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己對法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理解。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己對法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理解。

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制定法律236部,行政法規690余部,地方性法規8600余部。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部門法為主體,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層次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客觀地說,與世界上任何壹個國家相比,在短短30多年的時間裏,無論是從立法的數量還是質量來看,中國的立法成就都是無可比擬的。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果,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裏程碑。對於在新的起點上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有效保障憲法法律實施,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從人民法院的工作來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義,也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和執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應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經驗總結為指導和指引。

吳邦國委員長從堅持中國生產力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堅持社會主義法制統壹五個方面總結了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經驗。我認為,要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的司法職能,必須以這些經驗為指導和準則。

堅持中國* *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正確的指導思想是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前提,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工作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使人民法院工作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捍衛者的神聖職責;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客觀要求,這就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必須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於2005年、2009年出臺了1999、2005年三個司法改革方案,實施了119司法改革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民主法制建設的根本宗旨,這就要求人民法院必須堅持司法為民,以滿足人民司法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堅持社會主義法制統壹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人民法院維護法律權威,堅持法律適用的統壹。

人民法院要切實履行審判職能,保證憲法和法律的正確實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吳邦國委員長強調,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總體上解決了有法可依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遵守法律、嚴格執法和起訴違法者的問題更加突出和緊迫,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和各方面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重要的執法部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對人民法院實現自身科學發展、服務科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總結幾十年人民司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把“服務大局、服務人民司法”確立為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題,進壹步明確了司法與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關系,深化了對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人民性的認識;在對“人民內部矛盾時期”進行全面深入的社會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為充分發揮審判工作在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中的作用,提出“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原則,強化和諧司法理念,更好地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壹;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司法保障,提出“主動司法”理念,深化人民司法職能認識,拓寬人民法院工作視野;在全面加強法院幹部隊伍建設、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過程中,提出“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進壹步提升人民法官的精神境界,明確廣大法官的價值追求。

今後,人民法院要更多地采取司法為民措施,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司法服務,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感受到社會主義法制的溫暖和優越性。

具體來說,人民法院要堅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壹切審判和執行都要依法進行;要做到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並重,嚴格控制事實、證據、程序和法律適用;要兼顧案件質量和效率,創新和加強審判管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審判效率。只有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司法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反腐倡廉建設,提高法官的政治和業務素質,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水平,使法官樹立公正廉潔、為民服務的價值觀,才能確保嚴格依法辦案和各項法律的正確實施。

人民法院要立足審判實踐,通過民主、科學制定司法解釋,推動我國法制不斷完善。

多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根據1981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和司法工作的需要,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大量司法解釋。這些司法解釋成為各級人民法院裁判各類案件的重要依據,為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提供了司法實踐經驗。當前,我國正處於深刻變革的歷史進程中,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新情況、新問題。

我國法律體系雖已大體形成,但本身並不完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修改和完善。在此過程中,人民法院應更加註重完善司法解釋,堅持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推進司法解釋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首先,人民法院要做好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始終與立法機關保持高度壹致,嚴格執行司法解釋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制度,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壹、尊嚴和權威;其次,要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加強司法解釋的管理和協調,努力提高司法解釋的質量;再次,人民法院要加強科學管理,確保裁判的統壹性,嚴格規範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推進量刑制度改革,促進量刑的公平正義;最後,要及時清理司法解釋,出臺指導性案例,更好地維護法律的統壹適用。

  • 上一篇:江蘇
  • 下一篇:南京關於2023年南京海關事業單位招聘33名工作人員的公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