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黃岡師範學院簡介黃岡師範學院位於湖北省黃岡市,是壹所涵蓋理、工、農、經、文、法、教育、管理、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的省屬全日制多學科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我校前身是黃州府師範學校,創建於1905。1937更名為湖北省黃岡農村師範學校,1950年3月更名為湖北省黃岡師範學校。1960秋更名為湖北省黃岡師範學院;1977秋,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黃岡分校;並於1978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黃岡師範學院。1988被評為首屆“全國先進師範院校”;1995年9月,經原國家教委、湖北省政府批準,原黃岡教育學院並入黃岡師範學院。1999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命名為“黃岡師範學院”。
我們學校坐落在長江之濱的歷史文化古城?黃州是黃岡唯壹的本科院校,人口730多萬。學校地處湖北省東部,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革命傳統光榮。畢?李時珍、黃侃、熊十力、、聞壹多、胡風、李四光、廢名等歷史文化名人,董、陳潭秋、李先念、王樹聲、等革命先輩,都誕生在這片土地上;聞名遐邇的“將軍縣”、“教授縣”、“記者縣”、“醫生街”,構成了黃岡市這片沃土上燦爛的人文歷史景觀。黃岡師範學院是鄂東這片人才寶庫中培養教育人才的搖籃。
學校由朱明山、銀盤山、南湖三個校區組成,現有校園面積1252.68畝,校舍面積32.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3.42億元。普通全日制學生12407,成人教育學生1567。在職教師585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23人,博士、碩士115人(博士9人,碩士157人),外教18人。學校擁有多個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語音室、視聽室和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7708臺(套、件),總價值4652.9萬元;校外實踐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137個;目前,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7417000冊,電子圖書403000冊,紙質中外文期刊1605種,電子期刊近11000種。圖書館館藏資源豐富,基本能滿足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和科研的需要。
學校現設有文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政法系、經貿與社會學系、大學英語教學部、數學系、物理與電子技術系、化學系、生物系、體育系、教育技術系、計算機系等13個教學學院(系)。有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新聞學、英語、日語、美術學、藝術設計、音樂學、音樂表演、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與行政、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化學、制藥工程、生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體育與教育學。壹些專業學科特色鮮明。美術學、音樂學是教育部定點教改試點學科,漢語言文學是湖北省高校的品牌專業,中國古代文學是湖北省重點學科。學校還擁有多項省級先進教研室、精品課程和優質課程。
學校高度重視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設有“十項基金”(現代教學改革專項基金、教材專著建設專項基金、教學科研成果專項基金、學術研究專項基金、新世紀人才培養專項基金、國際交流專項基金、優秀學生專項基金、咨詢專家教授專項基金、為校爭光專項基金、學生活動基金)資助教學和學術研究。2001至2003年,學校承擔科研項目182項,其中省部級5項,局級91項。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7項。* * *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76部;發表學術論文2480篇,其中24篇被SCI和EI收錄;發表繪畫等創作作品432篇。我校在中國古代文學、鄂東革命史、外語遠程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同類院校中有壹定影響。
學校積極開展教育、科技、文化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亞洲的普林斯頓友好組織、美國的馬拉Po學院、澳大利亞的紐卡斯爾大學、南昆士蘭大學、英國海外誌願服務社、日本海外協力機構、澳大利亞東亞事務服務局、加拿大新喀裏多尼亞學院、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等10多所國外大學或教育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學校聘請了80多位外國專家學者授課、講學,有10多名外教常年工作在教學壹線;先後有50多名教師到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德國、日本、挪威及港澳地區訪問、講學、學習。在與外國大學聯合辦學、互派訪問學者和互派留學生方面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學校註重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努力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近年來,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我們團隊每年都獲得全國壹等獎。2000年,我們還和清華大學分享了網易杯(清華大學獲得了本科生網易杯,我們學校獲得了專科學生網易杯)。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外語教學大賽和口語大賽、藝術歌曲大賽、體育比賽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生的科研和創作成果豐富。近三年來,學生發表科研及創意成果2000余項(件)。我們的畢業生以紮實的基礎、突出的專業、務實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每年都有壹些畢業生誌願支援西部。歷屆畢業生中,有的已成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著名學者、知名專家、成功企業家。許多學生畢業後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絕大多數畢業生成為農村基礎教育戰線的骨幹力量。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的發展歷程,可以總結出我們辦學的基本經驗如下:1 .堅持師範教育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基礎教育培養知識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教師;二是積極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堅持外延發展和內涵發展並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三是堅持實事求是,壹切從實際出發,努力工作,勤儉建校,努力實現學校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四、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做到認識到位、投入到位、管理到位,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穩中有升。此外,學校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積極進行機構調整、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教學科研管理和後勤社會化改革,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進步。近五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湖北省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高校兩課教學先進單位”、“湖北省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湖北省高校成人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學校”、湖北省“楚天杯”文明創建活動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