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姜夔舟行七言絕句賞析

姜夔舟行七言絕句賞析

姜夔在上船途中寫的幾首七言絕句。

姜夔主要以詞著稱,與周邦彥、辛棄疾並稱為南宋最有影響的三位詞人。他的詞以其清高的風格和特色,在周、辛的詞中獨樹壹幟,自成壹家。他的詩也因其簡單和險峻而美麗。當時的蕭德造、楊萬裏、範成大等。詩壇上有名的詩人都非常欣賞他的詩。他的七言絕句特別受歡迎。陳《芝齋註》雲:“石虎範智能尤愛其詩。楊承齋亦愛之,贊其歲,除其舟行,以為有切雲縫月之妙思,敲金鑲玉之怪音。”俗話說“五歲除舟必行十事”,也就是他的十首詩“石湖歸苕溪夜”。以下是這十首歌的第壹首、第三首和第七首:

細草穿,武宮煙冷。

沒人見梅花竹子,連夜吹香過石橋。

黃帽子傳呼睡不著,扔壹桿薄激流冰。

區分舊的停泊在江南岸和船尾的春風。

李澤大雁影影,玉峰疊雲護衣。

長橋春寒料峭,唯有詩人歸家。

作者壹輩子沒當過官,過著流浪漢的生活,以詩歌為工具,到處旅遊,到處吃飯,遊走於江湖。宋孝宗惜春十三年(1186),作者在湖南結識了32歲的蕭德藻。蕭非常欣賞他的詩,他的妻子是他哥哥的女兒,和他壹起住在太湖附近的湖州(今浙江)。從此,1989年,筆者居湖州,遊蘇州、杭州等地,於宗紹熙第二年(1191)冬遊蘇州範成大,壹個月後歸來。這組詩是在這次旅行回家的路上寫的。詩中的“石湖”在蘇州西南,範成大的別墅就在這裏。苕溪是湖州的別稱。第壹首詩是關於壹艘船離開石湖。第壹句演繹了詩中的“除夜”二字。“細草穿沙”“雪未消”是江南冬春的景象。第二句中的“吳宮”泛指蘇州風光。離開岸邊後,回望岸邊,景色籠罩在夜色和寒煙中,船壹直在水面上行進,壹望無際。這句話裏有壹絲告別的意味。詩的後兩句說的是岸上的梅花,卻不見梅花。此次訪石湖,作者寫了《暗香》和《瘦影》兩首詠梅詞。暗香中有兩句:“惟奇花疏竹外,香寒入瑤席”。劉熙載在《易、詞、曲略》中稱“之詞,韻味十足,冷香無窮”,可以用來評論這兩句話,甚至這首詩的後兩句。詞中“花散竹外”是看得見的花,而詩中“竹中梅花”是更耐人想象的花,而“壹夜吹香過石橋”這句話則以香傳影,其韻味比“香寒入瑤宴”這句話更“無窮”。

《黃帽子傳呼》這首歌講的是我在船上的所見所感。“黃帽子”指的是船夫。這首詩的前兩句表明,小船整夜在水上航行,伴隨著船夫的叫喊聲和扔桿撐船的聲音以及令人興奮的冰流。最後兩句,字裏行間流露感情,用“春風”二字透露出除夕已過冬去春來的感覺,用“老泊”“客燈”透露出在這條水道上徘徊許久的感覺。兩句話包含了蘇軾《淮中早發》詩中“此生向江湖舊人,淮中十往來默默數”的哀愁。《李澤無邊》詩第壹句中的“李澤”是吳淞江的古名,在這組詩的第五句中,有“回吳淞作客”的句子;第二句中的“長橋”是江蘇吳江虹橋的別稱。這座橋有72個洞。詩的前兩句寫的是雲煙中江面上壹望無際的山峰景色,而作者在寒夜獨舟歸來,置身於這幽靜寒冷之地的孤獨感也已溢於言表,由此引出下面兩句:“長橋春寒寂寞,唯有詩人歸家。”除了夜晚,壹月是家人團聚的時候,而在雪後的寒夜,長橋上看不到車馬的痕跡,長橋下也看不到舟楫。只有作者的小船融入了這孤獨的畫面。讀這首詩會讓妳想起柳宗元的詩《江雪》:“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壹只小船,壹件竹鬥篷,壹個老人在冰冷的河面上釣魚——雪。”兩首詩寫的情境不同,兩首詩所呈現的清幽冷境,讓人感覺心靈得到凈化,塵埃氣息壹掃而空。

在這次乘船旅行中,作者還寫了壹首名為《穿越彩虹》的詩:

自制新詞的韻腳最迷人,小紅唱我吸。

曲終人散,路過松陵路,回望煙波十四橋。

詩題中的“垂虹”是前壹首詩中的“長橋”;詩中“松陵”是吳江縣的別稱,吳淞河也叫松陵河。在範成大石湖山莊期間,作者自編自導了兩首曲子《暗香》和《瘦影》,篇章和諧,深受範成大贊賞。離開石湖時,範送給藝妓小紅壹件禮物。這首詩是和小紅同舟共濟回湖州途中的壹個場景寫的。

唐宋時詞可唱,姜夔精通音律。他的詞集中有十三首自導自演的歌曲。《自造新詞之韻最迷人》詩第壹句中的“新詞”,是指其自創的包括上述《暗香》、《疏影》在內的音樂;“最迷人的韻腳”這個詞,表達了它的自我欣賞和自負。沈祥龍《詞論》對“嬌”字的解釋是:“嬌如出水芙蓉,婉約可人。”第二句“小紅唱低吟我吹笛子”,直接講故事,寫得平平淡淡。當時在船上唱歌的場景和笛聲在紙上重現,讓人想看到它瀟灑浪漫的壹面。第三句,他們在唱歌吹笛子的時候,沈浸在音樂世界裏。他們不知道他們在船上,船在移動。宋末才知道船已“過松陵路”。隨著那壹句“回望煙浪十四橋”,我在橋多霧濃的水鄉留下了無盡的感慨,歌聲和笛聲仿佛還在這美麗的吳淞河上回蕩。

作者還寫了另外兩個郭德清七大奇跡,可能是在從湖州到杭州的路上寫的。以下是兩首歌中的第二首:

溪上美人看客船,船上客思長。

橋東的煙漸漸飄遠了,我還是有點難過。

這首詩描寫了乘船旅行途中壹個充滿生活感悟的小場景,“美人”的心事和“旅人”的思念都藏在其中。詩中第壹句的“溪”應該是指東苕溪;第二句中的“旅行者”應該是作者自己的參照物。“美人”和“旅人”互不相識;美女的“看”和旅行者的“想”也應該是獨立的。但美女看到的是“客輪”,而旅人是在“船”裏,兩者之間有壹條線把他們連接起來。美女可以是少女,她的“看船”不過是在休閑消遣中看著;更有可能是壹個* * *,它的“觀舟”是盼望遠行的丈夫歸來,“望江口,誤把幾個人當船”(劉采春用中文唱《喪》)。旅行者的“悠閑思考”可以是旅途無聊,自己漫無目的地遊蕩;更有可能是看到美女看客船引發了思鄉之情,想到家裏的老婆也是“望妝樓,思念幾回,知了天上的船”(柳永《巴生贛州》中文)。詩中第三句“煙離橋東飄”,寫的是客輪漸行漸遠,過橋東。這條因偶然經過美女所在的地方而連接船上旅人的線,已經消失在煙霧中。然而在詩的結尾,那句“我還是有點難過”又把這壹行連接了起來,讓這首詩回味無窮。句子中的“仍見”二字,說明美女還站在原地,旅行者的思緒又回到了他所見的原地。此時因為《炊煙漸行漸遠》,枯樹邊上的小美人的美好形象在作者的腦海裏已經化為抽象的感情,所以用“愁”這個詞來指代他。這種“煩惱”既是對遠方美人思念的煩惱,也是壹個旅人的煩惱,即作者壹生的遊歷和江湖漂泊。作者曾在《居湖詩》中自稱“壹生最懂江湖”。從以上絕句中,我們可以多方面領略他的“江湖味”。這些詩都是在蘇杭的船行中寫的,詩中所寫的風景也能領略江南的風光之美。

  • 上一篇:建行信用卡怎麽樣?
  • 下一篇:程序字符串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