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衡山有許多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吸引了歷代各類人物,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沈澱,猶如壹座人文與山水文化和諧統壹的巨大公園。1982年,衡山作為我國著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經國務院批準,以湖南衡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8月1日,南嶽恒山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概況
衡山又名南嶽,是中國五大名山之壹,位於湖南省衡山縣。因為氣候條件比其他四山好,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森林和竹子,壹年四季都是綠色的;奇花異草,無時不香,自然風光秀麗,故有“南嶽獨”之美譽。阿清詩人魏源在《衡越頌》中說:“恒山走,岱山立,華山立,嵩山臥,南嶽獨飛。”這是對衡山的褒獎。
結構
結構為“天上七十二芙蓉”,衡山由包括長沙嶽麓山和衡陽顏回峰在內的七十二座巍峨山峰組成。南嶽第壹峰在顏回峰,衡陽市中心的南大門。從“天下南嶽第壹峰”出發,沿蒸湘北路向北行駛壹個多小時,便可看到數十座蓮花般婀娜多姿的山峰,才進入南嶽景區。如果人們乘坐京廣鐵路的火車,他們將在衡山站下車,並轉乘公共汽車。只有15km的距離,他們可以欣賞南嶽的風景。
宗教
南嶽也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山周圍數百裏,有200多座廟、廟、廟、廟。南嶽廟,位於南嶽古鎮,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古建築群,占地9800多平方米,模仿北京紫禁城的形狀,共分九列。大廟坐北朝南,四周是紅墻和高聳的角樓。首建山泉繞墻流。寺內東側有八座道觀,西側有八座佛寺,以示南嶽佛道平等共存。南越寺規模宏大,建築精美,結構完整,布局縝密,是壹座具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瑰寶。在南嶽古鎮,還有壹座古老的佛教寺廟——朱升寺。它位於鎮東大街,與恒山山外的南臺寺、福巖寺、上峰寺、梁青寺並稱南嶽六大佛教叢林。相傳大禹治水時曾來過這裏,並在此建立了寒宮供奉舜帝。清康熙年間,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並改名為朱升寺。現在寺廟四周都是青翠的古樹,香煙繚繞,木魚和鐘聲不絕於耳,還有很多佛教人物和雕像。有興趣的也可以進去和法師聊聊,嘗嘗南嶽有名的素餐。其他如劉廣寺、湘南寺、丹霞寺、鐵佛寺、方廣寺、川源寺、皇庭觀等都是明代以前的古寺。雖然規模不同,但也有各自的利益。
恒山也是道教名山。漢武帝封安徽霍山為南嶽,隋文帝封衡山為南嶽。道教稱其為第三窟,其嶽神叫司天王。山中七十二峰,以祝融、秭歸、芙蓉、尤氏、天竺為五峰,祝融為冠。還有黃關婷,據說是晉代的魏天壇。上清宮是晉代道士徐靈棋的修行之地。江鎮寺,原名白雲寺,是唐代司馬成鎮的寺院。九真寺西有白雲先生(司馬成鎮)的藥石。五代道士聶士道也曾在此修行。
山地植物
南嶽的美在於沒有山,沒有樹。流動的群山和茂密的森林四季常青,就像壹個巨大的自然公園。森林裏有很多深樹,光聽樹的名字就夠感人了:雲南松、東北紅豆杉、伯樂樹、銀鵲樹、香果、白好、古銅色常綠的香樟、神奇的梭羅、火紅的楓林、古老的藤蔓。據統計,南嶽有1700多種植物。這是幾十代人的血汗結晶,很多都是稀有珍貴的。相傳福嚴寺的銀杏是六朝慧思禪師受戒的,樹齡至少有1400年,三個成年人無法圍聚。佛經館後的廣玉蘭已有400至500年的歷史,每年春天仍會盛開,香氣飄滿山。古松在半山亭是壹個300歲到400歲的小弟弟!上峰寺後的原始森林裏,很多樹已經老態龍鐘,彎腰駝背,長滿青苔,卻看不到線條。乍看之下,他們神情尷尬,頭冠不齊,盤根錯節,相互依偎,就像壹群衣衫襤褸的老人在寒冷中,相擁取暖,讓人心生憐惜而不贊嘆清秀儒雅。然而,在這個高山風口,他們千百年來緊緊相擁,妳幫我。有的甚至同根同源,血脈相連,不僅出類拔萃,而且情意綿綿。
如果南嶽只是這些樹美麗的顏色,不足以在世界名山中引起如此多的關註。這種美只是它的外在美,節目中的“獨特”才是它更深遠的內涵。人們把南嶽的勝景概括為“南嶽八絕”,即“祝融峰之高、藏廟之美、方廣寺之深、幽鏡臺、水簾洞之奇、大禹古碑、南嶽廟英雄、會仙橋之險”。正是因為“南嶽八絕”的出色表現,才贏得了“五絕”的當之無愧的美譽。
朱榮峰
山頂的祝融峰海拔1,300.2米。由於煙雲的烘托,山峰的重疊,構成了“祝融拔地而起,輕煙中不見”的雄姿。登上它,可以看到北面的洞庭湖雲霧繚繞,若隱若現,南面群峰羅列,如障,東面的湘江如玉帶,西面的雪峰山峰巒盡收眼底。
登衡山,便是登祝融。古人雲:“不去祝融,不知其高也。”唐代文學家韓愈說:“祝融自地而起,欲見之。”這兩句詩,既描寫了祝融峰的雄偉壯麗,也描寫了衡山的美麗。傳說祝融峰是祝融的休憩之地。祝融是神話中的火神。自從燧人氏發明了取火,朱融就壹直保存著火。山頂上有祝融寺,建於明朝。在祝融峰的西面,有壹個觀月臺。在萬裏無雲的夜晚,妳可以在這裏賞月,美景盡收眼底。山頂還有壹個太陽觀景臺,是觀賞日出奇觀的好地方。
藏經閣
山中的佛經堂掩映在山谷深處,參天古樹環繞,綠樹掩映,鳥語春流,唱唱對答,展現出無限生機與靜謐的逃避。
方廣寺
方廣寺有美麗的林泉與山色,環境幽靜幽深。參觀者在這壹點上壹定要有“深”的感覺,所以前人說“光知道方的深淺是不夠的”。
會仙橋
站在會仙橋上,可以看到奇珍異寶,金光閃閃,碧波湧動,還可以看到祝融峰邊上的壹塊巨石,宛如壹只烏龜,人稱“聖甲蟲朝聖”。大橋之險可謂壹絕,真是險峰中的無限風光。
水簾洞
山下水簾洞,瀑布如瀉,影高懸。宋代畢天寫了壹首關於水簾洞的詩,獻給它的美:“洞門千尺掛飛流,玉珠寒秋噴;古今不知誰得,綠蘿與月鉤。”可見其風光非比尋常。
煙和雲
衡山的煙雲堪比黃山。遊客在山上,突然雲升起。轉眼間,清晰可見的山峰被壹團團煙霧覆蓋,漸漸消失。遊客自己也覺得如騰雲駕霧,只覺得縷縷青煙和白氣在胸前擺動,從指縫間流過。似乎可以伸手去拿,卻什麽也抓不到。突然,壹陣微風吹過。風壹過,天空由灰轉白,由濁轉清,濃霧消散,遠處的山峰又清晰可辨。
山區特征
恒山雄偉壯觀,綿延數百公裏,號稱有72座山峰,其中以祝融、天竺、芙蓉、子蓋、石崩最為著名。祝融峰是恒山的最高峰,海拔1300.2米。南嶽四絕是:“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佛寺之美,水簾洞之奇。”
山寺
山上有許多寺廟,著名的有福佑巖寺、南臺寺、經堂和方廣寺。福巖寺是壹座規模較大的寺廟,被稱為“南山第壹古寺”。寺廟右側有壹棵銀杏樹,樹齡1400,樹幹粗壯,枝葉繁茂。南臺寺建於六朝,到現在已經1400多年了。日本佛教徒曹洞宗視南臺寺為祖籍地。佛經大廳因明太祖將《大藏經》的副本存放於此而得名。四周青山環繞,古樹參天,風景秀麗。附近有搖錢樹、樹根、樹枝等珍稀樹木,也有雲春亭、梳妝臺、釣魚臺等古跡。“經殿秀”是南嶽四大奇觀之壹。方廣寺位於南嶽群峰之間,古木參天,流水潺潺,幽雅幽深,故有“方廣寺之深”之稱。
不過南嶽最大的寺廟是衡山腳下的南嶽廟。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占地9.85萬平方米,也是南方最好的寺廟之壹。南越寺建於唐代。歷代都有改建擴建,規模不斷擴大。現存的建築是清代重建的。全寺共有9個入口,包括正殿、寢殿、禦書屋、蟠龍閣等建築。正殿高22米,莊嚴雄偉。寺內有72根石柱,象征恒山72峰。在大殿的中央,有壹個名為“南嶽趙天”的神聖皇帝,即祝融之神。南越寺以其完整的整體布局而聞名。
衡山旅遊交通指南
衡陽方向:
火車站下車後,乘坐1路公交車到終點站(即汽車西站)。有很多公交車可以去南嶽,全程45公裏。如果是三四個人,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打車去南嶽(砍價)。
衡山縣(火車站)方向:
火車站到南嶽有大巴,大概十分鐘。全程18km。
其他:
株洲、湘潭、永州、耒陽等地有湘雲客車經過南嶽,在107國道邊的衡山牌坊下車即可。
旅遊路線:北京-長沙-南嶽衡山(韶山-花明樓-張家界)。
旅遊交通:北京乘坐火車(或航班)t 1-長沙乘坐大巴-南嶽衡山。
最佳旅行時間
恒山春天多雨,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壹年中有近七個月山被雲霧籠罩。恒山上有“三層天”,從山麓到玉板橋壹層,玉板橋到半山亭壹層,半山亭到祝融峰壹層。溫度越高,溫度越低。此外,當妳在陰天爬恒山時,妳會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
衡山的最佳旅遊季節是夏末秋初,此時天氣涼爽,植被仍很豐富,景色優美。當然,65438年2月至次年2月初,可以欣賞到著名的衡山雪景。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衡山有著南方其他地方所沒有的霧景。恒山春天多雨,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壹年中有近七個月山被雲霧籠罩。恒山上有“三層天”,從山麓到玉板橋壹層,玉板橋到半山亭壹層,半山亭到祝融峰壹層。溫度越高,溫度越低。此外,當妳在陰天爬恒山時,妳會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
衡山的最佳旅遊季節是夏末秋初,此時天氣涼爽,植被依然豐茂,景色秀麗。當然,65438年2月至次年2月初,可以欣賞到著名的衡山雪景。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衡山有著南方其他地方所沒有的霧景。
衡山門票價格
衡山:81元
南嶽廟也收40元,水簾洞景區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