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孩子犯錯
說起孩子的錯誤,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孩子根本不會聽自己的話,用極端的方法阻止孩子犯錯。畢竟孩子因為還小,做錯事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長介入的時候,要分清輕重緩急。如果不會造成危險,就讓他們自由探索吧。
如果看到孩子做錯了,會馬上訓斥,制止。這種情況很容易影響孩子的獨立性。在成長期,孩子犯錯是正常的。父母不需要過分追求完美,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自由成長。
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緒。
看到孩子做錯了事,很多家長往往會勃然大怒,甚至不斷訓斥孩子,很難保持平和的心態。其實家長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以平和的狀態與孩子溝通。
了解孩子為什麽會這樣,聽聽孩子的想法,了解事情的起因。永遠不要僅僅通過斥責和否認來攻擊孩子。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但是可以從父母的情緒中感受到不被喜歡。
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看到嚇唬的效果,家長往往每次都嘗試。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聽話。但是在這種教育下,孩子心裏會沒有安全感。所以父母要關註孩子,而不是總要求孩子聽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家長經常陪孩子玩遊戲,看書等。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孩子感受到父母壹直在關註自己,更加發自內心地信任父母,能夠感知到來自父母的力量,從而積極應對未知。
這種恐嚇式的教育,無疑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讓孩子受到創傷。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恐嚇式的教育還是有壹定效果的,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在孩子的心裏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甚至可能伴隨他們壹生。
恐嚇教育的弊端不僅在於這壹點,還在於其他幾點。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它們。
恐嚇教育的弊端
孩子沒有安全感。
相信很多人之前都接觸過很多這樣的孩子。小的喜歡整天呆在家裏,不願意和孩子出去玩,也不敢出門。為什麽會這樣?
原因是父母經常告訴孩子不能輕易出門亂跑,否則會被壞人帶走,所以孩子會變得非常害怕,不敢輕易出門。
久而久之,孩子的精神陰影很可能會伴隨很久。這種教育會導致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無論做什麽,無論和誰交流,都沒有安全感。
很容易對孩子產生錯誤的想法。
小時候父母壹般都會教孩子說:“妳不聽,我就讓警察叔叔來把妳帶走。”在這種情況下,目的是讓孩子聽話。
但是這樣的做法很容易在孩子心裏種下壹顆不好的種子,甚至會讓孩子覺得警察、醫生等職業不好,覺得這些神聖的職業是專門針對孩子的,容易對孩子造成壹種錯誤的認知。
這樣教育孩子,時間長了,孩子真的遇到什麽事,需要找警察和醫生幫忙,可能根本不敢去,很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孩子會對父母失去信任。
絕大多數情況下,家長這種“威脅教育”其實是騙人的,這些所謂的“事實”並不存在,或者被誇大了。
這樣教育孩子,那時候孩子還小,不知道那是假的。時間長了,孩子長大了,就會知道父母在欺騙自己,就會對父母說的話變得不信任。
當父母真的想把知識傳授給孩子時,孩子會覺得不可信。
總之,威脅教育說到底弊大於利,那麽這種“威脅教育”的行為應該如何糾正呢?在這裏,父母雙方都需要註意。
如何糾正威脅性教育,家長應該這樣做。
不要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威脅和指責他們。
有時候孩子做了壹些讓我們很煩的事情,我們壹定要靜下心來,多陪陪他們,幫他們想清楚原因。本來孩子做錯事就很不安。這個時候,如果受到恐嚇,孩子會更容易受到傷害。
向孩子們傳遞積極的信息
父母應該用積極的承諾代替壹些對孩子的消極威脅,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同時可以給孩子壹些緩沖時間,不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同時也能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職業觀念,引導孩子對社會有正確的認識。
我覺得家長嚇唬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也會誤導孩子心中警察的形象。面對危險時,他們會選擇逃避面對警察,從而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孩子小的時候是壹個探索的過程。
警察的存在是為了人們的安全,而不是為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