配齊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站暫住人口協管員。
a、300:1B、400:1C、500:1D、600:1
5、加強綜治機構建設,各鎮(街道)綜治辦應按(壹)的標準配備專職工作人員。
a、壹級鄉鎮不少於2人,二、三級鄉鎮不少於1人。
b、壹個鄉鎮不少於2人,二、三個鎮不少於2人。
c、壹個鄉鎮不少於3人,二、三個鎮不少於2人。
d、壹個鄉鎮不少於3人,二、三個鎮不少於3人。
6、加強綜治協管員隊伍建設,必須堅持(a)原則。
壹、縣用、鄉管、村用
b、農村就業、農村管理、農村使用
c、鄉鎮用工,村管理,村使用
d、村莊就業、村莊管理和村莊使用
7.2009年,市綜治委出臺《關於進壹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建設的實施意見》,進壹步加大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經費保障力度,按照實際人口年人均(B)標準安排縣級綜治和平安建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a,0,5元B,1,0元C,1,5元D,2元
8、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首要環節是(b)。
壹、矛盾糾紛的調解
b、依法嚴厲打擊嚴重犯罪活動
c、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d、開展安全施工綜合治理宣傳
9、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中心環節是(C)。
壹、矛盾糾紛的調解
b、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C.預防違法犯罪
d、開展安全施工綜合治理宣傳
10、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主要包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目標管理責任制和(b)三個部分。
壹、檢查問責制度
b、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壹票否決制
c、“壹崗雙責”制度
d、推廣征求綜合管理部意見制度
11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在(c)中作出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a、1979
b、1990
c、1991
d、1992
12、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範圍主要包括(b)。
壹、打擊、調查、教育、改造、監督和建設
b、打擊、預防、教育、管理、建設和改造
c、預防、控制、教育、管理、建設和改造
D.打擊、預防、教育、控制、管理和改造
13、壹票否決權由(B)級以上各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機構行使。
壹、鄉鎮
b、縣和區
c、城市
d省
14、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在考察黨政領導幹部和分管公安工作的領導幹部政績、辦理其晉升等事項時,應當征求本地區、本部門(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的意見。
壹、辦事
B.領導力
c、組織
d、工作
1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行(壹)中的屬地管理原則。
壹、積木的組合,主要是積木
b、條形組合,以條形為主
條塊分割,宜條則條,宜塊則塊。
16、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機構(壹)。
a、責任體系B、目標體系C、考核體系D、獎懲體系
17,完善全社會反邪教工作的網絡和體系,以(a)為重點,整合壹切社會力量,完善全社會反邪教組織的體系和網絡。
a、城市街道、農村城鎮B、城市街道、農村居委會
c、城鄉結合部、農村D、城鄉結合部、街道
18,完善全社會反邪教工作網絡和體系,繼續在農村開展反邪教警示教育,並向(c)延伸,拓展活動範圍和內容,創新活動方式方法,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反邪教氛圍。
a、政府機構和企業B、城市社區
c、機關、企業、城市、社區D、鄉鎮、企業
19,組織龍巖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在職黨員和公務員加入(壹)誌願者隊伍,在單位所在社區和黨員公務員之家社區參與社會面防控和治安巡邏防範,為“平安龍巖”建設擴大群眾基礎。
a、“平安龍巖”B、“法制龍巖”
c,“平安龍巖”D,“和諧龍巖”
20.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是安全建設和綜治工作(壹)的責任人,要親自研究、部署和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a,第壹個b,主c,完整d,實數
21.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進壹步改革和加強城鄉社區警務工作的意見》(巖委發〔2008〕50號)要求,加快推進(a)警務戰略。
a、社區和農村b、鄉鎮和農村
c、社區D、農村地區
22、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在技防方面,加快建設全市“視頻監控、網絡布控”新型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實現(c),實現動態掌握社會治安、精準打擊違法犯罪的目標。
a、資源* * *共享,互聯互控”B、“壹點控制,全網響應”
c、“資源* * *共享,互聯互控”、“壹點控制,全網響應”
D.“五位壹體”
23.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積極推進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商業集中區和邊境地區的廠際聯防、店際聯防和邊緣聯防,形成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a、高效的指揮和暢通的信息;b、嚴格預防,有效控制;c、管理到位;d、指揮高效、信息暢通、防範嚴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
24.完善經濟保障運行工作制度,在臺商相對集中的地區積極運行(a)等新方式,為促進龍臺經濟交流合作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A.維護臺商權益合議庭、臺商維權服務站B、臺商維權合議庭C、臺商維權服務站D、臺商維權中心
25.完善全社會反邪教工作的網絡和體系。以(c)為重點,整合全社會力量,完善全社會反邪教組織體系和工作網絡。
a、城市街道B、農村城鎮
c、城市街道、農村城鎮D、城鄉結合部
26.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體系。進壹步加強和完善國家安全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機制,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建設情報信息隊伍和網絡覆蓋(d),提高預測、預報和防範能力。
a、關鍵區域B、零件C、人員D、關鍵區域、零件和人員
27、深化“平安龍巖”建設目標。通過五年的努力,力爭實現(d)的工作目標。
a,六個在前列;b、六明顯增強;c、六堅決防止。
d、六個在前列,六個明顯增強,六個堅決防止。
28.市委、市政府決定(三)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新壹輪深化“平安龍巖”建設活動。
壹、2009年至2014年
b,2013到2015
c,2009至2013
d,2009至2012
29、《龍巖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壹票否決制實施辦法(試行)》中第(壹)項的制定和實施。
2009年b,2010c,2008年d,2007年
30.龍巖(壹)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可以行使與上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否決的對象相對應的提案壹票否決權。
壹、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
b、市、縣(市、區)二級
c、縣(市、區)、鄉(鎮、街道)二級
d、縣(市、區)、鄉(鎮、街道)村三級。
31.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不得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暴力、色情、賭博和恐怖活動。(壹)文化行政部門必須加強對此的管理。
A.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
B.衛生行政部門
C.工商行政管理局
D.公安行政部門
32.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相對於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責任,繼父母、養父母對其撫養教育的未成年繼子女、養子女應當履行(c)的責任。
A.更大的
B.較小的
C.相等
D.共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