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總結爭議的焦點

總結爭議的焦點

總結爭議的焦點

總結爭議的焦點。如今,法院要審理的案件數量壹直在增加。因此,為了保證法律的有效實施,提高審判效率,有必要對爭議的焦點進行準確的概括。我們來看看總結爭議的重點。

總結爭議焦點1如何總結當事人的爭議焦點?

壹是提高審前閱卷質量。

法官對當事人爭議焦點的看法是逐步形成的,包括庭前閱卷、庭前會議、法庭調查、文書寫作等。因此,法官在審前準備階段應當認真審查訴訟材料,通過閱卷明確當事人的訴求、主要理由、主要事實和主要矛盾。不要等到審判的調查階段,抓住爭議的焦點,這壹點非常重要。

第二,在開庭前,要對當事人辯護的實體法律規範進行必要的準備。

法官不僅要查閱支持原告訴訟請求的實體法律規範,還要查閱被告抗辯主張所依據的實體法律規範。這其實是壹個原、被告雙方“找法”的過程。

三是在法庭審理階段固定原告的訴訟請求,明確被告的抗辯主張。

歸納爭議焦點要基於壹個原則,從確定的爭議焦點可以看出下壹步的審判思路,便於下壹步的法庭調查。爭議的焦點往往是在明確原被告辯護意見的基礎上,通過雙方充分對抗而產生的。因此,為了準確界定爭議的焦點,有必要理清原被告各自訴求和主張的事實和理由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綜合分析原辯護意見。

四是裁判過程中法律的準確適用。

法官在起草裁判文書時,應當對支持原告訴訟請求和被告抗辯理由的實體法律規範進行分析,找出法律條文的構成要件。

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之間必然存在某種法律關系,如侵權關系、合同關系、不當得利關系等。結合各種法律關系的特點,準確把握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在此基礎上準確適用實體法律規範和相關構成要件,再根據原告起訴的事實理由和被告答辯的主張或理由,概括爭議焦點。這樣爭議的焦點才能真正全面、準確、客觀、合法。

在制作裁判文書時,在總結爭議焦點後,可以根據“三段論”對每個焦點進行分段描述,即:

1,法律規範是什麽;

2.有哪些法律事實?

3.有什麽法律後果?

也就是說,先陳述法律條文,再陳述案件的爭議事實,最後寫出結論,做到有理有據,旗幟鮮明。“三段論”實際上是要求裁判文書按照壹定的邏輯順序,這樣推理才有意義和透徹。

總之,對爭議焦點的概括是法官的壹項重要技能,也是衡量法官司法能力的壹個重要標誌。它不僅是證據事實和法律適用爭議的關鍵問題,也是制作裁判文書的主線。

因此,法官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準確概括爭議焦點的能力,確保每壹個案件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滿足當事人的合理期待。

總結爭議焦點2 1,界定爭議焦點的概念和作用。

總結法庭爭議焦點的第壹步是明確爭議焦點的概念,了解總結爭議焦點的作用。所謂爭議焦點,就是案件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具體是指當事人在訴訟中意見不壹致,影響案件結果和法律適用。

爭議的焦點表現為:

(1)爭議的焦點是當事人意見不壹,存在爭議;

(2)爭議的焦點屬於事實問題還是法律適用問題;

(3)爭議焦點影響案件結果。

正如學者所指出的,概括爭議焦點的功能首先可以確定審判對象;其次,可以將復雜的糾紛簡化為可以理性討論的具體問題,降低糾紛解決的範圍和難度;最後才能決定審判的方向,規劃審判的範圍和過程。

2.合理劃定爭議焦點的範圍。

合理劃定爭議焦點的範圍,意味著法官知道哪些屬於爭議焦點。如前所述,爭議的焦點在於案件雙方的爭議影響了案件的結果和法律的適用。因此,爭議焦點的範圍包括:事實爭議焦點、證據爭議焦點和法律爭議焦點。那些與案件結果無關的糾紛,都不是爭議的焦點。

其中,事實爭議的焦點包括法律關系形成的事實爭議的焦點和間接事實爭議的焦點。法律關系的事實焦點是指當事人對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和消滅發生爭議的事實。

比如雙方關於人身損害賠償法律關系是否成立的爭議,就是這類事實的焦點。間接事實爭議的焦點是指當事人在爭議時用來推斷主要事實的間接事實。

法律的適用也是爭議的焦點。只要當事人之間在法律適用上存在爭議,法律適用就應該是爭議的焦點。有些法官之所以認為法律的適用不能成為爭議的焦點,是因為他認為法律的適用屬於法官的職責,所以法律的適用不能成為爭議的焦點。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法律規定的抽象性和滯後性以及案件事實的具體性和發展性,決定了法官在適用法律審理案件時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虛心理解法律,找到合理的破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對法律的不同理解會對法官適用法律產生影響。因此,法律的適用應該是爭議的焦點。

法律適用的重點包括對法律規範的理解和對法律空白的補充。其中,對法律規範的理解之爭既包括對相對明確的法律規定的適用的理解,也包括對模糊的法律規定的理解。

法律空白補充之爭主要表現在疑難新案如何補充法律空白之爭。法官在歸納法律適用的焦點時,必須註意,法律適用的焦點是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適用中的問題,而不是當事人法律知識不足造成的問題。

證據爭議的焦點是當事人對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和舉證責任的爭議。

3、擱置分歧,逐步確定爭議焦點。

誘導和確定審判爭議的焦點,不能只依據壹方的法律材料。是壹個求同存異,逐漸確定爭議焦點的過程。其中,求同存異是指排除當事人無爭議的內容,尋找有爭議的地方。只有爭議才能成為爭議的焦點。逐步確定意味著爭議的焦點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隨著審判的深入。以民事審判中的爭議焦點為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總結和確定審理:

第壹步,法官通過研究民事起訴狀和答辯狀,排除雙方相似之處,初步獲得爭議焦點;

第二步,通過庭前證據交換,進壹步得出更具體的爭議焦點;

第三步,在進壹步研究起訴狀、答辯狀、證據以及所涉及的相關法律規定的基礎上,確定審判爭議的成熟焦點;

第四步,根據雙方在法庭上對案件事實、證據、法律的態度,進壹步修正爭議焦點。

誘導爭議的焦點。爭議焦點的作用歸納。

壹個案件的爭議焦點可以看作是法院審判活動的中心任務,總結爭議焦點的過程就是法官指導訴訟的過程。爭議焦點歸納有以下三個功能:

第壹點是有聚焦效果。

法官在總結爭議焦點時,簡化了當事人供述的內容,可以避免辯、訴雙方過於分散,導致審判效率低下;法官通過明確爭議焦點,使雙方當事人能夠將訴辯集中在爭議焦點的範圍內,這樣在爭議焦點的引導下,雙方當事人更容易把握舉證和質證的重點。

第二點是明確審判思維的作用。

在總結爭議焦點之前,雙方都知道的相同的事實,可以先通過庭審確認,讓當事人始終能夠清楚地把握案件審理的發展方向,從而明確自己的辯護理由。

第三點有利於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

準確找到爭議焦點,可以讓法官更容易掌控庭審,組織雙方舉證、質證,同時也可以為書記員準確記錄法庭情況。

總結爭議焦點的基本方法

總結爭議焦點的基礎是積累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總結。壹個案件爭議的焦點往往不是表面的爭議,而是隱藏在爭議問題背後,是雙方矛盾的根源,是爭議的“癥結”。

壹般情況下,壹個有壹定審判經驗的法官,在聽完原告的起訴和被告的辯護後,很快就能找出雙方爭議的“癥結”,所以審判經驗很重要,但處理大量案件並不自然;

有的法官審案多年,未必有進展。重要原因是他們不善於總結。經驗多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會提高,找到“爭議焦點”自然會準確。

  • 上一篇:關於楚留香。
  • 下一篇:杭州申請公租房的條件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