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雞大腸桿菌病的病因及防治。
近十年來,養殖戶為了控制大腸桿菌和壹些細菌的感染,在飼料添加劑和治療中盲目應用壹些抗菌藥物,導致耐藥菌株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事實上,由於大腸桿菌可以通過菌毛將其耐藥質粒轉移給其他大腸桿菌,所以大腸桿菌的耐藥性形成很快,環境中的耐藥菌株越來越多。
近年來,區域實驗室多次對當地疑似大腸桿菌病的病雞和死雞的血液、肝、脾、腎等病料進行了無菌采樣,並進行了病原分離、生化鑒定和藥敏試驗。生化鑒定結果表明,引起該病的病原為大腸桿菌。藥敏試驗結果表明,該地區大腸桿菌對硫酸安普黴素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對新黴素和慶大黴素中度敏感,對環丙沙星和氟苯尼考耐藥。以往對致病性大腸桿菌敏感的藥物表現出不敏感和不同程度的耐藥性,提示今後在肉雞生產中應慎用抗生素。在使用藥物治療大腸桿菌病時,應充分利用藥敏試驗為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並註意根據療程交替用藥和給藥,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1,病因分析
1.1免疫抑制
主要由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中遊離的粘膜特異性病原體的完整性往往首先被破壞,導致感染雞出現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從而為大腸桿菌的入侵打開了大門。
1.2免疫應激
壹些應激反應會導致大腸桿菌病。比如接種疫苗時的應激反應和免疫程序設計不當,會引起雞的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癥狀,從而引起大腸桿菌感染和繼發感染。
1.3對環境有害
有害的環境因素也是大腸桿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壹。飼養管理不善,環境汙染嚴重,應激因素的長期存在,均可促進該病的發生和流行。如氣候突變、寒冷、悶熱、通風不良、氨氣味濃等應激因素,使雞的抗病能力減弱,大腸桿菌趁機入侵,使機體生病。衛生條件差,糞便、汙水、死雞等無法無害化處理,導致雞場環境汙染嚴重,細菌、病毒大量存在。對消毒不重視或不嚴格,飼養密度過大,環境潮濕,為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創造了條件。
1.4飲水、餵養和營養狀況
在日常生產中,飼養方式和飲水會直接影響雞的營養狀況。飲食的營養水平,不同營養成分之間的平衡,都是引起大腸桿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如飼料營養缺乏(維生素含量不足)、飼料黴變等。,會導致雞抵抗力下降,增加對大腸桿菌的易感性,引起大腸桿菌病。
2.防治
本病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治療應堅持早發現、早用藥的原則。
2.1預防措施
2.1.1加強飼養管理。合理搭配飼料,保持飼料和飲水清潔,及時清除糞便。飼養密度過大的雞,要進行適當的調節,保持良好的通風,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避免突然降溫和升溫,以減少應激等各種誘發因素。
2.1.2加強消毒。定期對場地和設備進行徹底消毒,註意用雞消毒。在重汙染或多發雞場,應根據情況適當縮短消毒間隔,每5至7天進行壹次徹底消毒。
2.1.3接種預防。接種大腸桿菌疫苗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控制該病的發生,但由於大腸桿菌血清型較多,其效果不是很理想。建議用從該場分離的大腸桿菌菌株制成滅活疫苗,用於有條件的汙染雞場免疫,效果可靠。
2.1.4加強種蛋管理,建立健康種蛋群。由於種蛋中的細菌,大腸桿菌可以垂直傳播,所以需要對種雞中的大腸桿菌病進行凈化。
病雞不能留作種子用,都會被淘汰。另外,雞蛋本身並不攜帶細菌,只是因為沒有及時撿拾或者蛋箱衛生條件差而被汙染。因此,孵化場還必須對蛋進行消毒,以減少蛋的汙染。孵蛋前壹定要做好藥物消毒。如果可能的話,雞蛋在生產後的2小時內應進行藥物熏蒸或噴灑0.3%的過氧乙酸,以確保最高的孵化率和健康的小雞。
2.1.5實行全進全出制。全進全出飼養法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齡、不同批次雞之間的交叉感染。同時對雞群進行盡可能嚴密的管理,可以減少或消除雞群與大腸桿菌汙染物的接觸,預防本病的發生。
2.1.6加強飼料飲用水獸醫衛生監測。在飼料的采購、儲存和加工過程中應加強衛生管理,防止黴變變質,減少大腸桿菌汙染。水井、水塔、水箱等儲水設施以及輸水管道應當定期清洗消毒。
2.1.7藥物預防。在飲用水或飼料中餵以預防劑量的抗生素可以預防該病的發生。
2.1.8有效控制其他疾病。發現許多其他疾病導致大腸桿菌病繼發或混合感染,如沙門氏菌病、真菌病、傳染性鼻炎、傳染性支氣管、喉氣管炎、新城疫等。目前,有很好的疫苗或藥物來預防這些疾病。因此,應制定適合本領域的防疫方案並認真執行,盡可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這將間接預防和減少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2.2治療
(1)壹是對病雞進行隔離,及時治療。做好經過急性處理的死雞的焚燒、掩埋和消毒工作。(2)加強飼養管理,消除誘因,加強衛生消毒。(3)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通過藥敏試驗,選擇高敏感藥物,克服盲目用藥,根據藥敏試驗結果合理選擇和交替使用抗生素。(4)使用中藥。壹般情況下,只有少數人感染大腸桿菌,大部分是繼發或混合感染。辨證施治,合理搭配中藥,可取得良好療效。處方:黃連50克,黃芩60克,紫花地丁40克,赤芍30克,梔子30克,地榆60克,大黃40克,木香30克,白頭翁50克,知母30克,秦皮50克,甘草30克。烘幹粉碎後,按照100kg的500g混合飼料自由飼餵3天,可以更好的控制病情。(5)綜合措施。根據用藥史和病情,綜合分析藥理和藥敏實驗篩選,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服用飼料兩倍的維生素C保健粉,飲用電解復合維生素,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大腸桿菌是壹種條件致病菌。防控該病的關鍵在於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各方面的衛生消毒工作,減少各種誘發因素,嚴格落實衛生防疫措施,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有效控制易發生並發癥和繼發疾病的病原體是預防該病發生的有效措施。由於大腸桿菌血清型的差異,尤其是優勢血清型的差異,至今尚未出現有效的通用疫苗。因此,篩選區域免疫原性優良的大腸桿菌菌株制作疫苗是防控雞大腸桿菌病和有效免疫的基礎。建議有條件的雞場使用自己的滅活疫苗,比較可靠,更適合血清型復雜的地區。
參考資料:
陳耀賢吳彤郭萬柱。動物微生物學[M]。四川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丁紅磊,王浩舉,楊紅俊。雞大腸桿菌病病原的分離與鑒定[J].動物醫學進展,2005,(8):111-113。
劉宇濤,周倫江。閩北地區雞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離及血型鑒定[J].福建農業學報,2000;15(3):15-17.
畜牧獸醫畢業論文2淺談鴨曲黴菌肺炎的臨床癥狀、解剖及治療
鴨曲黴病又稱鴨曲黴肺炎,主要是由煙曲黴等真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表現為呼吸器官炎癥,尤其是肺部和氣囊出現灰黃色結節,胸腹部氣囊可能有黴斑。該病主要發生於雛鴨,且多為急性,發病率高,可造成大量死亡,成年鴨多為散發。2065438年5月至2003年5月,羅山縣某養鴨場飼養的肉鴨發生了壹種傳染病,其特征是肺部和氣囊出現灰黃色結節。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屍檢和實驗室檢查,初步確定為鴨曲黴病,並結合病情給予藥物治療,基本控制了病情。
1,發生率
這個鴨場養的5000只櫻桃谷肉鴨,16 ~ 18歲開始發病。剛開始每天有15 ~ 20只鴨子生病,後來每天有30 ~ 50只鴨子生病,每天有15 ~ 20只鴨子死亡。整個* *過程生病大概65438+。發病初期,農民以為是大腸桿菌病,用抗生素治療,但沒有效果。
2.臨床癥狀
剛患鴨病時,精神低落,雙眼半閉,羽毛松弛無光澤,食欲減退或減退。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鴨出現氣喘、呼吸困難和加速,胸膜內明顯激越,口渴加重,嗜睡,常站立或躺在地上,氣喘,口腔和鼻腔有漿液性分泌物,糞便稀薄呈白色或綠色,迅速消瘦而死亡。
3、屍檢變化
主要病變在肺部和氣囊。肺部充血,紅色泡沫狀液體從切面流出。肺實質內有大量灰黃色結節,部分可見於胸部氣囊。病程較長的鴨肺結節合並成較大的黃白色幹酪樣結節。結節斷面明顯分層,氣囊增厚混濁。肝臟輕度腫大,腸黏膜充血,可見部分腹膜炎。
4.實驗室診斷
取肺病竈黴菌結節或黴菌斑少許,塗於載玻片上,加1 ~ 2滴10%氫氧化鉀溶液,混勻使之透明,加蓋玻片,高倍鏡下觀察,有分枝狀、橫形曲黴菌絲和孢子。
5.處理
立即更換新鮮飼料,更換墊料,墊料下鏟壹層土,同時配合中草藥治療。
處方組:桔梗260克、蒲公英500克、紫蘇葉500克、枇杷葉15克、知母20克、金銀花30克。取* * *湯1 000毫升(1 000只雛鴨1 d),將上述成分混合後口服,每日3次,並在飲料中加入0.1%高錳酸鉀同時對重病雛鴨進行特殊護理,用滴管滴入上述藥液,每日2次,0.5 ml/次。按照上述方法治療5天後鴨的癥狀逐漸消失,7天後停藥,但仍有部分重癥鴨死亡。
6.經驗
曲黴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煙曲黴是最常見、致病性最強的壹種,其孢子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常汙染墊草和飼料。此外,其他曲黴菌也可引起感染,如黃曲黴、黑曲黴和構巢曲黴。曲黴對外界有明顯的抗性,65438±0.2℃幹熱65438±0h,煮沸5 min才能殺滅。2.5%福爾馬林、水楊酸、碘酊等消毒劑,1 ~ 3 h後才能滅活,黴菌孢子可隨空氣傳播,健康鴨可通過吸入含黴菌孢子的空氣或食用被汙染的飼料,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在雞蛋孵化的過程中,黴菌也會穿透蛋殼,感染新生的鴨子。因此,綜合防治曲黴病的措施:(1)加強飼養管理。目前對此病尚無特效療法,重在預防,尤其是鴨舍通風防潮。(2)搞好環境衛生,及時清理鴨糞,更換墊料,不墊發黴的墊料。(3)加強飼料儲存和保存,不飼餵發黴飼料。(4)鴨棚、餵食槽、飲水器等用具要定期消毒。(5)投料時少投料,避免飼料積壓在槽內。(6)若鴨群已被汙染,應及時隔離病鴨,去除墊料並更換飼料,並對鴨舍進行徹底消毒。
畜牧獸醫畢業論文3犬皮膚病診斷的探討
1的發生率
狗皮病的病因復雜多樣,防治難度大,部分可傳染給人。能引起犬只瘙癢、脫毛、結痂和皮膚異常變化的疾病統稱為皮膚病。如何提高治愈率,縮短治療周期,降低復發率,是廣大寵物醫務人員非常關心的問題。犬皮膚病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夏秋季多見,寒冷冬季較少見。通過對109例犬皮膚病的總結,發現犬的主要皮膚病為蟎病(62例,占56.8%)和真菌性皮膚病(32例,占29.4%),且多為蟎蟲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膚病。
蟎病中常見的蟎蟲有蠕形蟎、疥瘡和耳癢蟎,真菌性皮膚病主要由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癬毛癬菌感染。此外,犬皮膚病中還有過敏性皮膚病(5例,占4.6%)和營養缺乏性皮膚病(4例,占3.7%)。犬皮膚病是臨床常見疾病,病因復雜,類型多樣,防治難度大,部分仍為人畜所患。自2012以來,作者治療了75例犬皮膚病。犬皮膚病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夏秋季多見,寒冷冬季較少見。47例皮膚病中,蟎病28例,占59.6%,真菌性皮膚病19例,占40.4%。大部分是混合感染。在蟎病中,蠕形蟎、疥瘡和耳癢蟎是常見的,真菌性皮膚病主要由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癬毛癬菌感染。
2個癥狀
病原體為耳癢蟎,主要寄生在犬的耳道內,有時會爬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局部損害,傳染性很強。臨床表現為耳道炎癥充血,耳道內有大量紅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有惡臭。耳殼內側被沖刷腐蝕。狗不時搔耳朵、搔臉頰,或在空氣中或籠壁上摩擦頭部,拇指蓋上的壹大塊痂散在體表形成脫毛區。犬皮膚病常見的臨床表現為患處出現嚴重瘙癢、脫毛、結痂、皮膚肥大、紅斑、丘疹,癥狀相似。做好鑒別診斷。
2.1蠕形蟎病
是由寄生在犬皮膚毛囊和皮脂腺的犬蠕形蟎引起的。壹般情況下,狗的體表也有少量蠕形蟎。當身體的壓力或抵抗力下降時,就會大量繁殖,引發疾病。狗狗發病初期,臉部兩側皮膚發紅充血。
然後脫毛形成很多皺紋,再蔓延到額頭、後背、胸腹甚至全身。患處有1 ~ 5個周邊邊界清晰的小紅斑病竈,瘙癢不劇烈。嚴重者全身大面積脫毛腫脹,出現紅斑、皮脂溢出、膿性皮炎、瘙癢。
2.2結節病
這種病的病原體是犬疥蟎,傳染性很強。主要通過接觸感染,過度擁擠、黑暗、潮濕等不良衛生條件會加重該病的發病和傳播,人與病犬接觸也會感染。結果發現,該蟲主要寄生在耳尖外側、尾根、爪子、口腔周圍和眼睛周圍,病變常發生在此處,嚴重時可擴散至全身。表現為劇烈瘙癢,時有抓撓、撕咬,患部脫毛結痂,耳殼、尾根、爪邊緣皮膚增厚,出現密集的糠狀痂。
根據病史和瘙癢、脫毛、結痂等臨床癥狀,可初步確診。皮膚病診斷溶液的使用方法與蠕形蟎病相同。犬疥瘡疥瘡是廣泛的卵圓形,女性的平均大小約為380?270?,半透明,白色,體表布滿彼此對等的細毛;雄蟲平均大小220左右?170?它的形狀類似於雌性昆蟲。
2.3耳癢蟎病
根據病史和臨床癥狀,可建立初步診斷。皮膚病的診斷也可以用診斷液。方法如下:用耳勺刮下耳道分泌物,置於載玻片上,加入2 ~ 3滴診斷液,混勻後加入蓋玻片,使之變薄,以供鏡檢。如果感染,蟲體和蟲卵清晰可見。癢蟎是橢圓形的,腳突出。雄性的第四雙足不旺,不能突出於身體邊緣,比第三雙足短三倍:雌性的第三、四雙足沒有吸盤。
2.4腳氣
又稱癬,是由皮膚癬菌侵襲毛發、爪子、皮膚等角質組織引起的真菌性皮膚病。主要病原體是犬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須癬毛癬菌。氣候潮濕溫暖、擁擠、環境不潔、缺少陽光是導致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狗狗大面積嚴重脫毛瘙癢,體表散在紅色丘疹。脫毛區覆蓋油性厚痂,將痂皮刮掉,露出潮紅或潰爛的表皮,嚴重者構成潰瘍。隨著病程的延長,患部表現為色素沈著,毛根易脫落,毛幹易折斷。
2.5過敏性皮膚病
如濕疹、蕁麻疹等。濕疹是壹種過敏性炎癥反應,由表皮和乳頭層的毛細血管擴張和滲透性增加引起。臨床上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結痂、鱗屑等皮損,伴有發熱、疼痛、瘙癢。蕁麻疹是壹種皮膚乳頭層和棘層血管滲出增多的過敏性疾病,其特點是突然出現許多圓形或扁平的皮疹,病變皮膚迅速消失,並伴有皮膚瘙癢。引起狗狗過敏的因素有蟲咬、昏暗潮濕的環境、日曬、刺激性藥物、營養障礙、代謝障礙以及身體固有的壹些過敏因素。
2.6營養缺乏性皮膚病
該病有壹定的腫塊,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消化吸收障礙,缺乏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所致。比如單壹的狗糧,或者長期餵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或者餵食變質的食物,都可以構成維生素C、維生素B、硒、鈣等的缺乏。病犬皮毛幹燥,毛發易折斷脫落,皮膚表面有黃豆或拇指套大小的出血點,頭皮屑增多,瘙癢感不明顯。
2.7其他
包括葡萄球菌引起的細菌感染、犬瘟熱病毒感染引起的硬腳墊病、角質層下的膿皰性皮膚病、維生素A過剩、毛細血管擴張、脂溢性皮炎、中毒性皮炎、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等。
3治療
根據皮膚病的流行特點,取?徹底檢查,洗澡去痂,反復用藥,辨證論治,消除病因,消毒環境?如綜合防控標準、停止平面用藥(體內、體表、環境)、采用?輕則標,重則根。方法,治療必須徹底,防止復發。
3.1.1%伊維菌素註射液
該藥為廣譜驅蟲藥,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疥瘡、蠕形蟎、耳癢蟎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對虱、蚤、蜱也有防治作用。狗體重0.05 ~ 0.1 ml/kg?時間,皮下註射,1次/周。
3.2癬潔搽劑
該藥物為純中藥配方,無毒性反應,具有殺蟎、抗菌、止癢、殺虱、殺蚤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疥瘡、耳癢蟎、蠕形蟎病、真菌性皮膚病、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引起的皮膚病。該藥外敷於患處,1 ~ 2次/d,如遇耳癢、疥癬、中耳炎時,將3 ~ 5滴藥液滴入耳道內,然後清理幹凈,1次/3d。
3.3癬蟎清潔浴
該藥物也是純中藥配方,無毒副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晚期全身性、難治性皮膚病,如結節病、蠕形蟎與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膚病、真菌性皮炎、膿皮病、過敏性皮炎、濕疹、脫毛、自咬等。這種藥是外用的。使用前用溫水稀釋100 ~ 200倍,給患犬洗澡8 ~ 10 min。此外,該藥物還可用於環境和寵物用具的消毒。
3.4瑤米精註射液
該藥物具有殺蟎抑菌功能強、作用持久的特點。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各種蟎蟲、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對蠕形蟎和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頑固性皮膚病和膿皮病特別有效。劑量:005 ~ 005~0.1 ml/ kg體重?時間,皮下註射,1次/7d。
3.5 1%益康唑乳膏
該藥為廣譜抗真菌藥,對皮膚真菌有殺菌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犬皮膚、毛發、爪部的皮膚真菌病。這種藥是外用的,給病人用,壹天兩次。
3.6灰黃黴素
能有效抑制真菌如小孢子菌屬和毛癬菌屬,臨床上用於治療真菌引起的皮膚病。劑量:20 mg/ kg體重?口服30天。
3.7 H1受體阻滯劑
這類藥物主要有鹽酸苯海拉明、鹽酸異丙嗪、撲爾敏、撲爾敏等。可選擇性抑制H1受體引起的血管舒張,主要用於治療皮膚和粘膜的各種過敏反應,如濕疹和蕁麻疹。此外還有維生素C、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鈣制劑、麻黃堿等。還具有抗過敏作用,常用作預防和治療皮膚病的輔助藥物。苯海拉明,劑量:0.5 ~ 1 mg/kg體重,肌肉註射。口服:30 ~ 60mg/次。
& gt& gt& gt下壹頁更多精彩?畜牧獸醫專業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