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國電影和伊朗電影相比缺什麽?

中國電影和伊朗電影相比缺什麽?

溫暖而脆弱的人性之光——說起幾部伊朗電影,辛博平這幾天壹直在看伊朗電影。不是為了感官刺激,不是為了好奇,而是為了不同於好萊塢式的大投入、大制作、大題材、大場景的異域電影。似乎在展現人類由來已久的事件和情感,讓人在極速時代的背面有恍如隔世的感覺。我仿佛看到了我們的過去,同樣的黃色印象,骯臟的街道,貧窮的村莊,籠罩在陰霾中的城市,底層為生計掙紮的人們。但是,我看到了不壹樣的思維方式,不壹樣的世界和人生。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已經習慣了速度。然而,伊朗電影是反節奏的,甚至是反節奏的。從壹部電影到另壹部,我幾乎看不到劇情的快速進展,矛盾沖突的交織,現代人所期待的緊張刺激。伊朗電影與我們習慣的電影相比,劇情簡單,節奏緩慢,甚至拖沓,畫面單調,重復多。但它有壹種直面當下生存困境的現實,有壹種直達靈魂的力量。厚重的故事之下,是伊朗電影人倔強的身影和柔和的眼神。這裏面有同情嗎?是關註嗎?是痛苦嗎?是同情心嗎?還是人與人之間永恒的糾葛?我不知道,但是我被困住了。按照壹般的邏輯,伊朗壹直處於宗教沖突的敏感地帶,處於世界矛盾的風口浪尖,和平似乎很難得。那麽,它的電影也應該表現戰爭的殘酷和不同政見導致的殺戮,這是令人窒息的宗教禁忌和難民的流離失所。但伊朗電影避開了那些敏感的主題,而是從焦點上掉頭,回歸到人類這個命題上。同樣,伊朗的電影比我們的更徹底。它的鏡頭不是遊移不定,而是壹直在那裏,黃沙彌漫的沙漠,破舊擁擠的生存空間,在沙地裏播種希望的大人,在廢墟裏守望的快樂孩子。在那裏,國家和民族似乎是不存在的,或者是近乎空虛的遙遠記憶。人在受傷哭泣時,國家不在,沒有主義。只有那些沒有辦法哭泣,四處尋求幫助的人,他們的傷痕,他們黑暗的命運。在沒有所謂國家保護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像駱駝壹樣依靠自己的忍耐力,承擔自己的命運,熬過茫茫大漠和未知的人生。而我們的電影,國家無處不在,是審判的眼睛,是把握方向的巨手。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國家是堅強的後盾。即使正義暫時受挫,妳也不用擔心,因為只是時機不對而已。國家會壹直設置重圍,讓壹切邪惡無處可逃。這種快樂的因果思維制約著我們的電影,在主流意識形態的道路上,壹路前行,催人奮進,奏響凱歌。但是,我們總覺得對靈魂的探詢是模糊的,對靈魂的觸摸隔著厚厚的壹層玻璃是遙遠的。然而,現實是無法承受的。那種絕對的因果關系只是我們壹廂情願的預設,或者說是麻醉心靈的烏托邦。對於不了解國家意義的普通人來說,正義只是道德和文字上的安慰,並不呈現在苦難的中心。而伊朗電影,卻打破了民族意義的枷鎖,回到了苦難的中心,給妳看的是普通人血淚的傷口,沒有審判,沒有譴責,甚至沒有安慰。比如《兄弟情》裏,兩個因為喪父而被拐的孩子,就是這麽讓人震驚。但是,在影片中,妳看不到那場的同情。導演要做的就是給妳講壹個故事。在那個孩子的世界裏,壹個孩子的死是無聲的,壹個孩子的淚是孤立的。這是事件的根源。沒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沒有現實的黑暗那麽深刻。最終,壹切都將融入無底的黑暗,包括註定要相遇的兩兄妹,包括他們執著而卑微的希望。比如《有馬鞍的男孩》裏,智障男孩最後被套上馬鞍,戴上馬面具,綁在馬圈裏,像卡夫卡筆下的格雷格?薩姆莎被異化為非人類。妳看不到任何逆轉的可能,因為所有的可能性都被否定了,所有的夢想都破滅了。不是導演冷,現實是我們期待的審判和譴責並沒有出現在那個現場,是在遙遠的劇場,在善良的人們心中。這是藝術的規律,當然有我們關註的制度問題,但對於那些死氣沈沈如塵埃的人來說,制度壓迫遠不如那些毀掉自己生活的惡人讓人記憶深刻。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政治屬於精英,生活屬於人民。我們有理由譴責邪惡的制度,但更應該反思參與建造地獄的人的人性之惡。任何時候,所有的災難都是由那些特定的個人完成的。意大利導演帕索裏尼的電影《所多瑪壹百二十天》曾經給了我強烈的震撼,但我再也不會看了,不是因為我沒有欲望,而是因為我沒有勇氣。在壹棟漂亮的別墅裏,壹群青年男女被集體審判,然後出現了地獄裏的壹幕:赤裸的青年男女圍坐在客廳裏,聽著已經半老的徐娘妓女講述墮落的快感;為壹對臨時指定的男孩女孩舉辦婚禮,然後看他們進行模擬性愛;壹個女孩吞下用指甲包著的狗糧,壹個女孩被迫吞下主人拉出來的大便,等等,讓人覺得恐怖。但是,在被懲罰、被羞辱、被折磨的時候,沒有反抗,沒有抗議,只有令人心寒的服從。當然妳可以說是極權主義的惡,但是我們怎麽看待那些衣冠楚楚的施虐者呢?這壹切都可以歸咎於極權主義嗎?所有的罪都是由壹個被定罪的人犯下的嗎?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說《讀者》和史蒂文改編的小說都是如此天真無邪嗎?達德利導演的同名電影表達了同樣的困惑。面對幾十條生命因文盲而死的漢娜,無論我們提出多少借口,比如納粹非常時期,非常人性,或者忠誠的責任,我們都不能對那些在集中營被燒死的生命說安心。相對而言,我們更喜歡雨果《九三年》中的“反抗者”領袖蘭特納克。危急時刻,他放棄了逃生的希望,而是聽從了“那個母親的哭聲喚醒了他過時的同情心”,從黑暗的隧道回到了火場,又從黑暗中回到了光明,救出了那三個無辜的孩子,最終完成了正常人性的涅槃。看完這些,我相信所有人都不會無動於衷,而是會放棄自己固有的立場,在偉大的人性中壹起淚流滿面。我不是在鼓吹雨果的理論,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但是,人類的個體善良和懺悔,的確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衡量標準,是其走向完善的重要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韓非子的法治並沒有解決人性的根源,因為它只是壹個簡單的手術,用壹把冰冷的刀阻止人性中邪惡的蔓延,並沒有完成從靈魂上的救贖,所以才會產生那麽多的恐懼和焦慮。蘇聯電影大師塔爾夫斯基說,“看來我們的時代正處於壹個完整的歷史周期的最後高潮,在此期間,所有的權力都掌握在‘大法官’領袖和‘傑出人士’手中,他們的動機是將社會改造成壹個更加公正和理性的組織。他們試圖支配群眾的意識,灌輸他們新的意識形態和社會觀念,命令他們改革生活的組織結構,以提高大多數人的福祉。.....這樣,為了追求進步,拯救未來和人類,個人專心於精力充沛的外在活動,卻忘記了所有屬於自己的最具體、最秘密、最根本的東西;因為他被困在眾人的努力中,無法壹下子顧得上自己的職責,導致低估了自己精神本質的意義。於是,個人與社會的沖突變得越來越難以解決。“(雕刻時光)我們不反對表達意識形態的電影,但前提是意識形態只能是人物的背景,而不是電影的導演。概念再正確,也不能剝奪人類的本質意義。在這方面,伊朗電影做得很好。在我看過的電影中,沒有臉譜化的政客和道學家,也沒有在眾生之外的空氣中說教的假先知,而是普通人,他們卑微的存在,沈重的苦難,星光般微弱的希望。所以我喜歡伊朗電影不介入政治選擇和主義之爭的態度。他們很清楚危險。因此,他們將政治和民族滯留在電影中,將更多的註意力放在活著的個人和必要的關懷上。當然,按照喬治的說法?奧威爾的觀點,妳對政治的排斥也是壹種政治態度。這種泛政治論不無道理。關鍵在於我們在藝術上如何處理這種關系,在伊朗電影中,那些苦難的背後當然有制度上的原因,但他們並沒有像我們壹樣把所有的罪惡都歸結於壹個食人社會,更沒有把血淚的程式化控訴。他們挖掘的是人在特定困境中的疑惑與選擇、猶豫與堅持。即使是為了自己的婚姻(天道之色)而要把自己的盲童交給別人的父親,即使是莫名其妙選擇自殺的自殺者(櫻桃的味道),妳可以在道德上質疑,在倫理上譴責,但妳不能把他們當成解決的象征,當成處理政治的背景。他們都是具體的生命,有對他們來說重如泰山的生存困境。那些問題不是似是而非、可有可無的,它們就在眼前,無法回避。在他們認為的漩渦中,人性暴露無疑。自私,不負責任,逃避,懷疑,嫉妒,壓迫,等等,人性的黑暗被放大,潘多拉的盒子隨時被打開。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性被擠壓和傷害的光芒才顯得如此珍貴和溫暖。我們忘不了壹個殘疾撒旦騎在殘疾孩子身上的絕望冷酷,也忘不了壹個父親帶著自己的兒子去陌生地方的令人心碎的殘忍。然而,更令人難忘的是兄弟間濃濃的兄弟情,小男孩對穿著小鞋的妹妹的幸福承諾,以及他們對弱小生命的憐惜。《麻雀之歌》中壹個家庭生活壹點點改善的喜悅和夢想,是所有影片中底層人民的互助和祝福,甚至是鄰居的壹鍋湯,甚至是對病人簡單的問候。雖然微弱,但終究有光;雖然不能完全改變壹切,但畢竟在身邊,是人活著的最後理由。可以說,伊朗的電影人,用他們的作品,在苦難的土地上守護著人性的溫暖之光,並以此照亮在生存的隧道中爬行前進的生命。伊朗電影尤其擅長運用兒童視角。但不是那種透明的童話。它的沈重是現實的,不是來自夢境,而是摸得著的。可以跨越虛無主義的意識形態。在《小鞋》裏,丟了姐姐鞋子的男孩眼裏總是含著淚水。然而,那些眼淚並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救贖之淚,而是生存困境對孩子們夢想的壓迫,是孩子們無法擺脫的孤獨和悲傷。不需要“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之類的廉價教導。在人的生存面前,那些關於救贖的話題顯得有些虛偽。還有在《白氣球》裏,妳不能剝奪渴望小金魚的小女孩的眼淚,因為那是她表達對這個世界的委屈的唯壹方式。對於孩子來說,壹條金魚就是壹個童話世界,壹雙鞋就是壹個美麗的天堂。它們不是虛幻的棉花糖,而是具體而溫暖的生活品。在孩子心中,其意義和價值遠超烏托邦中隱喻的信仰。善於用鏡頭反復表達主題和心理,尤其是長鏡頭的大量使用,幾乎是所有伊朗導演的技巧。穿著小鞋,兩兄妹在巷子深處跑步換鞋。在《天堂的顏色》中,是那個盲人男孩在金色的麥田裏撫摸著麥穗的微笑和行走。《櫻桃味》中,汽車在黃沙中緩緩行駛的鏡頭幾乎達到了我們忍耐的極限。但是導演好像壹點都不重視觀眾的感受,還要壹遍又壹遍的重復。兄妹換鞋的場景不斷重復,盲童在地裏的場景重現,而汽車在高坡上行駛的場景幾乎占了整部電影的三分之壹。是壹種獨特的電影語言,同壹個鏡頭展現了不同時期主角的不同心理和變化。這是壹個有意義、有目的的準備,不僅考驗我們的耐心,也考驗我們的心智。看慣了淺閱讀的人,可能看慣了沖突不斷、高潮叠起的故事,比如武俠小說,比如黑幫電影。但是導演控制的節奏其實是壹種媚俗和妥協。他要的是觀眾的高度緊張和強烈期待。只有這樣,妳才會願意跟隨他的想法,在他預設的因果中完成妳對世界人生的再體驗。不過那種長鏡頭是導演對觀眾的坦誠和尊重,因為只有剪輯過的生活才有那種沖突。我們經歷的人生是那麽的坎坷,路是那麽的不明,路是那麽的絕望。而且長鏡頭的使用可以給觀眾足夠的時間思考和參與。妳可以自己進入角色,與鏡頭背後的故事主人公對話,補充他的前世今生,從而深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受他靈魂深處強烈的糾葛和微妙的變化。和懸疑大師希區柯克壹樣,除了淡化時代背景,伊朗導演似乎也喜歡用深色。充滿沙塵暴的村莊和孤獨的沙漠,甚至城市,都是灰色的,缺乏我們經常看到的奇異的現代感。但這種陰暗的基調真的是故事的魅力所在,因為那些灰色地帶裏埋藏了太多普通人的“被遺忘的存在”。而那些故事本身基本就是背景色,和故事主體相得益彰。憂郁的基調本身不僅僅是壹種對比,更是那些導演的敘事風格或者說講故事的聲音。是影片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從中可以找到壹些故事推進的機會,可以感受到主角們的生活場景和他們沈重的呼吸聲。當然,這種基調的選擇也是對大銀幕電影的挑戰,它訴諸於思考而不是簡單的視覺沖擊。所以只對有效受眾有效。對於以淺娛樂為目標的人來說,大概是壹種折磨,或者說是壹種習慣性思維的洗禮。演員的本色也被伊朗電影深深打動。尤其是在《小鞋》、《天堂的顏色》、《背上有馬鞍的男孩》和《誰帶我回家》中,那些孩子沒有演員的背景,只有質樸的表演,那種不加修飾的質樸是那麽的直入人心。清水出芙蓉,雕琢自然。正是因為不加過濾的原生態表演,讓觀眾生出那種共情。特別喜歡那個穿小鞋的男生,據說是個沒有演戲經驗的男生。但他憂郁的眼神卻永遠定格在了他的內心深處,時不時會擾亂我日漸麻木的神經,讓我感受到壹絲絲的痛苦和壹縷絲的悲傷。正如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所說,“沒有壹種藝術能像電影壹樣超越壹般的感覺,直接觸動我們的情感,深入我們的靈魂”(神燈)。那種彌漫的感覺會提醒妳,對親人的承諾永遠大於世俗的榮耀。這個世界上最感人最溫暖的不是物質的富足和享受,而是珍珠般溫暖卻又脆弱的人性之光。
  • 上一篇:老師應該懲罰遲到的孩子嗎?如何處罰?
  • 下一篇:湖南省中小學幼兒園規劃建設條例(2021修訂)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