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組織立法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著力解決五大問題:壹是劃清政府與社會組織、社會組織與企業、不同類型社會組織之間的界限;二是明確權責,明確社會組織和政府企業是不同的權責主體;第三,建立規則,確立非營利行為標準和社會組織的特殊產權邊界;第四,保護權益,保護社會組織作為法律主體的合法權益,保護參與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各有關方面的合法權益,保護社會組織全體成員的合法權益;五是促進發展,通過立法促進各類社會組織在法律規範下健康發展。
(二)著力培育各類有利於民生和諧的社會組織。
目前我國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不完善,既不現實,也不利於社會組織的健康發展。當前,重點是集中優勢資源,主要支持與社會發展和和諧穩定最直接相關的社會組織。這是壹個切實可行的戰略選擇。限期實現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科技、慈善、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成立時依法直接申請登記。要完善社會組織孵化機制,建立財政補助和財政獎勵制度,制定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的相關政策,從促進重點領域社會組織數量擴張和質量提升入手,優化社會組織結構和布局,努力打造強大的社會組織群體。
(三)加強社會組織自身能力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要以建設法人地位明確、治理結構完善、融資渠道穩定、制約機制健全、管理運行科學的現代社會組織體系為目標,引導社會組織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形成管理民主、決策科學、監督有效的運行體系,增強自律意識。要減少社會組織的行政色彩,推進社會組織去行政化、去壟斷化、去特權化,促進社會組織回歸社會,增強社會組織活力。開展社會組織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社會組織專業服務標準化示範活動,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推動多部門多領域社會工作服務發展。依托高校,完善社會組織專業人才培養基地,與優秀社會組織建立社會組織專業人才“實習基地”,加大社會組織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加強社會組織專業人才體系建設,培養不同層次的專業骨幹人才;建立社會組織專業人員與誌願服務隊伍的聯動機制;建立社會組織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建立社會組織人才供需平臺等新媒體平臺,促進社會組織人才發展。
(四)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
隨著社會組織的快速發展,參與社會組織的人數不斷擴大。如果我們黨不進入、不影響、不發展這個方向符合先進生產力要求的不斷擴大的社會群體,就會嚴重削弱我們黨的群眾基礎和組織基礎。不僅會影響黨對整個經濟建設的領導,也會削弱黨的自身建設。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既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在社會組織中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內在要求。要緊密聯系我國社會組織實際,積極探索各類社會組織黨建的特點和規律,努力使黨建成為這些組織發展的內在需要,在服務社會組織發展、鍛造組織內部文化“軟實力”、維護組織內部成員權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協商民主中的作用。
社會組織最了解民生、民情、民意,提高其政治和社會地位勢在必行。壹是探索建立社會組織部門。建議在各級黨代會、人代會、CPPCC會議中增加“社會組織界別”,將壹定比例的黨代表、人大代表、CPPCC委員分配給社會組織。二是建立行業重大決策咨詢社會組織制度。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制定涉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政府規章、政策、行政措施和行業發展規劃前,應當以壹定方式征求和聽取相關社會組織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