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營造的情感令人動容。所謂大嗓門,大象無形,沒有太多情話,卻渲染出了最強烈的真情。張默對妹妹的關愛,孫對王的愛,大紅泥對女兒的父愛等等。他們都沒有錯,只是命運的軌跡被異化了,最後導致大家都陷入悲劇。張默和孫死了,這兩個女人失去了愛人。在背叛了他們的女婿之後,大紅泥發現他給自己留下了壹大筆遺產,他將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壹輩子。故事裏他們的行動都是順勢而為,不得不做,要麽是為了工作,要麽是為了生活,但結局都很悲慘,沒有壹個人是幸福的。所以導演通過電影表達了壹種非常消極的人生觀。故事讓我們感動,但感動過後,我們又深深絕望。人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總有壹只黑手在幕後操縱妳的生死,這壹點在杜琪峰的《槍林彈雨》中已經出現。多年以後,我在這部片子裏體會到了同樣的感覺,極度的冷酷和悲傷。
《致命人質》采用篇章結構。看電影就像看小說,畫面為句,段落為卷。它非常講究構圖,每壹幀都尋求人與環境的平衡,降低鏡頭切換的速度,讓每壹幅畫面都傳達出豐富的內容。如果妳仔細觀察,會發現電影往往把人物放在墻壁、欄桿、車輛、道路、玻璃等物體形成的線條中,就像壹個無形的枷鎖,牢牢地困住了人物,使其無法逃脫。影片使用了大量的遠景和中景鏡頭,多次從玻璃後面窺視人物的行為,以全知客觀的視角觀察眾生的罪惡。昏暗的燈光下,壹個女孩從走廊深處走來,腳下是壹只黑狗——這樣的畫面會不由自主地營造出驚心動魄的氣氛,但也很文藝。同時電影的背景音樂很好的配合了劇情的節奏。當懸念存在時,或激情或沈重或清脆的打擊樂伴隨其中,代替人物語言,塑造出強烈的感染力。當劇情輕松下來,舒緩的鋼琴曲開始傳出,意味著情感的萌生。
《致命人質》中使用的演員都是硬漢,孫延續了他壹貫的扮酷風格。即使他壹直板著臉,他也充滿魅力。張默在平凡與偉大之間掌握了自己角色的力度,不動聲色,不搶戲,踏踏實實的行使自己作為哥哥和警察的職責,在平淡中起到了煽情的作用。雖然楊坤是壹名歌手,但他的氣質英俊而憂郁。看得出來他表演的時候很緊張,但是他惡毒的性格掩蓋了技術的粗糙。大紅倪從頭到尾的表情都是壹樣的,但是隨著劇情的變化,我們看到了他內心不壹樣的感受。電影對語言非常吝嗇,人物對話很少。都是靠畫面和表情來玩的,很符合邊陲男人的特點。他們不需要說太多,只需要行動。沈默的作用有兩個,壹個是無所作為的無聊,壹個是暗流湧動的緊張,《致命人質》無疑體現了後者。(文/陳)如果要指出這部電影最大的敗筆,那就是《致命人質》這個名字低俗無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壹部戰爭片或者政治片,其實不然。它以警察和強盜的外殼滲透了情感主題,在揭示地域罪惡的同時表達了對整個時代和人類的思考。影片結尾特別誇張了“最後的晚餐”的形象,暗示了對背叛者的極大批判。父親不理解女兒的選擇,我們也不理解罪犯的精神世界。人類在生活中總會做錯事,有些是不由自主的,有些是主動選擇的,但最後都經不起善的考驗。所以,我們需要救贖,需要信仰。(文/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