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充滿了夏天的色彩,秋天樹葉在移動。”初秋時節,夏日的暑氣漸消,寒意漸露,我再次來到浦東中心中學初中部,與老師們分享教師專業發展的話題。
我先從教師的教育素養說起,從“教師在專業發展中應該具備哪三種意識?為什麽要有這三個意識?怎麽才能有這三種感官?”交流分享三個方面。
首先,教師專業發展要有三種意識:敬畏意識、規則意識、發展意識。
(壹)敬畏感
敬畏,顧名思義,指的是對人和事物的敬佩和敬畏之情。壹個人必須有敬畏之心。
所謂敬畏,是指人類在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面前的壹種尊重和敬畏。敬畏是人類對事物的壹種態度。這裏的“敬”是指尊重和禮貌,也是指認真做事。“怕”既有尊重的意思,也有害怕的意思。敬畏是對壹切事物的壹種神聖態度。
有了這種態度,人就會懂得警惕和自省,自覺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言行。懷著敬畏之心,還能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二)規則意識
規則就是運營和運營規律所遵循的規則。壹般來說,是指由群眾制定的,經代表認可或統壹制定並通過的,由團體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法規和章程。
規則意識是壹種發自內心的以規則作為自己行動準則的意識。是壹個人人性、良知、道德、信仰的具體體現。比如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社會公德、交通規則、遊戲規則的意識。
作為教師,不僅要有強烈的規則意識,還要有遵守規則的欲望和習慣。更重要的是,要把遵守規則變成自己的內在需求。
有了這三點,我們才能“慎獨”,進入真正的自由狀態,進入“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意識的發展
?發展是事物進步和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事物在數量和質量上不斷更新。發展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漸進發展階段和質變階段。
有發展意識的教師,其專業發展壹般會經歷三個階段:站在講臺上——站在講臺上——站好講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從合格教師成長為骨幹教師,再到名師或專家,從普通到優秀,從優秀到優秀,從自信到自信再到成就感。
其次,為什麽要有這三個意識?
壹位校長曾經說過:“壹個學校的發展,不是靠最尖端最完善的設施,也不是靠最豪華最漂亮的校園,而是靠合格的教師;壹所學校的高度,歸根結底是由這所學校所有教師的道德高度和知識水平決定的。師德有多高尚,學校就有多高尚;有多麽淵博的知識,就有多麽淵博的教育。”是的,學校的發展取決於教師的素質。
我們來回顧壹下國家對師範院校畢業生“踐行壹學三”的具體要求:踐行師德,學會教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看行業用人單位的第壹需求:素質好,能力強,起步快,後勁足,發展順利。
要做到“百看不厭”,不僅要用眼睛看別人,也要看自己,要時刻看藏在自己身體裏的靈魂。當妳批判世界的時候,也要批判自己。
沒有規則,方圓。
老師要真正遵守自己應該遵守的規則,遵守自己給學生定下的規則。我們不喜歡上課不守紀律的學生:小動作,吃飯,寫不完作業,不認真聽講,不遵守紀律...
當規則落到自己頭上的時候,也要有強烈的規則意識。因為教育是育人的事業,我們的壹言壹行處處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所以我們要做學生人生成長的引路人。
如果妳沒有職業規則意識,整天遲到早退,發呆,甚至上班時間追劇,吃瓜子,打遊戲。妳怎麽能問學生呢?
學為人師,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規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