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車輛購置稅壹般是幾個點。

車輛購置稅壹般是幾個點。

法律主觀性:

在我國,車輛購置稅的稅額是按照百分比征收的,我國《車輛購置稅法》明確規定車輛購置稅的稅率為10%。壹、車輛購置稅多少錢《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第四條規定,車輛購置稅稅率為10%。二、車輛購置稅的征稅對象是什麽?1.汽車包括各種各樣的汽車。2.摩托車(1)輕便摩托車: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50公裏/小時,發動機氣缸總排量不超過50的兩輪或三輪機動車;(二)兩輪摩托車:最高設計時速50公裏以上或者發動機氣缸總排量50以上的兩輪機動車;(三)三輪摩托車:最高設計車速大於50公裏/小時,發動機氣缸總排量大於50,空質量不大於400公斤的三輪機動車。3.有軌電車(1)電車:以電能為動力,通過專用傳輸電纜提供動力的輪式公共交通工具;(2)有軌電車:以電能為動力,在軌道上行駛的公共汽車。4.拖車(1)全掛車:無動力設備,由牽引車獨立裝載並驅動的車輛;(2)半掛車:無動力設備,承載與牽引車相同的載荷,由牽引車驅動。5.農用運輸車(1)三輪農用運輸車:柴油機、功率不大於7.4kW、載重量不大於500kg、最高時速不大於40km/h的三輪機動車;(2)四輪農用運輸車:柴油機、功率不超過28kW、載重不超過1500kg、最高時速不超過50km/h的四輪機動車..三、車輛購置稅的征收有什麽現實意義?1.合理籌集建設資金。車輛購置稅的征收可以把壹部分消費資金變成財政資金,為國家籌集更多的資金,滿足國家行使職能的需要。第壹,車輛購置稅是在消費環節征收的,具有規律性的特點。納稅人只要購買和使用應稅車輛,就要納稅。二是車輛購置稅按統壹比例稅率征收,相對穩定。第三,車輛購置稅是依法征收的,具有強制性和固定性,因此其收入是可靠的。因此,車輛購置稅更有利於依法合理籌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資金,保證資金的專項使用,從而促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健康發展。2.規範費改稅和開征車輛購置稅的政府行為,有利於理順稅費關系,進壹步完善財稅體制,實現稅制結構的不斷優化。其次,“費改稅”改革不僅可以規範政府行為,遏制亂收費,而且對正確處理稅費關系,深化和完善財稅體制改革具有積極作用。3.調節收入差距,開征車輛購置稅,可以調節過度消費支出。高收入的人多繳稅,低收入的人少繳稅,消費能力高的人比消費能力壹般的人多繳稅。4.為配合打擊走私,維護國家權益,車輛在車牌使用時征收車輛購置稅,具有源頭控制的特點,配合有關部門打擊走私、懲治犯罪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根據法律我們可以知道,我國的車輛購置稅實行統壹稅率,即國產車和進口車統壹的車輛購置稅稅率都是10%。

法律客觀性:

車輛購置稅應納稅額如何計算=應納稅額× 10%(排量1.6升及以下乘用車為7.5%)。根據不同情況,計稅價格確定如下:(1)計稅價格,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自用的,為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向銷售者支付的全部價款和額外費用,不含增值稅。也就是說,應繳納的車輛購置稅,是以您取得的機動車銷售統壹發票上開具的價款和費用總額除以(1+17%)作為計稅依據,再乘以10%(排氣量1.6升及以下的乘用車,購置稅稅率按7.5%計算)。比如,消費者購買壹輛654.38+萬元(超過654.38+0.6升)的國產車,去掉增值稅後按654.38+00%征稅。計算公式為100000÷1.17×0.1 = 8547元。2010年2月28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通知,自2065 438+065 438+0.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統壹按10%的稅率征收車輛購置稅。此前,購置稅稅率為7.5%。(二)納稅人進口自用的應稅車輛的計稅價值計算公式為:計稅價值=海關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三)納稅人生產、捐贈、獎勵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的自用車輛,計稅依據由車購辦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核定的應稅車輛最低計稅價格核定。納稅人申報的計稅價格低於購買或者進口自用車輛時同類型應稅車輛的最低計稅價格,且無正當理由的,計稅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核定的應稅車輛的最低計稅價格。最低計稅價格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根據車輛制造商提供的車輛價格信息並參考市場平均交易價格核定的車輛購置稅計稅價格。申報計稅價格低於同類型應稅車輛最低計稅價格,且無正當理由的,是指納稅人申報的車輛計稅價格低於出廠價或者進口自用車輛的計稅價格。(四)根據特殊情況確定的計稅依據對於進口二手車、因不可抗力受損的車輛、庫存3年以上的車輛、行駛8萬公裏以上的試驗車輛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車輛,主管稅務機關應當按照機動車銷售統壹發票或者納稅人提供的有效憑證上註明的價格確定計稅價格。以上內容是車輛購置稅的計算方法,希望能對妳有所幫助。

  • 上一篇:關於尊老愛老的優秀論文
  • 下一篇:大部分律師不開自己的律所,而是掛靠在其他律所。原因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