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國際商務談判有哪些技巧?

國際商務談判有哪些技巧?

如果進口商和出口商想要成功,他們必須掌握談判技巧。貿易談判實際上是壹種對話,雙方說明自己的情況,陳述自己的觀點,聽取對方的建議,提出報價,提出反建議,提出反建議,互相讓步,最後達成協議。掌握了談判技巧,就能在對話中占據主動,獲得滿意的結果。下面我就為妳整理壹下國際商務談判的口才技巧,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首先,多聽少說

沒有經驗的談判者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耐心傾聽對方。他們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說自己的情況,說自己想說的話,反駁對方的反對意見。所以在談判過程中,他們總是在腦子裏想著要說什麽,不去關註對方的發言,於是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就丟失了。他們錯誤地認為好的談判者掌握談判的主動權是因為他們說得太多。事實上,成功的談判者在談判中會花50%以上的時間傾聽。他們傾聽、思考和分析,並不斷向對方提問,以確保完全正確地理解對方。他們認真傾聽對方說的每壹句話,而不僅僅是他們認為重要或想聽的話,因此他們獲得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增加了談判的籌碼。有效的傾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進口商的需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新途徑,並修改我們的報價或還價。?說話?這是個任務。聽著。它是壹種能力,甚至是壹種天賦。?妳會聽嗎?是任何成功談判者的必要條件。在談判中,要盡量鼓勵對方多說,要對對方說:是?,?請繼續?並提出問題請對方回答,讓對方多說說自己的情況,以達到盡可能多了解對方的目的。

第二,巧妙提問

談判的第二個重要技巧是巧妙提問。通過提問,不僅可以獲得平時得不到的信息,還可以印證自己之前的判斷。出口商應該使用開放式問題(即答案是否定的?什麽事?還是?沒有嗎?需要特別說明的問題)來了解進口商的需求,因為這樣的問題可以讓進口商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需求。比如:?妳能告訴我更多關於妳們公司的情況嗎?妳認為我們的提議怎麽樣?回答外商時要把重點和關鍵問題寫下來,以備後用。

報價後,進口商往往會問:?妳不能做得更好嗎?我們不應該屈服於這個問題,而是要問:?更好是什麽意思?還是?比什麽好?這些問題可以讓進口商解釋他們不滿意的地方。比如進口商會說:?妳的競爭對手提出了更好的條件。?這時候可以繼續提問,直到完全理解競爭對手的報價。然後,我們可以向對方解釋,我們的報價與眾不同,實際上比競爭對手的更好。如果對方對我們的要求給出了模糊的回答,比如?沒問題?我們不應該接受,而是要求他給出壹個具體的答案。另外,在提問之前,尤其是談判開始的時候,要征得對方的同意,這樣有兩個好處:第壹,如果對方同意我們的提問,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比較配合;第二,如果對方的回答是?什麽事?這壹積極的答復將為談判創造積極的氣氛,帶來壹個良好的開端。

第三,關註利益,而不是立場

過去我們很多長期的談判過於重視立場或原則,談判雙方都堅持自己的立場,往往把某個原則或立場作為談判的重要條件。但是,我們很多人並不壹定了解,在談判雙方對立立場的背後,可能存在利益沖突,但實際上可能存在* * *相同或相互兼容的利益。

比如在機械設備出口中,雙方堅持各自的價格立場對於達成明智的交易並無幫助,因為價格立場的背後還是會有很多利益,而這些利益的存在對於雙方來說並不壹定是沖突。雙方使用什麽貿易術語?安排發貨時間誰更重要?價格包括人員培訓費用嗎?運輸責任必須由買方承擔嗎?誰更適合保險?信用證的付款條件是賣方的必要條件嗎?買賣雙方是想簽長期出口合同還是交易合同?這個合同的報價中包括設備的易損部件嗎?等壹下。

可見壹個合同談判的立場背後會有很多利益因素。商務談判者必須徹底分析交易雙方的利益,認識到哪些利益對我們非常重要,決不能讓步;有哪些利益可以妥協來換取對方的條件。不區分利益而壹味追求堅持立場和原則,往往會導致談判陷入僵局或徹底失敗。

讓步談判不等於失敗談判。談判中最忌諱的就是隨意做出不當讓步。有經驗的談判者,會用對自己不重要的條件,換取對方無關緊要,但自己非常在意的條件。這樣的談判可以是雙贏的談判。在上面的例子中,辦理運輸可能對買方沒有任何好處,所以賣方可以在CIF基礎上簽訂合同。但如果買方認為投保很重要,那麽賣方也可以在盡快拿到貨的前提下,與對方簽訂CFR合同。

第四,創造雙贏的解決方案

人們有時不歡迎律師參與談判。原因是律師在談判中的職責是從法律角度關心得失,盡壹切可能維護談判者的利益。事實上,讓優秀的律師參與談判,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好的律師有能力在談判中尋求對雙方都有利的解決方案。如果把雙方的利益比作壹塊蛋糕,那麽律師不僅要註意從哪裏切,還要註意在切蛋糕之前把蛋糕盡可能做大。這提醒我們,我們應該註重在談判中創造雙贏的解決方案。

然而,在許多談判中,談判的結果並不理想。談判者更註重追求單方面的利益,堅持自己的立場,從不考慮對方的實際情況。為什麽談判者沒有創造性地找到解決方案,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有經驗的談判者認為,導致談判者陷入上述誤區的主要障礙有四個:

1,只追求單壹結果。談判者經常錯誤地認為創造不是談判的壹部分;談判只是在雙方立場之間達成壹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點。

2.談判對手的問題,永遠要自己解決。很多談判者認為談判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和需求,為對方想解決方案似乎不合常規。

3,誤以為壹方得利,就是另壹方吃虧。很多談判者誤以為談判有零和效應,對對方做出的讓步就是我們的損失,沒有必要去尋求更多的解決方案。

4.談判過早結束。談判者往往缺乏想象力,在看到對方堅持自己立場的同時,也盲目地不願意放棄自己現有的立場,甚至擔心尋求更多的解決方案會泄露自己的信息,降低談判的籌碼。

實踐表明,成功的談判應該讓雙方都有贏的感覺。只有雙方都贏得談判,未來的合作才能繼續,雙方都會在合作中獲得各自的利益。因此,如何創造性地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是談判的關鍵,尤其是在雙方談判陷入僵局的情況下。

動詞 (verb的縮寫)使用條件問句

當雙方對彼此有了初步了解後,談判就進入發盤和還價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用更多試探性的條件問題來進壹步了解對方的具體情況,以便修改我們的報價。

條件疑問句由壹個條件狀語從句和壹個疑問句* * *,可以是特殊疑問句,也可以是壹般疑問句。典型的條件問句有?什麽?如果?然後呢。如果?然後呢?這兩個句型。比如:?如果我們同意兩年的合同,妳會怎麽做?然後呢。如果我們修改妳規格,妳會考慮更大的訂單嗎?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條件問句有許多特殊的優勢。

(1)求* * *相似。如果對方拒絕我們的條件,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其他條件,提出新的條件問句,向對方提出新的要約。對方也可以用條件題向我們還價。雙方繼續談判,互相讓步,直到找到重要的相似點。

(2)互相讓步。條件問句提出的要約和建議是以對方接受我們的條件為前提的。換句話說,我們的要約只有在對方接受我們的條件時才會成立,所以我們不會單方面受要約的約束,也不會單方面做出任何讓步。只有各讓壹半,交易才能達成。

(3)獲取信息。如果對方對我們的條件性問題提出還價,對方會間接地、具體地、及時地給我們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比如我們提出:如果我們同意兩年的合同呢?妳能給我們在我們地區的獨家經銷權嗎?對方回答:?如果妳同意壹份三年的合同,我們將準備給妳獨家經銷權。?從回答中可以判斷對方關註的是長期合作。新獲得的信息對未來的談判很有幫助。

④相反?沒有嗎?在談判中,如果直接對對方說?沒有嗎?對方會覺得丟臉,雙方都會覺得尷尬,談判甚至會陷入僵局。如果我們用條件問句來代替呢?沒有嗎?,上述情況不會發生。比如當對方提出我們無法同意的附加要求時,我們可以用條件句提問對方。如果我們滿足妳的額外要求,妳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嗎?如果對方不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就會拒絕自己的要求,我們也不會失去對方的配合。

6.避免因跨國文化交流而產生的歧義。

國際商務談判大多以英語進行,雙方的母語往往不是英語,增加了溝通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盡量使用簡單、清晰、明確的英語,不要使用容易引起誤解的多義詞、雙關語、俚語和習語。不要使用容易得罪對方的詞語,比如?實話告訴妳?,?我將對妳說實話?,?我會盡力而為。?這不關我的事,但是?這些話是不信任的,會讓對方擔心,不願意積極配合我們。什麽是跨國文化交流中的嚴重通病?自己衡量人?即主觀地認為對方會按照我們的意願和習慣去理解我們的發言,或者我們從對方的發言中所理解的正是對方想要表達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什麽事?然後呢。沒有嗎?的使用和理解。壹次,壹家美國公司和壹家日本公司進行商業談判。談判過程中,美國人很高興地發現,他每提出壹個意見,對方都點頭稱是?他覺得談判特別順利。直到他索要合同,才驚覺日本人說的話?什麽事?有禮貌嗎?我聽到了嗎?什麽事?什麽事?,不是?我同意妳的觀點?什麽事?什麽事?其實呢?什麽事?這個詞的意思很豐富,除了上面兩個,還有?我理解這個問題?什麽事?什麽事?然後呢。我會考慮的?什麽事?什麽事?。?沒有嗎?的表情也很復雜。有些文化的價值觀是反對對抗的,所以人們壹般不會直接說出來?沒有嗎?並且用壹些模糊的詞語來表示拒絕。比如巴西人用嗎?有些什麽困難?反而?不可能?如果壹個沒有經驗的談判者照字面理解,就會浪費時間,延誤談判進程。所以壹定要盡量了解對方的文化、價值觀、習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傳遞和接受信息。

為了避免誤解,我們可以使用口譯來確保溝通順暢。解釋就是用我們自己的話解釋對方的話,問對方我們的理解是否正確。比如對方說:?如果妳能修改妳的規格,我們將接受優先權。?我們可以說:?如果我理解正確的話,妳實際上是說如果我們按照妳的要求改進產品,妳同意接受我們的價格。?這樣做還有壹個好處就是可以加深對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印象。

  • 上一篇:廣西壯族自治區民用建築節能條例(2019修訂)
  • 下一篇:國企借錢給私企合法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