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在委托代理關系下,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不壹致會帶來壹系列的代理問題。企業利用會計操縱和扭曲會計信息來維護和擴大自身利益。在當前的經濟社會中,企業管理者對個人利益的追求驅使他們向會計人員施加壓力;或者由於會計人員自身的原因,會計人員違反現行會計法規,在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給社會帶來損失。這種會計人員沒有履行社會責任,給社會帶來損失的可能性,就是會計風險。損失是由信息使用者使用錯誤信息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是會計風險的表現。法律監管機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有罪不罰的現象導致企業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同時,適應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運行需要的會計管理體制尚未形成。企業是社會各方利益的連接點:投資者從中獲得投資回報,管理者從中獲得薪酬,政府從中獲得稅收。在許多情況下,各方的利益有時會發生沖突。投資者和管理者更多的是從個人角度考慮企業的微觀利益,而政府是從全社會角度考慮實現國內資源優化配置的宏觀利益。微觀利益和宏觀利益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誘發了會計風險的發生。二者偏差越大,會計風險越大。社會審計監督、會計咨詢和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功能不全。會計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以及會計法律法規對會計人員保護的缺失,增加了會計風險。目前我國企業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企業負責人操縱會計人員的勞動用工權,導致會計人員難以自覺控制風險。再加上會計法律法規缺乏對會計人員控制風險的保障,會計人員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會計職業道德亟待提高。目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還難以承擔其相應崗位的風險抵禦能力。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職業應遵守的行為準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薄弱增加了企業的會計風險。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大多數會計人員知識老化,專業技能遠遠落後於會計實踐的發展,這也使得會計人員在不經意間增加了會計風險。控制和引導管理者行為的對策;企業行為與企業管理者密切相關。經理人才市場的存在對經營者的行為起到了很大的約束作用,形成了競爭機制。相反,在利益的驅動下,為了擴大經營業績,經營者為了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會擅自變更會計信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修訂後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在總則第四條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從現實情況看,企業和單位粉飾會計報表、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表外做賬、私設小金庫等行為,大多與單位負責人(經營者)有關,其目的無非是績效考核、偷稅漏稅、融資和私欲。所以明確了單位負責人是會計責任主體,也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經營者只有認識到自己的法律責任,才能正確認識會計信息質量在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強化監督機制,建立和完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企業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完善包括:內部控制制度,如會計和財務不相容崗位的分離和制約;關於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決策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相互監督程序的規定;財產檢查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是有序會計行為的基礎,是產生真實、可靠、可信的會計信息的基本條件。因此,建立壹個標準、科學、規範,內容客觀真實,反應迅速及時,符合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運行需要的會計信息管理體系是壹項重要內容。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首先是加強會計人員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二是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要做好在職會計人員的後續教育,幫助他們更新會計知識,以適應日益增長的崗位需求。會計信息來源於會計,是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的基礎工作。會計人員只有以真實的經濟業務為核算對象,嚴格遵循統壹的會計原則和會計制度,選擇壹致的會計政策和方法進行核算,按照規範的要求披露會計信息,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和可信。嚴格的會計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加強會計人員的法制教育,嚴把會計人員的資格和職業道德關,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必要保證。修訂後的新《會計法》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告、貪汙、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除上述人員外,因違法違規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要求之明確,措施之嚴格,前所未有。構建完善的具體會計準則體系近年來,財政部針對現行會計制度中的各種相關重要問題,開始制定具體會計準則,並陸續頒布,非常必要和及時。具體會計準則的制定應以會計報表項目為核心,重點規範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計價、記錄和披露的相關方法和程序,確保同壹業務、特殊業務乃至特殊行業的報表準確反映。具體準則的制定可以為會計信息的處理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比如可以規範企業合並、債務重組、資產重組的問題,定期合理推進合並價差,長期投資核算方法的選擇更加合理,投資收益的會計處理更加恰當。只有這樣,披露會計信息才能有法可依。加強會計法制化,嚴肅法紀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企業應強化法律意識,提高執行《會計法》的自覺性。壹方面,要加大《會計法》的宣傳力度,改變壹些領導認為學習《會計法》是領導和從事會計工作人員的事,與非會計人員無關的錯誤思想。另壹方面,對違反會計法,故意虛報利潤的領導幹部、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要依法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必要時予以懲處。新《會計法》關於法律責任的規定比修改前詳細、具體得多。對違反哪條、承擔什麽法律責任、如何處罰的規定非常明確,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從根本上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以上是邊肖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的知識已經有了大概的了解。如果您不幸遇到壹些復雜的法律問題,請登錄網站進行法律咨詢。我們有很多專業的律師可以為妳服務。除此之外,我們還支持在線選擇指定地區的律師,我們也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