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眾多市民提出的疑問,記者這兩天走訪了多家家居賣場,發現強制性的家具說明書難覓蹤影。市民購買家具時,無法得知環境質量指標和有毒物質含量。在采訪中,有家具廠家甚至聲稱:“現在的家具沒有甲醛不超標的,只有超標和不超標的區別。”
自從裝修了三年,就壹直住在外面。
房子是用來住的,但在孫女士看來,房子已經成了花錢買的罪。昨日下午2時30分,記者陪同孫女士來到她閑置了3年的“新房子”。門壹開,壹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記者慌忙捂住鼻子。“都三年了,氣味還是那麽大。真的沒辦法。”孫女士介紹,2006年底,為了方便孫女就近上學,她花了幾十萬元買了這套64平方米的二手房。結果裝修後住了兩三天,她和孫女都出現了嗓子疼,咳嗽的癥狀。她趕緊搬出新家,在外面租了個房間暫住。
“在過去的三年裏,我用盡了所有的伎倆。第壹年,每天都來通風。第二年,白天關好門窗,下午來通風。第三年,連續跑了兩家檢測機構,花了幾千塊錢。每天勞動都很費力,但屋子裏的刺激性氣味壹點也沒有減少。”孫女士起初以為罪魁禍首是整套新家具,但基本都是經過機構鑒定合格的。然後,孫女士重點看了門和門框。她取下門板,送去做破壞性測試。木材檢測結果依然顯示甲醛沒有超標。這次孫女士沒搬,現在只剩下墻和地板。"看來我們不得不繼續使用排除法來確定汙染源."
三類家具成為投訴焦點。
像孫女士這樣被“毒家具”逼出家門的市民不在少數。總結多位市民的不同經歷,記者發現,書桌、電腦桌、床類家具、防盜門等兒童家具成為“有毒家具”投訴的三大焦點。
市民程女士來電話說,兒子6歲時,她花了3800元買了壹套兒童家具,包括上下鋪、小桌椅和電腦桌。“當時為了避免有毒家具對孩子的影響,特意選了全實木家具,沒想到還是出事了。”程女士說,家具買回後,壹直有壹股強烈的刺鼻氣味。不到壹周,6歲的兒子出現惡心、頭暈等癥狀,隨後全身出現紅斑等癥狀。對此,檢測機構專家表示,由於兒童對體質敏感,對有毒物質反應最快、最強,兒童家具中的甲醛往往容易被發現。
李女士的經歷和孫女士很像。買了防盜門後也是氣味嚴重,最後換了鐵門。對此,檢測機構專家表示,目前絕大多數防盜門使用的都是復合板,簡單的用多層板粘貼而成。工藝中使用的粘合劑含有多種有毒物質。不經過特殊處理,甲醛壹般都會超標。
另外,還有很多人打電話投訴雙人床和床頭櫃。宋先生說,因為不良反應太嚴重,他幹脆把新買的雙人床床頭拆下來扔了,配套的床頭櫃也扔了。
半年後退回“有毒”家具。
“妳看,我不是‘四壁之家’。”昨天,記者壹敲開市民郝先生的門,他就急匆匆地把記者拽進了主臥。只見裏面的地板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包袱,壹張席夢思床墊、壹臺電視、壹臺空氣凈化器就是這個房間的全部“家當”,木質家具壹件都看不到。接著,郝先生向記者介紹了他的經歷。去年9月,郝先生在家具城買了衣櫃、床等5件松木家具。剛放在主臥沒幾天,郝先生夫婦就覺得房間裏刺鼻的氣味讓他們喘不過氣來。郝先生去找商家理論,商家說家具雖然有味道,但肯定合格。有人建議郝先生先掛壹段時間。郝先生認為,勉強在家住了壹個月後,他和妻子出現了流鼻涕、心慌等癥狀。為了身體好,他們幹脆搬到了親戚家,連春節都不敢在家呆著。
今年3月,郝先生夫婦搬回新房,卻發現房間裏的異味壹直沒有緩解。兩人只好找空氣檢測公司,檢測結果是甲醛超標1.5倍,而沒有家具的次臥甲醛含量合格。經過多次交涉,郝先生終於在今年5月份將這套家具推走,並被迫承擔了1500元的“折舊費”。“妳說這套有毒的家具讓我不敢在新房子裏呆半年。商家不僅不賠償我的損失,還要求我貶值。這真的很不公平。”郝先生這樣說。
第二次退貨不敢買家具。
新家不能沒有家具吧?再買家具,郝先生更是精打細算。聞氣味,看產品合格證...壹個多月後,郝先生從重慶南路壹家家具店選了橡木家具,價值7500元。“我覺得是純實木家具,店裏掛著壹排排影印的質量合格證。肯定沒問題,結果卻成了汙染源。”今年6月底,郝先生把新家具搬進了自己的房子。沒過多久,房間裏又聞到刺鼻的味道。經懂行的朋友檢驗,這套實木家具是板木結合,很多部位都貼有木板和外皮,裏面含有大量膠水。郝先生夫婦又開始過敏了。無奈之下,郝先生花了壹個月時間,賠了300元,終於又把新家具退了回來。“妳說我還敢買木制家具嗎?我準備打包壹批鐵家具,放在我房間裏。”郝先生無奈地說。
10個月在與醛的戰鬥中。
"因為除了甲醛,我可以用任何東西."郝先生多次表示,普通消費者反復與商家協商退貨確實很麻煩,所以在很長壹段時間裏,他試圖通過自主的方式消除汙染。郝先生先是從陽臺上拿出壹個空氣凈化器,然後從箱子裏翻出三瓶甲醛清除劑,地上還有壹大箱除甲醛的保護劑。“這個凈化器是我買了第壹批家具之後加的。當時花了6000塊,指望著它能吸附去除甲醛。結果半年後房子裏的甲醛含量還是超標。這三瓶甲醛清除劑不僅花了我五六百塊錢,我和老婆花了壹個多星期就在家裏塗了這些清除劑,就像上班壹樣,壹天工作8個小時,結果還是不行。這盒甲醛防護劑被打在了地板上。前段時間買了之後,我和老婆天天抹地板,怕又是壹個汙染源。”郝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對抗甲醛的戰鬥持續了10個月。現在,壹家人都精疲力盡了。“怎樣才能消除甲醛汙染?”我們真的沒辦法。"
據市場調查,家具規格已成為業內“傳奇”。
對於家具產品有毒物質超標的問題,國家早有行業規範,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行業規範收效甚微。據記者了解,早在2004年,國家質檢總局就頒布了《家具使用說明》強制性標準。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商家在銷售家具時,必須向消費者提供詳細的說明,並在說明中明確標明家具產品的環保指標、原材料數據、有毒物質含量等。
如果這個行業標準能實現,那麽家具有毒無毒,妳看說明書就清楚了。然而,記者走訪多家家具銷售市場發現,《家具使用說明書》的使用情況極為悲觀,幾乎成了壹個行業的“傳說”。
商家直言“沒有不超標的”
日前,記者來到壹家家居賣場。在商店壹樓,記者走進壹家地板店,壹股刺鼻的味道撲面而來。該店銷售人員說:“我這裏賣的都是木地板,都是環保產品。”但是當記者問為什麽這裏的地板都有刺鼻的氣味時,銷售人員先是聲稱都是木頭的原味,然後幹脆直言不諱地說:“妳去我們這裏的地板店,哪個地板甲醛不超標,就沒有不超標的。”商家聲稱,這些甲醛主要用於木材防腐,甲醛易揮發,只要幹燥壹段時間,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隨後,記者走訪了家居賣場的多家地板店,沒有壹家出示所售地板的質檢報告或其他相關文件。
質檢復印件進市場通行證?
在壹家家居賣場,記者看到了家具商家的“掛羊頭賣狗肉”。在該店壹樓東端的壹家知名家具品牌店外,有明顯的“環保家具”等宣傳標識。進店後,記者向商家索要相關質檢報告。起初,家具廠家拿出壹整套宣傳冊,向記者展示家具廠的環境和先進程度。在記者的再三催促下,他終於拿出了壹份復印件,上面模糊的字跡顯示該家具品牌通過了環保檢測。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規定,每套家具都要配有說明書。壹張紙能代替嗎?對此,商家的所有家具都有使用說明,但記者看到商家提供的說明時,發現家具中並沒有有毒物質含量的數據。
市莊潔協會檢測中心的壹位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在他多年的工作經驗中,很少有市民來進行家具檢測,大多數人在得知檢測維權困難後都會“望而卻步”。更讓他無奈的是,“我幾乎沒見過有市民拿著家具說明書去檢測。雖然是國家強制規定,但實際情況是壹張手冊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