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調研報告(1)
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法學專業因就業面窄成為就業率低的專業。調查顯示,法學專業學生對就業形勢有理性認識,明顯感受到就業壓力。同時,調查顯示,法學專業學生將報考公務員作為就業首選,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是就業首選,對就業後收入的期望值較高。
壹、就業前景分析
隨著國民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法制建設也處於快速發展和逐步完善的時期,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對法律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特別是經濟組織和律師事務所。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求的角度來看,發展前景很大。從法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可以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闊,當警察、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負責大公司的法律事務;做律師;做壹名高校法律教師;在研究所做法學研究員是個不錯的選擇。
法學專業對高素質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很高。他們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近年來,隨著對法律人才的教育要求越來越高,法學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而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尤其是經濟、國際傳播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二、當前的就業形勢
“法律怎麽了?”這可能是目前所有關心法律的人最想問的問題。從紅極壹時的“職業龍”到“職業蟲”;從耀眼的“就業精英”到底層的“就業勞工”;就業已經冷到化為堅冰,但每年還是有那麽多考生報考。近年來,法學畢業生就業率低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註的問題。無論是“北大學生賣豬肉”,還是“西政學生賣冰糖葫蘆”,新聞媒體各種誇張的背後,都是人們對法學教育的擔憂和考量。從歷年法學專業的就業情況來看,形式嚴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擴招。
太多高校跟風開設法學專業,導致法學專業太多太多,最終導致法學這塊“優質蛋糕”變得不新鮮。事實確實如此。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高校設置法學院的統壹標準。法學專業設置門檻太低甚至沒有門檻,也造成了中國高校很多“法學專業見證的奇怪情況”。比如有的理工科院校為了升格綜合性大學而努力學習;有的學院為了提升品牌,嘗試學習;雖然壹些學院和大學有法律,但他們沒有全職教授,甚至沒有受過訓練的法律教師...據不完全統計,20年間,全國共有292所高校開設了法學本科專業。20年大概有560個,4年增加的數量和過去20年積累的數量差不多;到20**末,人數已達634人,法學成為我國人數最多的三大專業之壹。至此,中國高校的“法學大躍進運動”也順利完成了三級跳。據統計,我國現有本科法學學生約30萬人,初級法學學生22萬人,比30年前增加了200多倍。壹方面是高校法學專業招生“闊步前進”,另壹方面是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磕磕絆絆”,將大量“法學信徒”擋在了就業的高速路口。
2考試。
號稱世界上最難的司法考試,作為法律職業的準入制度,阻礙了相當壹部分人的進步。
③專業教育。
法學專業就業範圍窄,門檻高,目前高校法學教育只註重按照傳統培養法律行業的法律人才,而沒有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註重為各行各業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與社會需求相對脫節。
法學是壹門社會學科,需要豐富的社會實踐。
以律師行業為例,律師提供的商品是服務,賣的是自己的辦案經驗和法律知識的結合,用自己的經驗和法律知識為當事人爭取最大利益。這就需要法學畢業生具備壹定的辦案經驗,這樣才能輕松找到法律工作,而這正是法學畢業生所缺乏的。這在壹定程度上是由法學專業的社會性質決定的。脫離社會實踐的法律知識是沒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過高。
法學生畢業後更喜歡機關事業單位,對薪資待遇和社會地位要求更高。
第三,直面困境,詢問未來。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法學專業的學生壹方面要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盡快培養未來需要的壹些素質,尤其是壹些綜合素質的提高。法學畢竟是壹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很重要。只有在學習期間鍛煉這種能力,將來才能用得上,才能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另壹方面,畢業生也要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領域。比如他們在地域選擇上可以考慮艱苦地區,在具體職業的選擇上可以選擇壹些新職業而不是拘泥於傳統的法律職業。
由於法學仍然是壹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學生在充分學習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應該深入生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實習,學習實際操作,積累壹些經驗,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法學本質上是壹門“以人為本”的科學,所以學生絕對不能脫離社會,否則就是閉門造車。
法科學生進入大四,只要有各種可能的就業選擇,就要想盡辦法(主要是參加各種招聘會和人才交流會)。
學生可以選擇考研,參加司法考試,參加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拓寬就業渠道。或者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社會需求,學習壹門技能,比如速錄技術,進入法院做書記員也是不錯的就業渠道之壹。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大。有時候不是沒有工作,而是學生不想做。
目前,我國註冊律師約654.38+0.4萬人,律師事務所超過654.38+0萬家,平均每9000人擁有壹名律師,其中北京每654.38+0.300人擁有壹名律師,上海每654.38+0.800人擁有壹名律師,紐約每200人擁有壹名律師。從律師的地區分布來看,發展極不平衡。廣東和北京的律師超過1萬人,占全國律師總數的17%,而青海省律師只有400多人,部分牧區律師只有1人。我國律師年業務約900萬,業務收入約90億。律師人均收入7萬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費1000元左右。但仍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北京律師年收入最高達到26萬元,上海20萬元左右,江浙7萬元左右,廣東5萬元左右,壹些西部省份律師平均年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
無論是從業人員占整個人口的比例,高學歷、外語人才律師的比例,還是中大型律師事務所占律師事務所總數的比例,中西部地區的律師都與東部發達地區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直接導致律師收入的懸殊,這種懸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顯著改變,這是不爭的事實。由於東部和中西部律師發展的巨大反差,壹些中西部地區的律師正在向東部地區流動,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動規律的。
所以總體來說,從個人生存和利益的角度來看,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的律師行業發展環境最好,最有利於個人發展。當然,不能只看這些平均數字,就認為律師行業的形勢壹片大好。律師是壹個強弱差距很大的行業。知名大律師年薪百萬或千萬,但很多律師卻入不敷出,年薪不足萬元,有的甚至沒錢交年檢會或會員費,被迫轉行。對於壹個新律師來說,90%的收入只能維持壹個基本的生存。雖然成功的標誌不是金錢,但律師最有力的評價標準是收入。另外,律師的執業環境也很惡劣,這是我們從事律師行業的巨大障礙。
社會並不完美,律師行業也不盡如人意,但我們要看到,律師行業只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要選擇了律師,就要努力實現夢想,總有壹天會成功。
法學專業調研報告(二)
在我院近兩年受理的案件中,出現了壹個本不該出現的犯罪群體:大學生。為什麽這些生活在象牙塔裏,被社會關註的天之驕子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承辦人在辦案中需要註意哪些問題?怎樣才能減少大學生犯罪現象?帶著這些問號,筆者對我院受理的大學生刑事案件進行了調查分析。
壹、大學生犯罪的特點
(1)犯罪類型:大學生犯罪非常單壹。從目前的統計來看,只涉及盜竊和故意傷害,不存在作者在調查前主觀認為應該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案例;涉案大學生男女比例為7: 1,男大學生主要涉嫌故意傷害,女大學生無壹例外均涉嫌盜竊;
(2)涉案金額(後果):大學生涉嫌盜竊的對象為移動性強的個人物品,如手機、信用卡、隨身聽等。,且涉案金額相對較少,大部分在1000元左右,僅有壹起案件涉及7000元(審查結果為不起訴);故意傷害罪最高的罪名是“輕微傷”,多為輕傷;
(3)侵害對象:大學生犯罪的對象多為同學,越熟悉越容易被侵害,就像宿舍同學壹樣。我不認識的人被侵害的情況只有兩起(壹起故意傷害案,壹起盜竊案);
(4)強制措施:大學生犯罪的主要強制措施是取保候審,擔保人壹般都能遵守法律,只有壹例因無法傳喚而變更強制措施的情況除外;
(五)處理結果:處罰壹般較輕。不起訴案件占15%,其余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審判程序壹般適用簡易程序。
(六)人員構成:涉及的大學生中,專業為民辦高校、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學院和公辦高校。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沒有出現公立高校本科生犯罪的情況。
(7)年齡結構:主要是本科壹、二年級和專科壹年級的學生。沒有本科三四年級學生犯罪的案例。
(8)戶籍特征:主要是外地來京就讀的大學生。當地學生犯罪的案例只有兩起。
(9)犯罪的主觀故意:這些大學生主觀惡性較小,沒有執拗的感情。他們都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而且口供很穩定。從偵查階段到審判階段,沒有翻供。
二,大學生犯罪的原因分析
1,大學生法律意識普遍淡漠。
就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而言,重點還是學歷教育,而不是素質教育。雖然“重學歷輕素質”的情況在幾次呼籲後有所改善,但遠不理想。中小學教科書中沒有關於法制教育的內容。即使在大學,也只在大學第壹年開設壹門必修課“法學基礎理論”。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學生和家長只關註分數,忽視素質教育,遵紀守法的觀念非常淡漠。
2.社會環境和學校環境的影響。
大學生雖然已經是法律意義上的成年人,但由於他們大多從小在學校,與社會接觸不多,心理狀態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圍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不容忽視。
從社會環境來看,學生從小接觸最多的是電視、書籍、報紙和雜誌。港臺的壹些不良影視作品、雜誌,從視覺上、精神上沖擊著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言行。壹些浸淫已久的學生,離開中學的“高壓管理”,進入更為寬松的大學後,可能會誤入歧途。雖然絕大多數犯罪的大學生在事發後都後悔了,但也無濟於事。
從小的學校環境來看,犯罪大學生所屬的學校中,私立大學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第二名是成人教育學院。不可否認,壹些私立大學為吸引高考失利的學生和低分學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成人教育學院也為那些想在社會上繼續深造的人提供了機會。而他們這種註重經濟效益,實行松散管理的辦學模式,也為當地的社會治安埋下了隱患,更不利於大學生的成長。
3.犯罪大學生心理原因分析。
(1)運氣和沖動。在大學生犯罪中,幾乎沒有預謀犯罪,大部分是沖動犯罪,即即興發揮。實施盜竊的大學生大多貪圖虛榮和享樂。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人們像鬼壹樣偷別人的東西,只有壹例是出於好奇和興奮而偷的;()犯故意傷害罪的大學生大多頭腦發熱,容易沖動,傷害他人後後悔莫及。
(2)受心理失衡和失落感的影響。在筆者收集的案例中,罪犯均為大壹、大二(含大專)學生,尤其是留學生。外地大學生第壹次來北京讀書,遠離家鄉親人,周圍環境變化大,心理處於從學生到成人的過渡期;再加上囊中羞澀,心理容易失衡或猶豫,孤獨感也油然而生。自控能力差或者壹直懶於思考的學生,如果沒有人給他們指導,很容易誤入歧途。
4.誘發大學生犯罪的“導火索”分析。
誘發大學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誘發犯罪的導火索,是受害人自身的防範意識不強,給了有不良想法的大學生可乘之機。盜竊案件中,贓物多由被害人放置在公眾視線之外的地方,導致思想不良的大學生入店行竊;在故意傷害案件中,受害人對有暴力傾向(或醉酒)的大學生缺乏防範意識,不懂得及時避讓,以退為進,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三、承辦人辦理大學生案件應註意的問題:
1.在辦理大學生刑事案件中,承辦人應以挽救為主,以自我為中心,針對個案制定案件審查方案,針對不同類型的大學生犯罪采取不同的策略。對於壹直表現良好,只是暫時迷茫的大學生,要給予適當的安慰,鼓勵他們繼續學業(或繼續深造);對於個別確實主觀惡性大的“害群之馬”,承辦人也要註意與普通罪犯區分開來,仔細審查後再作出適當的結論。
2.承辦人要及時與學校和家庭溝通,深挖犯罪大學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率結案。大學是學生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點,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在辦案中忽視對犯罪大學生周圍環境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學生犯罪預防工作。承辦單位要以檢察建議的形式督促學校(主要是民辦學校)完善規章制度,樹立良好校風,特別是做好新生入學後的引導工作,加強大學生日常法律基礎教育,加大大學生管理力度,使學校在教育產業化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的最大化統壹。
3.承辦人要特別重視案件辦理後的回訪工作。犯罪的大學生主觀上並不惡毒,大部分是輕罪。壹般服刑壹年左右就會回歸社會,很多被判緩刑的大學生回歸社會的時間會更短。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大學生經歷了人生中最慘痛的壹課。靠自己的努力很難“跌倒的地方站起來”,更多的需要身邊親友的幫助。然而,壹些學生家長“恨鐵不成鋼”,斷絕家庭關系,對出獄歸來的孩子冷嘲熱諷,進壹步打擊了犯罪大學生的生活信心,很可能促使他們再次陷入犯罪的深淵。承辦人要關註自己辦理的大學生犯罪案件,通過寫信、通電話等方式了解他們的近況,鼓勵他們改過自新,幫助犯罪大學生及時打消消極思想,重新揚起人生的風帆。
4.承辦人應及時對大學生犯罪案件或類似案件進行研究,找出相似之處,及時與犯罪發生地高校聯系,通過講座、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強大學生的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要求大學生平時保管好自己的錢財,遇事冷靜沈著,不沖動行事,能起到良好的預防犯罪作用。
法學專業調研報告(三)
壹、實習的基本情況
1,實習計劃
(1)實習時間: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
(2)實習地點:西鄉塘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
(3)實習:西鄉塘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
(4)實習方式:在單位實習,協助查辦案件。
(5)實習目的:接觸和認識社會,了解我國司法實踐現狀,學習檢察官的總體思路、邏輯、立場、觀點和工作方法,進壹步加深對法學基礎知識和理論的理解,並進行初步的實際運用;學習法律工作經驗,學會理論聯系實際,了解各類案件的偵查程序,初步掌握偵查技能;培養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掌握詢問、訊問的壹般方法和技能;掌握各種法律文書和筆錄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2、實習單位
(1)公司名稱:xx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
(2)公司簡介(通過點擊):
西鄉塘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是西鄉塘區人民檢察院的自偵部門。其主要工作是查辦瀆職侵權案件,打擊國家行政機關、行政執法部門等單位領導和工作人員的瀆職侵權犯罪活動。與其他部門相比,由於其工作的獨立性、特殊性和嚴格的保密性,是打擊瀆職侵權犯罪的重要部門。
二、實習的主要內容
1.通過觀察和分析,可以了解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現狀。
2.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觀察和了解人民檢察院的組織架構和各項規章制度,熟悉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的日常運作,在反瀆職侵權局領導和教導員的指導下,運用所學法律和相關知識解決查辦案件等實際問題。
3.在日常工作中,學習和掌握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的工作流程,了解和掌握檢察院在偵查案件、審查起訴、批準逮捕等方面的具體程序。,並協助檢察官處理案件。
4、在案件偵查、檢察等工作中,培養初步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初步掌握詢問、訊問的壹般方法和技能;初步掌握訊問筆錄、訊問筆錄、審查報告、初查報告、初查階段報告、立案駁回報告、司法實務案例分析等法律文書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三、實習總結和體會
我從XX年到XX年在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實習。
實習期間,在導師的幫助下,我逐漸熟悉了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的主要工作,能夠積極完成導師交給的任務。在實習過程中,我嚴格要求自己,主動了解工作任務,虛心請教指導老師,及時匯報工作進展,大膽討論遇到的實際問題,認真總結實習工作,認真探索自身不足,不斷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實習指導老師的肯定。
實習期間,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與辦案人員壹起到看守所訊問犯罪嫌疑人,了解到瀆職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群體特征:專業職務較高,擁有(行使)較大的公權力,文化程度較高,社會經驗豐富,暴力傾向較弱。犯罪嫌疑人大多因為在金錢面前思想開始動搖,涉嫌貪汙受賄、玩忽職守等犯罪。
實習期間隨辦案人員到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涉及保密工作,具體部門不便說明)了解相關案情,獲取相關資料。發現我國現行法律尤其是行政執法法規不夠完善,具體規定不夠細化,給了相關執法部門很大的自由裁量權,給腐敗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咨詢了導師,知道了中國的立法、執法、司法現狀,中國的法治進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習期間,在查處相關刑事案件中,涉及到文明執法的問題。經過與該單位指導員的溝通,我了解到:
1,各種法律職業者分工不同:律師的主要職責是保護當事人的人權和訴訟權利;公訴機關包括法院系統,主要保護公權力和公共利益;
2.瀆職犯罪被害人在司法實踐中很少被列為訴訟當事人,尤其是在公訴案件的訴訟中,屬於最弱勢的群體,其利益在訴訟中難以得到體現和保護;
3.隨著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文明執法的程度也在逐步推進。與以前相比,犯罪嫌疑人的人權得到了更好的保護,但要實現人權的真正保護還需要長期的努力。
實習期間,導師在審查材料、調查案件、初查案件過程中,移交了擬審查報告、初查報告、初查階段報告、立案駁回報告、司法實務案例分析等法律文書工作。在寫作過程中,熟悉相關法律文書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了解相關辦案環節的工作流程和查辦案件的方法和技巧。
實習期間,在撰寫法律文書的過程中,通過與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討論,了解了司法實踐中的知識,尤其是玩忽職守罪構成要件的認定。發現在司法實踐中,對瀆職犯罪結果的認定存在較大爭議,相關法律規定不夠深入具體,對案件的偵查、初查和立案造成壹定影響。查閱相關法學學術論文後發現,相關問題在學術界同樣沒有定論,相關討論也比較激烈。發現犯罪主觀要件的認定是司法實踐中的壹個難點。在司法實踐中,偵查人員主要通過現有證據推斷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意誌。這也是司法實踐與法學學術知識的銜接問題。要通過司法實踐積累經驗,找到有效的查辦案件的方法和技巧。
實習期間,我和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就反腐倡廉進行了交流。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對中國的司法反腐工作有了進壹步的了解。據了解,隨著我國對官員監督的逐步加強,腐敗犯罪會逐漸減少,但賄賂、瀆職等犯罪還會繼續,因為後者比腐敗犯罪操作性更強,隱蔽性更強。這種犯罪很難根除,但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每個人的身份證都是這個人的銀行賬號、社保賬號等金融賬戶,每個人只有壹個賬號,這將大大增加個人金融的透明度。但在嘗試的過程中,為了保護個人信息,必須有相應完善的調查制度,防止公權力肆意侵犯個人人權。
實習期間,我和指導老師討論了大學生就業和擇業的問題,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給了我指導性的建議。國家政策提倡“三支壹扶”、“支援西部”、“服務基層”。大學生熱衷於公務員、“選調生”、村官,個人傾向於從事與法律職業相關的職業,比如法檢系統。實習單位指導老師的建議是:第壹,結合自身情況和興趣,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其次,要擺正擇業觀念,不盲目跟風;再次,可以先多嘗試不同領域的實習和學徒,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正確的選擇;最後建議,如果我是律師,壹定要跟著正確的指導律師走,這樣可以更好的熟悉業務,更快的獨立代理案件。
通過這次實習,我發現了壹些缺點和不足,以後會努力改進。比如我社會閱歷少,社會閱歷淺,對司法實踐的理解不夠深入。以後會嘗試更多不同的領域,了解不同職業群體的工作環境,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我對自己處理過的案件並不健全和仔細,很容易得出結論。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給過我這方面的指導。我會繼續努力培養自己的職業素養,保持謹慎。
在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實習期間,我收獲頗豐。我不僅檢驗了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還學會了待人接物,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工作中善於思考問題,敢於舉壹反三,註重團隊合作,理論聯系實際,充分調動知識儲備,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遇事沈著冷靜,做事認真踏實,贏得了單位指導老師的好評。
以後我會認真總結這次實習經歷,吸取教訓,和同學交流,分享實習經歷和經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實習結束後,我會結合自己的情況,彌補自己的不足,發揚自己的特長,以找工作為目標去嘗試不同的工作,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為就業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