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瘋子-精神疾病

瘋子-精神疾病

壹.概述

(壹)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定義

精神病學流行病學是將現代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引入臨床醫學中的精神病學領域,從對個體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到對人群中精神障礙和精神健康相關狀況的病因和分布的研究;探討精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和預後,重點關註群體特點;從而制定預防、控制和消除這些精神疾病,促進健康的對策和措施,並通過科學的設計、測量和評價方法對其效果進行評價。

(2)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發展簡史。

半個世紀以來,流行病學發展迅速,研究內容從傳染病和急性病擴展到非傳染病和慢性病,以及人群的健康問題。精神病學的研究長期以來主要局限於對患有臨床精神疾病的個體的診斷和治療。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需要將研究範圍從患病個體擴大到患病群體,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與精神疾病聯系起來。因此,很自然地將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精神病學的研究中,形成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交叉學科。

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線索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當時壹些歐洲國家為了估計精神病院的數量,對精神病人進行了人口統計調查。到19年底,由於各種機遇,如歐洲壹些國家立法對社區的精神病人提供護理,需要了解精神病人的數量、病情和需求,壹些精神科醫生需要應用醫學遺傳學的理論從社區人群中收集相關信息來研究精神病人的譜系,方法論的改進使研究結果更加真實可靠,促進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發展。美國社會精神病學家Dohrenwend將精神疾病的流行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從本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壹時期的研究方法只是利用病歷和主要知情人對精神病人進行診斷。第二階段是從二戰到20世紀70年代末。在此期間,研究方法是通過直接與社區樣本中的所有對象交談來診斷病例。第三階段是80年代初至今。受遺傳學、精神藥理學、精神生物學,特別是精神病理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影響,隨著方法論的改進,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發展迅速。現階段對精神疾病的研究,由於抽樣方法的改進,效度和信度良好的精神疾病篩查工具的開發,統壹分類和診斷標準的使用,以及標準化精神狀態檢查工具的使用,達到了令人滿意的壹致性要求,能夠更客觀地提供精神疾病在壹定範圍內的分布特征,對精神病學的研究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而推動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發展。

中國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始於20世紀40年代末。雖然上世紀五七十年代我國部分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神疾病普查,如林的1953和1973應用美國的診斷標準在臺灣省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但由於方法學的限制,這些調查的結果不具有可比性,國內外缺乏交流。為了與國際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接軌,更客觀地提供精神疾病在壹定範圍內的分布特征和危險因素,我國在1982引進了國際先進的調查方法,組織開展了12地區首次全國精神疾病協作流行病學調查,從歷史上的大樣本人群中獲取了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數據,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研究水平。從1993開始,在上述12地區中的7個地區進行第二次調查,采用相同的調查方法和程序,了解我國改革開放、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精神疾病的動態變化。這些研究為中國制定長期精神衛生規劃和進壹步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三)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首先是精神病學的特征。本學科的學科基礎是精神病學,其任務是運用現代精神病學研究的科學方法,探索危害人們健康的重大精神疾病的病因、危險因素、診斷、治療和預後。因此,本學科應立足於精神病學的臨床實踐,為臨床研究、診斷和治療提供創新的方法論。同時,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研究對象是患病個體和患病群體,需要突破傳統的以醫院為基礎的精神病臨床醫學的局限,擴展到以人群為基礎的社區研究,突出流行病學的宏觀研究特點。將流行病學方法應用於精神病學的研究,對於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有效防治,以及了解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本質和規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4)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研究內容。

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研究內容首先描述精神疾病在不同時間、地區和人群中的發病率、發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精神狀態和社會功能缺陷。通過比較疾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況,找出影響分布的原因,探討疾病的危險因素、流行因素和發病原因。根據人群研究的結果,估計某壹因素使個體患某種疾病的風險;通過對精神疾病自然史的研究和評估,涉及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保護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預後因素和生活事件。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精神疾病的預防對策和措施,並評估其效果。

(5)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根據現行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的分類,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分為三類:觀察法、實驗法和理論與方法學研究法。觀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實驗法包括臨床試驗和社區試驗。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是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獲得的數據建立數學模型,闡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規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還廣泛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測量方法研究人群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狀況,是該學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六)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精神疾病流行病學是壹門交叉學科,與許多學科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首先,這門學科既是作為精神病學的臨床醫學的專業,也是作為流行病學的預防醫學的主要部分。兩者相輔相成。臨床醫學的任務是對患病的個體進行診斷和治療,而流行病學不僅要研究患病的個體和群體,還要研究未患病的人群和環境因素,分析疾病與各種自然和社會因素的關系,從而制定防治對策並評價其效果。因此,在診斷疾病和探討病因時,應具備精神疾病的臨床知識,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應用流行病學知識並結合臨床經驗,探討精神疾病的人群現象和病因。

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與基礎醫學密切相關。在尋找和確認病因的過程中,這門學科必然涉及到基礎醫學中的許多基礎學科,如生物化學、生理學、生物物理學、病理學、免疫學、遺傳學等。各學科知識互補,提供線索,促進彼此發展。

此外,由於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領域的拓展,在調查分析流行過程和疾病分布規律時,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環境科學、人文科學等多門學科和技術方法。眾所周知,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和人的行為對精神疾病的影響,促進了行為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社會科學學科與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相互滲透,使人們對精神疾病本質的認識不斷發展。因此,目前學術界也采用社會精神病學這壹術語。

二、國外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發展

(壹)國外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成果

在世界範圍內,隨著精神病學理論的深入和方法學的改進,在過去半個世紀裏,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獲得了越來越真實可靠的數據。近年來,各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各個社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但各種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數據並不相同。美國的Kessler等人(1994)報告了壹項社區調查的結果。對8098名15-54歲被調查者的分層樣本,經國際診斷性綜述組織用修改後的描述進行檢查,估計壹年內非情感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樣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偏執和非典型精神病)的患病率為5‰。Kendler等(1996)報道精神分裂癥和精神分裂癥樣精神病的終生患病率為1.3%,所有非情緒性精神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2.2%。臨床醫生診斷的精神分裂癥和分裂樣精神病終生患病率為0.2%,所有非情緒性精神障礙終生患病率為0.7%。調查還發現,臨床醫生診斷的所有非情感性精神障礙與低收入、失業、單身、離婚、分居和城市居住顯著相關。這說明社區人群樣本中精神疾病終生患病率的估計受檢查方法和診斷標準的影響較大,結論是流行病學樣本中精神疾病的正確檢查取決於臨床醫生的判斷。Welch等人(1998)調查了居住在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的9064名16-75歲的居民,發現家庭收入低、物質生活水平低和社會階層低與精神障礙顯著相關,但精神障礙患病率的性別差異不能用男女社會角色的差異來解釋。荷蘭的Bijl等人(1998)報告了壹項關於7076名年齡在18-64歲的社區人群中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在美國精神病學協會DSM-ⅲ-Rⅲ-R的診斷標準中,65歲以下人群中有41.2%的人經歷過情緒障礙、焦慮障礙和進食。

對於各種精神障礙,近年來各國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精神分裂癥是研究時間最長、研究範圍最廣、研究最深入的精神疾病。澳大利亞的Jablensky(1997)在討論精神分裂癥的流行病學時指出,它是壹種發病率低但患病率相對較高的終身性疾病。自從Kraepelin(1896)首次將精神分裂癥描述為壹種稱為“早發性癡呆”的疾病實體以來,本世紀初以來的流行病學研究已經獲得了不同人群和地區中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發病率和終身危害的顯著壹致的估計。根據美國國家精神衛生中心流行病學追趕區(ECA)1988的調查數據,經過統壹診斷標準和規範化精神病檢查培訓後,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壹個月為6‰,半年為13‰。長期研究證實,環境和遺傳因素對精神分裂癥都有病因學影響。Jones(1998)提出分子遺傳學的進展揭示了6、8、32號染色體上的連鎖,為在染色體上尋找遺傳基因提供了證據。Myles等人(1999)發表了在相對孤立的島國帕勞***和中國的調查結果。13750名15歲以上成年人中,精神分裂癥終生患病率為1.99%,其中男性為2.77%,女性為65438+。德國人哈夫納等人指出,12-60歲成年人患精神分裂癥的可能性為萬分之壹,主要發病年齡為20-35歲,女性晚發性精神分裂癥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大於男性。Brewin(1997)報道,英格蘭諾丁漢的精神分裂癥發病率在1978-80和1992-94年從2.49‰略微上升到2.87‰。世衛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分析了全球10個中心的合作研究結果,指出不同地區和國家的精神分裂癥發病率相似。總之,世界範圍內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時間和地域分布沒有明顯差異;年齡分布以青壯年首次發病為主,存在性別差異;家庭經濟水平和社會階層與精神分裂癥患病率呈負相關。

公元前4世紀,“憂郁”壹詞出現在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法國的Falreth,Kahlbaum(1882)和Kraepelin(1896)在歷史上對情感障礙有重要貢獻。本世紀中葉,德國的Leonhard(1957)提出了雙相情感障礙和單相情感障礙理論,認為遺傳是區分單相情感障礙和雙相情感障礙的重要因素。早期情感性精神障礙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歸為躁狂抑郁癥,而沒有歸為單相和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也沒有壹致的診斷標準,但結果接近。20世紀80年代,西方國家逐漸采用統壹的診斷標準和標準化的精神檢查。以美國為例,美國國家精神衛生中心進行的ECA調查,經過統壹診斷標準和標準化精神檢查的培訓,發現各種情緒障礙的六個月患病率男性為0.4%-4.6%,女性為0.4%-8.2%。伊頓(1997)報告了美國巴爾的摩ECA的跟蹤結果,對1981排隊的1920人進行了從1993到1996的復查。重度抑郁癥的估計發病率為3。Ohayon(1999)報告了對4972人的調查結果,這些人代表了來自1994的英國總人口。檢查時抑郁癥患病率為5%,女性為5.9%,明顯高於男性的4.2%。北村(1998)報道日本重性抑郁癥終生患病率為19%,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Cho(1998)報道了韓國3711人的調查結果。抑郁癥的時點患病率男性為6.8%,女性為10.4%。Szadoczky(1998)報道了匈牙利18-64歲人口的調查結果。重性抑郁癥終生患病率為15.1%,男女比為1:0.37,雙相情感障礙為5.1%,兩者相近。1歲和1月重性抑郁癥患病率分別為7.1%和2.6%,躁狂發作患病率分別為0.9%和0.5%。兩種疾病的發病高峰均為15-19歲,重度抑郁癥的第二個發病高峰為45-50歲。加拿大布蘭德(1997)總結了情感障礙的流行病學,認為近15年來,許多研究者在不同國家、文化和種族中應用標準化方法取得了很大進展,重度抑郁癥的比例有所增加。像雙相情感障礙壹樣,它發生在較年輕的年齡組。世界各地的研究結論壹致認為,由於認識、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困難,情緒精神障礙是壹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隨著發達國家老齡化的趨勢,阿爾茨海默病、AD等老年癡呆癥患者的絕對數量有所增加,構成了許多發達國家的主要社會問題和醫療保健內容。大多數流行病學資料表明,65歲以上人群中癡呆患病率為4-6%,80歲以上人群中高達20%。Hendrie(1998)報道北美65歲及以上人群癡呆患病率為6-10%,其中AD占三分之二。因此,美國和英國將AD列為老年病的重點研究項目,使得AD在老年醫學和老年精神病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視。

此外,對神經癥的研究也很多,尤其是非嚴重精神障礙如強迫性神經癥、驚恐障礙、人格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但由於方法學的限制,部分流行病學數據缺乏可比性。

(二)國外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發展趨勢

目前國際上對精神疾病的診斷主要是《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和《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第四版,DSM-)。ICD-10是世衛組織推薦的國際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和分類系統,專家們不遺余力地試圖將其應用於所有國家、文化和人群。經過近十年的努力,許多國家已經采用ICD-10進行臨床診斷和流行病學研究。DSM-ⅳ是美國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和分類體系。在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廣泛使用,並取得了不少成果。隨著國際精神疾病研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精神科醫生意識到,通用的診斷和分類體系、標準化的精神狀態檢查工具和統壹的精神病學詞匯對促進精神病學研究信息的國際交流和精神疾病研究的廣泛深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無論是負責ICD-10的世衛組織專家,還是美國DSM-IV的編纂者,都致力於兩種診斷和分類體系的趨同,並成立了負責跨文化研究的專家組。此外,世界各地的精神科醫生對ICD-10和DSM-IV的效度和信度進行了多次對比研究,發現兩種診斷和分類體系對大多數精神疾病具有令人滿意的壹致性。這些成果為精神疾病的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奠定了方法論基礎。目前,精神疾病的診斷和分類體系日趨成熟,但存在的問題是適用於社區人群研究的篩查工具不盡如人意,需要研究開發可應用於流行病學研究的標準化篩查方法。近年來,世衛組織不斷組織各國對精神疾病的多中心協作研究,旨在不僅推廣使用標準化診斷和分類標準,獲取世界各國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數據,同時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危險因素,研究社會學、人口學、生態學、社會環境和社會心理因素對精神疾病的影響,應用流行病學方法論推動精神病學研究的深入。

目前,世界各國對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除了大量的描述性研究外,還包括對各種精神疾病病因的分析性研究、自然史研究、對治療和康復的幹預性研究、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的特殊方法等。社會學、心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精神藥理學等相關學科,以及最新的統計學和計算機技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與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相結合,推動了精神疾病研究的不斷發展。

第三,中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發展。

(壹)我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社區精神衛生工作和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始於1958第壹次全國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會議,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城鄉建立精神疾病三級防治網絡。1986第二次精神衛生會議的召開,進壹步推動了全國精神衛生和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研究。雖然在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在壹些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神疾病調查,但由於篩查和診斷的方法問題,結果不具有可比性。

隨著改革開放和科技交流,我國精神科醫生將國際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的先進調查方法引入我國。1982在衛生部的領導下,在12個地區組織了第壹次全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根據ICD和DSM兩個診斷和分類標準,制定了統壹的抽樣方法和調查程序,以及具有滿意效度和信度的精神疾病篩查工具、標準化檢查方法和診斷標準。現場調查實施階段,對調查人員進行統壹培訓;樣本抽取采用整群、分層、隨機階段的多階段抽樣方法。通過大規模調查,各類精神疾病時點患病率為10.54‰,終生患病率為12.69 ‰。其中精神分裂癥時點患病率為4.75‰,終生患病率為5.69‰,城市時點患病率為6.06‰,明顯高於農村(3.42 ‰)。情感性精神障礙時點患病率為0.37‰,終生患病率為0.76‰。此外,調查還發現了壹些相關因素,如精神分裂癥患病率與經濟水平呈負相關。本次調查提供了我國精神疾病的壹些基礎數據,也提供了全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方法論,從而大大提高了我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研究的水平。

在1993期間,在上述12地區中的七個地區使用同樣的調查方法和程序進行了第二次大樣本調查。結果顯示,七個地區各類精神障礙(不含神經癥)時點患病率為11.18‰,終生患病率為1993。其次是精神發育遲滯,患病率為2.70‰;情感性精神障礙時點患病率為0.52‰,終生患病率為0.83 ‰。酒依賴患病率增加最多,患病率為0.68‰。此外,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為0.36‰。這兩次全國大規模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各種精神障礙(神經癥除外)在7個地區的終生患病率與標準化後的1982無顯著差異。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城市高於農村,經濟水平最低的人群患病率最高。結果提示,精神分裂癥是我國防治和研究的重點疾病,精神發育遲滯目前在我國城鄉居第二位,也是防治和康復的重點疾病,而酒精依賴、情感性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等需要加強防治和研究。值得註意的是,兩次調查中部分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明顯低於西方國家,如情感障礙、人格障礙等,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註。究其原因,可能與對這些精神疾病的認識程度、診斷分類標準以及文化差異有關。

此外,中國還開展了關於精神疾病的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學研究。如林在臺灣省1953和1973進行的大規模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精神疾病患病率與社會經濟、受教育程度呈負相關(1)。1988全國八省市0-14歲兒童精神發育遲滯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病率為1.20‰,城市為0.70‰,農村為1.41‰,男孩為1.24‰,女孩為65438 ‰。同時,病例對照研究方法也被用於研究兒童多動癥的危險因素和行為問題。近10年,我國引進國外檢查方法調查老年期癡呆的患病率和發病率,並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進行了病例對照研究。結果表明,癡呆家族史和壹級親屬中的嚴重精神疾病是癡呆的主要危險因素,為遺傳學說提供了證據。此外,實驗流行病學研究的成功範例是地方性甲狀腺腫地區碘鹽預防智力低下的幹預研究。調查表明,在缺碘地區普遍和長期使用碘鹽,可顯著降低地方性克汀病引起的兒童智力低下。總之,我國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隨著相關學科的進步而迅速發展。

(二)中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面臨的挑戰。

我國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學面臨著與國際上該學科進展相同的挑戰,即把精神病學和流行病學有機結合起來。如果對精神疾病的研究要從對個體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擴展到對人群中精神障礙和精神健康相關狀況的原因和分布的研究,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療、預防和預後等臨床規律,就必須研究群體特征,這就必然要求引入現代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方法論,采用正式的設計、測量和評價方法進行研究。然而,將經典的流行病學方法應用於精神疾病的研究,往往受到病因的多重性、癥狀的不確定性、診斷的多軸性和治療的復雜性的限制。流行病學研究需要具有代表性、隨機性和可比性的調查數據,但由於研究對象的不配合,在精神病人中有時很難實現這些原則。此外,許多精神疾病的分類和診斷方法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將它們引入中國,無疑會導致文化差異的沖突和不同人種生物學的影響。為了保證研究結論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將流行病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到中國這壹國際精神疾病研究的方法論中,從而促進中國精神疾病的臨床和社區研究。因此,我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目標是與國際先進研究方法接軌,提高學科整體水平。

第四,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前景

世衛組織在2000年提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健康,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世界各國的醫學專家、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都非常重視精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並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加強對精神疾病病因和發病機制的研究,以提高預防和康復水平。根據世界精神病學協會主席Sartorius 1997在北京舉行的世界精神病學協會區域會議上的報告,發展中國家精神衛生工作的優先領域是促進精神健康,預防和治療精神和神經障礙,從精神疾病和精神殘疾中康復,促進心理社會發展。這壹發展趨勢清楚地表明,精神疾病的研究對象必然會從臨床個體擴展到社區群體。通過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探討發病原因和發病規律,從而制定預防、控制和消除疾病、促進健康的對策和措施,並通過科學的方法論評價其效果。醫學與相關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合是當代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精神科醫生普遍認為,癡呆、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是20世紀末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最大、對個人健康和家庭生活危害最深的精神障礙。我們需要在精神病學和基礎醫學的基礎上,將經典流行病學觀察方法中的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方法、實驗方法以及理論和方法學研究應用於疾病的發生發展、病因和危險因素以及治療和預防的研究,加強國際信息交流和研究合作,促進心理健康的持續改善,發展社會精神病學的理論和實踐。

  • 上一篇:16房地產融資方式
  • 下一篇:第二代培訓班政府補貼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