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參與支持系統。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人口流動加快、女性職業化和家庭空巢化,我國養老需求與供給的矛盾將日益突出。壹方面,政府需要不斷加強其在老年人護理方面的財政支持、政策引導和法律規範的作用;同時,要通過財政、稅收、宣傳等手段,調動地方自治組織和非營利組織提供老年護理的積極性。老年人個人和家庭在老年人護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如何建立多元有效的養老支持體系,政府需要作為資源整合者發揮重要作用,這也是未來養老發展的必然要求。
服務主體自治。在老年護理的發展中,日本政府非常重視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和壹些商業機構的自主權。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在服務過程中,如何分配和平衡中央政府、非營利組織、服務使用者和地方自治組織的權力。在我國發展老年護理的過程中,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資金支持、監督管理、評估等方面。但在具體操作層面,需要調動地方自治組織、非營利組織和服務使用者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地方自治性。首先,讓養老服務需求者參與到養老服務政策的運作過程中,保證有限資源的有效合理使用。老年群體參與服務政策的制定並積極配合政策的實施和評估,是監督和糾正地方政府和非營利組織不當行為的有力武器,也是保證老年服務政策運行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要做到這壹點,就需要真正落實“服務為本”、“老人所需”的服務理念。其次,必須調動地方政府和自治組織在制定老年人政策過程中的自主權,以確保它們提供的服務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中國的地方自治組織行政負擔過重,缺乏財政支持,主要負責“上半部”。因此,如何“減負”,加大財政支持和“下半部”,成為地方自治組織發揮自治權的重要影響因素。最後,通過資金支持、實施優惠政策等手段,調動非營利組織參與老年護理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專業人才的培養。行政化的養老服務已經難以滿足個性化、人性化、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需求,這也是目前壹些養老機構吸引力不夠的原因之壹。隨著醫療和護理的分工,家庭護理和機構護理的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以滿足老年人不斷提高的護理要求。目前,我國的護理行業仍然關註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不同程度地被忽視了。要提高老年人的護理質量,需要引進壹些專業人員。然而,收入低、社會地位低的現實嚴重制約了護理專業人員進入老年護理行業。
總之,中國傳統的家庭照顧受到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嚴重挑戰。中國未來的養老需要政府、社區、非營利組織、誌願組織和家庭的密切合作,分擔養老責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