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的概念是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的,但絕不是資產階級的專利。我們黨在成立之初就舉起了“爭取自由和人權”的旗幟。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就是爭取人權的生動實踐。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提出了執政為民的理念,樹立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采取了壹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人權。中國人權事業的進步和成就有目共睹。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進壹步尊重和保障人權,促進中國人權的全面發展?
第壹,要進壹步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權威,確保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的落實。列寧曾指出:“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人權作為憲法的基本立場和出發點,在所有法律法規中具有最高權威和最高法律效力。要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和遵守憲法的良好氛圍,維護憲法權威;要加強立法監督和執法監督,堅決糾正各種違憲現象,堅決維護國家法制的統壹和尊嚴。只有憲法真正發揮作用,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得到切實保障,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落到實處。
第二,要把尊重和保護人權貫穿治國理政的全過程,落實到立法、執法、司法、治理和行政的各個方面。由於自然、歷史和發展水平的制約,中國的人權保障還不完善,不盡人意。為了進壹步發展人權事業,黨和政府將采取更多的措施,包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近60部法律草案,如農民權益保護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社會保險法、社會救濟法、行政強制法、行政訴訟法、行政收費法等。,也將在其任期內進行審議,而選舉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義務教育法、傳染病防治法將是這些與尊重和保護人權密切相關的法律。2004年4月,國務院頒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確立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提出了深化體制改革、嚴格行政執法、加強行政權力監督等壹系列推進依法行政、保障人民權益的重大舉措。
第三,我們應該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尊重和保護人權,並將其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公民基本權利的本質是人權,尊重人權就是尊重生命。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充分尊重人在發展中的首創精神,確保人民充分參與發展、平等分享發展成果;要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和人民當家作主地位,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切實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積極倡導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努力營造尊重人、關心人、關愛人、幫助人、發展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第四,營造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氛圍。要在全社會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正確人權觀和人權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只有每個公民都充分認識到人權的重要性和內涵,具有強烈的權利意識和權利觀念,才能在現實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人權和維護自己的人權,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才能在全社會得到遵守。同時,要宣傳教育黨政領導幹部和公職人員執政為民,尊重和保障人權,使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只有他們真正把權力放在為人民服務上,關心人民的感受,為人民謀利益,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人權的發展,保證人民的人權不受侵犯,不斷提高全體人民享有人權的水平。
第五,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努力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國際形象。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我們應該更加積極地參與人權領域的國際活動,進壹步廣泛深入地開展與各國在人權領域的對話、交流與合作,積極對外介紹中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制度和實踐,吸收壹切有益於中國的經驗和成果, 不斷增進外國對中國人權狀況的了解和認識,進壹步樹立中國改革開放、和平發展和尊重人權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