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財富傳承觀

財富傳承觀

財富傳承觀

私人財富市場迎來穩步發展趨勢。

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中國經濟仍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應變能力,財富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後疫情時代中國高凈值人群增長趨勢如何?人群結構有什麽特點?新富群體的出現會給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帶來哪些變化?以下為您解讀。

2021財富市場持續向好。

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世界主要經濟體之壹的中國率先恢復經濟正增長,GDP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逆勢增長2.3%,成為全球經濟陰霾下的壹抹亮色。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前提下,中國的私人財富市場也迎來了穩步發展的趨勢。

與前幾年相比,中國高凈值個人及其可投資資產的增長率不斷上升。2020年中國高凈值人群達到262萬人,比2018年增加約65萬人,年復合增長率從2016-2015年的12%上升到2018-2020年。

在私人財富持續增長的同時,中國高凈值人群的分布也開始發生變化,呈現出從壹線城市向周邊輻射、加強高凈值人群在三大經濟圈集聚的特點。

截至2020年底,全國24個省市高凈值人群數量突破2萬人,其中四川、湖北、福建首次突破65438+萬人,進入北京及東南沿海五省市(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所在的第壹梯隊;此外,遼寧、天津、河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雲南8個省份的高凈值人群超過5萬人。

新財富群體出現。

隨著新經濟和新產業的快速發展,股權和期權升值帶來財富增長的人數大幅增加。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士在推動企業發展中實現了個人價值和公司價值的增長,他們作為新富群體脫穎而出。報告調查數據顯示,高凈值人群中董事、職業經理人(非董事)和專業人士的群體規模不斷上升,占全部高凈值人群的比例從2019年的36%上升到2021年的43%,首次超越創富壹代企業家。

調查數據顯示,40歲以下高凈值人群占比從2019年的29%上升到2021年的42%,高凈值人群年輕化趨勢突出(見圖3)。這說明隨著創富壹代年齡的上升,第二代繼承人逐漸成熟,部分第壹代企業家開始傳承規劃並進入退休,中國企業逐漸開始交接,第二代傳承人進入傳承期。40歲以下的高凈值人群中,傳統經濟的創富壹代比例在下降。同時,在新經濟、新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年輕人的創富速度加快。在40歲以下的高凈值人群中,以新經濟、新經濟為代表的新富群體比例大幅提升,成為高凈值群體的中堅力量。

財富管理需求的轉變

那麽,新財富群體的財富管理需求有哪些差異呢?報告顯示,年輕人創造財富的需求顯著增加,這是由成熟群體的保護和傳承需求推動的。報告顯示,2021年,“確保財富安全”和“創造更多財富”成為最重要的兩大財富目標,“海內外綜合資產配置”成為高凈值人群關註的新財富目標,占比12%,排名第三(見圖4)。可見,2021,高凈值人群對財富持續增長的需求依然旺盛,綜合考慮境內外資產、不同家庭成員、不同類型動產、不動產、股權等資產規劃和安排。

高凈值人群的綜合需求正在深化,從個人需求向家庭、企業、社會需求延伸。個人需求涵蓋包括個人資產配置、高端生活方式、稅務法律咨詢在內的全方位金融和非金融需求;家庭需求包括子女教育、代際傳承、家庭稅收法律咨詢、家風建設;企業需求涵蓋企業投融資、M&A增值、稅務、法務;社會需求包括對社會負責的投資計劃、慈善基金和慈善服務。

據悉,2021,在高凈值人群的需求中,家庭需求占比最高,達到58%,其次是企業和社會需求,占比分別為34%和28%。不同身份特征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創富壹代和董更註重企業需求,全職太太更註重家庭需求,希望私人銀行能提供壹站式綜合服務。

高凈值人群對壹站式解決方案和便捷智能服務的需求分別占30%和26%,他們對私人銀行解決問題的效率和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這是傳統經濟壹代和新經濟壹代尤為看重的。

高凈值人群的國內投資風格。

2019-2021由於資本市場的波動和國際局勢的動蕩,高凈值人群的理財成熟度提高,凈值型和權益型產品的接受度提高,更加註重專業的資產配置。

首先,高凈值人群的投資風格更加穩健,58%的人以風險為主。50歲以上的高凈值人群大多進入職業發展後期,對資產保值、穩定的偏好更加明顯,優先考慮風險的比例占62%。壹些高凈值人群對未來的預期更高,風險承受能力更強,投資心態更激進。其中,40歲以下人群仍處於資產快速積累階段,整體風險偏好較高,更願意嘗試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

其次,從資產配置組合來看,在監管和市場的雙重影響下,資產配置更加多元化。在高凈值人群的資產配置中,固定收益和不動產投資的比重進壹步降低。

高凈值人群的海外投資趨勢

未來兩年,中國高凈值人群整體境內外資產配置比例有望保持穩定,資產類別將從傳統的房地產逐漸向多元化資產類型和綜合服務需求轉變。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資產中轉站和去向也將進壹步分化,根據國家政策導向、財富流向、政治穩定、工作生活場景(子女教育、養老)等繼續分化。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是2021提及率最高的三個海外資產中轉站。但與往年相比,美國、新加坡等地的投資目的地熱度明顯下降。

在私人銀行服務主體的選擇上,中資海外機構和外資私人銀行憑借資產類別的豐富,成為客戶群體的主要服務者。其中,中資境外機構占比41%,外資民營銀行占比36%。在報告、調查和采訪中,外資服務提供商的提及率更高。高凈值人群對海外服務的要求更加全面和專業,期待海外資產的全鏈條服務,如法律、稅務規劃等,希望機構能夠根據客戶的差異化訴求提供服務。

整體來看,對於未來的海外私人銀行服務機構,高凈值人群普遍有四類需求:

境內外分行服務水平進壹步加強,境外分行承接能力增強;

可以為部分海外目的地提供優勢產品、融資融券服務;

配置的資產類別更加豐富;

拓展投資之外的其他服務鏈條,比如構建更安全的投資法律框架、保護資產等。

其中,傳統經濟中的創富壹代更註重資產類別和海外優勢產品的豐富性;新經濟中的創富壹代和高階層人群有境內外資產雙向流動的需求,強調海外承接能力;與其他人相比,家庭經營者如全職太太更多地提到語言和文化交流。

家族傳承意識加強,富人期待“泛金融”專業建議。

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財富傳承的重要性進壹步凸顯,高凈值人群的家族傳承意識加強。2019年,53%的受訪高凈值人群已經準備或開始做財富傳承的相關安排,這壹比例在2021年上升到65%。與此同時,財富傳承的觀念受到新富階層的青睞,提前規劃和安排財富傳承的目標和框架逐漸成為壹種新趨勢。

在財富傳承上,高凈值人群起步階段從房產、保險入手,成熟後擴展到家族信托。調查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的財富傳承方式中,保險占比從2019的37%下降到20219的30%,房產占比從2019的24%下降到20218的22%,家族信托占比從2018穩步上升。

隨著財富傳承問題的日益復雜,高凈值人群對家族辦公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高凈值人群在家族辦公服務中最期待進壹步提升的內容,已經從財富管理和安排,演變為更加關註稅法、企業管理、能力培訓等“泛金融”專業意見,其中家風和內部管理制度、對家族企業未來規劃和安排的建議、其他家族增值服務(如專屬醫療和獲取教育資源)、稅務籌劃以及法律和慈善咨詢等明顯需要。

私人銀行面臨新的挑戰。

在宏觀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私人銀行業仍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已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多家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數量和資產管理規模(AUM)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報告顯示,隨著快速發展,私人銀行客戶對綜合服務的要求凸顯,私人銀行客戶對機構選擇的要求還包括金融機構能否提供全面的公司服務,如整合公司金融的壹站式解決方案。但由於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各條線之間的配合程度還有提升空間,整體素質仍可進壹步提升。

從供給滿意度來看,社會責任(ESG)投資產品等社會公益類投資產品滿意度達到58%,慈善平臺和項目推薦滿意度達到49%;而對慈善結構規劃建設、法律、稅收等整體設計的需求較低。

在疫情影響下,中國日益成熟的數字生態加速了銀行業的數字化進程,銀行的在線服務能力和數據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高凈值人群對數字私人銀行服務的整體接受度(1至10)從2019年的6.4上升至2021年的6.6,傳統經濟創造財富的壹代、新經濟創造財富的壹代、董和全職太太四類人群的接受度不低於6.4,超過2065438。

展望未來,高凈值人群對數字化的期望非常高,但認為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在投資決策建議和信息推送方面,客戶更期待基於自身需求和資產配置對市場信息的智能洞察和解讀,動態跟蹤和推送相關信息。

  • 上一篇:被單位開除,我該交出全部技能嗎?
  • 下一篇:德國諺語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