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動工具和燃油工具的環境效益對比分析
傳統的燃油機械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不僅汙染環境,而且極大地影響人體健康。汙染物主要包括:
碳氫化合物(HC)汽車尾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質。其中,苯的危害最大。它是壹種致癌物質,可引起血液腫瘤疾病、貧血、血小板減少、粘膜出血、頭痛、失眠、嘔吐等疾病。
氮氧化物(NO)這是壹種強腐蝕劑,能刺激人體呼吸系統,引起氣管炎和肺炎,削弱血液的輸氧功能。
壹氧化碳(CO)是壹種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會造成人體內部缺氧,危及中樞神經系統,輕則頭暈、頭痛、四肢無力、視力受損,重則中毒死亡。
二氧化硫(SO)是壹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可損害人的肝、腎、心臟,對呼吸系統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此外,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給國民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臭氧(Q)臭氧對人體器官和肺部有害,對心臟、肝臟等器官也有不良影響。
此外,燃油汽車的尾氣中還含有產生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
園林電動剪刀以鋰電池的電能為動力,尾氣比燃油工具減少92%-98%。電動剪刀基本零排放,在環保方面比燃油工具有更大的優勢。
2.現階段阻礙電剪刀推廣的主要因素。
技術不成熟由於電池技術的限制,電動工具和燃油工具在可靠性和續航裏程上存在較大差距,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目前電動工具的電池主要有兩種:鉛酸電池和鋰電池。鉛酸電池技術成熟,但使用鉛酸電池,電剪行駛裏程短,動力性能差,電池壽命短。鋰電池的優點是續駛裏程長,使用壽命長,但穩定性差,價格昂貴。
高成本電動工具的成本遠高於同類燃油工具,電剪的電池系統價格與燃油工具的動力系統價格大致相當。
電動工具的綜合社會效益顯著,但這種社會效益暫時還不能轉化為直接的經濟效益。
3.加快電動剪刀普及的對策
發揮技術進步對電動剪刀的推動作用是壹項高科技,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我們去攻關和解決,比如智能控制面板技術應用於電動剪刀的可靠性,電池的壹致性等。這些技術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產學研結合的研究模式已經形成,是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有效模式。在國外,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攻關基本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例如,日本的IZA由東京電力公司、東京大學和東京自動化研究所聯合開發。
充分發揮政府行為的主導作用在電剪大規模商業化和產業化之前,必須充分發揮政府行為的積極引導作用,加大對電剪產業發展的投入支持。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利益驅動作用,加快電剪刀的普及,必須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具體措施如下:(1)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燃油工具收取壹定數額的排汙費,對電剪刀用戶給予壹定補貼;(2)建立專項基金,對購買電剪刀的用戶給予壹定的直接補貼,並在機械購置稅方面給予優惠。
建立電動剪刀實驗示範區。在經濟發達地區或中心城市建立電剪實驗示範區,逐步提高電剪在全社會的影響力。積極開展電動剪刀的普及工作,提高公眾對電動剪刀發展的認識和認同度。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原有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利用政府合作渠道不斷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範圍和規模,在項目研發合作和關鍵零部件引進方面取得新進展。同時,鼓勵和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加快縮小國內外差距,提高我國自主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