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威權主義中央集權的演變及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建立、鞏固、完善、加強和強化高峰
中央集權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壹對強化專制有積極意義,也有諸多負面影響。
發展趨勢:不斷強化,從集權走向專制
第二,分裂與統壹
1,拆分的原因
(1)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主導)
(2)專制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分裂勢力的擴張。(政治腐敗)
(3)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和利益之爭。(激化矛盾)
(4)各民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2.統壹的原因
統壹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如下:
(1)秦漢以來,中央集權的確立和發展,有效地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壹。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壹的思想要求,並被儒家發展為“大壹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源泉。
(3)民族融合增強了族群之間的凝聚力。
(4)中原漢族先進的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評估:
(1)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1)從時間上看,封建社會的分裂不超過幾百年。
(2)從朝代來看,重要的朝代都是大壹統的朝代,影響重大而深遠。
(3)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團結,出現局部團結。
(2)分裂與統壹要具體分析,特別是民族分裂不能壹概而論,簡單否定。
⑶統壹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占據主要地位。我們應該充分肯定國家統壹的歷史和進步作用。
第三,混亂的興衰
1,治天下的事業
(1)統治階級調整其統治政策。
經過長期的戰爭、分裂和新王朝的建立,統治者普遍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在經濟上采取修身、齊家的政策,導致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了治理天下的局面。
(2)大壹統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史聖)
(3)在經歷了嚴重的社會危機之後,經過改革調整,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光武中興)
(4)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亂世的原因
(1)統治黑暗和腐朽。比如皇帝不管政事,重用奸臣和宦官,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2)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例如:東漢,晚唐
統治階級爭權奪利,矛盾激化。例如:西晉
(三)農民戰爭的作用。大量土地被地主吞並,導致農民流亡和農民起義。
(4)自然災害。
3.諒解
(1)肯定了其管理世界的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根本改變,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基本社會矛盾沒有改變。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讓社會來管理世界。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民生活危害極大。但是:
亂世的各族人民* * *相依為命,互相鬥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2)在地方統壹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加強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3)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叛亂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同壹點
(1)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了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
(2)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和不同)
(1)經濟性:
(1)解放生產力。
解放前工人本身和釋放奴婢;稍後——放松個人依戀,
(2)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種稅減為三十種稅。
③緊密結合人與地安置難民,重新命名田地等。
(2)政治:
(1)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官僚主義(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2)減輕懲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估價
(1)經過調整或改革,從經濟上看,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使國力昌盛(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昌盛,但東漢是貧窮的),經營天下的事例較多。
⑵從政治上看,經過調整或改革,可以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穩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促進封建社會發展。
(3)文化上,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會促進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4.歷代改革
(1)關中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2)商鞅變法——地主階級的封建變法。
⑶王安石變法——調整封建社會統治政策的改革。
5.專制集權、分裂與統壹、盛衰之亂的關系控制、調整與改革。
(1)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壹和治亂興衰密切相關。聯系中理解:割據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不成功的改革導致了分裂和混亂。統壹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是成功的;另壹方面,成功的改革促進了團結和繁榮的出現。
(2)調整與改革,分裂與統壹,治亂的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相關。
(3)反映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第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1)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走向統壹的歷史發展趨勢,體現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了具有發展演變因素的歷史觀,體現了新地主階級改革舊制度的進取精神。
(3)法家有利於國家的統壹和封建制度的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被後人沿襲了兩千多年。
(4)法家主張嚴刑峻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再加上統治者濫用人民權力超出了農民階級的承受範圍,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秦二世的滅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寬松政策。
(1)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起到了促進生產恢復和發展的作用,出現了統治世界的現象。秦漢以後,每當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時,統治者往往采取“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道家的治國方略。如漢唐明。
⑵社會穩定、生產發展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比如漢代“以文化景治”時出現的王國問題和匈奴問題,西漢的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壹統”思想
孔子的“仁”與德治→孟子的“仁”與“尊民”→董仲舒的“大壹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很大。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和社會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此後,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正統學說。
4.政治(統治)思想的發展趨勢。
百家爭鳴→壹家獨大(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意識形態控制
(1)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八股在明朝走馬上任;清朝文字獄。
(2)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意識形態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壹,經濟發展的原因
1,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政治清明,政治穩定
2、統治階級註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進。
4.中原地區的人口遷移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促進了所到之處的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壹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壹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的修建,農作物的引進,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產量(增加),人口(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情況如下:(1)手工業部門數量: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2)分工擴大,顏色種類增多。(3)產量、技術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書中提到的手工業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在明朝,焦炭被用來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是: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產生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①秦靈渠。(2)梁武帝治河。(3)隋大運河。(4)唐代的河道整治。
⑸五代錢塘江海堤。[6]運河是元代水運所建。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的特征
1.奴隸社會-騎馬駕馭絲綢。
2.封建社會
(1)戰國秦漢的階段特征
(1)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的形成;(3)封建城市的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征
(1)城市繁榮,中唐以後商業日益發達;
政府對商業市場的時間和地點有嚴格的限制;
(3)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立了市場使節。
⑶五代元代的階段性特征。
(1)兩宋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其特點;
(2)城市經濟繁榮,打破了時空限制;
(3)新貨幣——紙幣的出現;
④建立邊貿市場——壟斷市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葉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綢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發達的海外貿易。
⑦元大都、水運、海運、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征
(1)專業城市。
(2)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3相互市場;
(4)資本主義的萌芽。
⑤白銀已經成為壹種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政策
1,重要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計稅基礎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本。
(漢)(唐)(清)
說明封建國家逐漸放松了對農民的人身控制,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征收的變化:實物+勞動力→貨幣地租。用白銀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的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多→逐漸減少。收稅的程序很簡單。
(4)農民必須服壹定時間的徭役和兵役才能代表他們服役。以平庸為特點。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征收重稅。
2.接觸政治
歷代的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相反,它會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動詞 (verb的縮寫)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估:
①封建社會初期,重農抑商政策對農業、社會經濟發展和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起到了積極作用。
(2)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出現以後,堅持重農抑商、反對商業和農業發展的方針,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第六,江南經濟發展與中國古代經濟中心的南移。
1,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1)大量北方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以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2)南遷趨勢在民族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中心的南移有壹定的影響。
2.歷史的啟示
(1)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國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3)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的重視。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壹,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
1.漢族和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遊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會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壹國家內部的民族關系
2.不同國家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式
1,和平
和諧——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政府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相互市場經濟和貿易交流。互市地點壹般在邊境地區。
聯盟-兩個國家政權通過締結“和平條約”或“和平談判”來約束他們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和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族人民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發展了祖國。各族人民在互相鬥爭中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融合,形成了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民族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了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中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時期。在統壹的國家範圍內,各民族更加充分地交流,經濟文化進壹步發展,形成了漢民族。北秦與匈奴、南秦與越國、西秦與西域民族的關系以及西南地區的開發,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的政治經濟聯系。
3.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民族大融合時期。
特點:
①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2)五族內遷,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少數民族缺乏長期穩定的政權,說明此時的少數民族發展相對落後;
(4)孝文帝的改革縮小了南北差距,呈現出統壹的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大壹統時期的民族融合)
特點:
(1)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很少。
(2)唐朝中央政府通過設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少數民族地區的邊疆,加強了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第二個高潮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並存;
(2)封建生產方式延伸到邊疆地區,如設置國子監、造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和兵制;
(3)民族融合進壹步加強。元朝統壹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民族。
④出現了壹個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