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組織完成了全市信用鎮、信用合作社的評選申報和A級信用企業信息的收集、公示和認定工作。
2.組織完成了襄陽市“金融信用市州”和“金融信用縣(市)區”2011的申報工作。襄陽市實現了連續9年保持“湖北金融信用城市”稱號的目標,所轄7個縣(市)經省政府考核全部為“湖北金融信用縣市”,並在第20XX屆中國武漢金博會上獲得獎牌。
3.密切關註金融生態建設和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的信息反映。編輯襄陽金融生態公報19有27條信息。被武漢分行《金融生態調研·基層工作動態·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金融生態簡報》采納XX次,被湖北分行《金融生態簡報》采納4次,得到湖北省副省長趙斌、襄陽市副市長傅振邦1肯定批示。
4.繼續實施湖北省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十二五”規劃綱要。實施分行安排的20XX年上半年農村金融全覆蓋進度調查統計。與2010年末相比,全市新增縣及縣以下金融機構網點11個,非銀行網點3個,達到381個。與2010年末相比,縣級存貸比上升了0.84個百分點,達到43.48%,平均每村轉移電話數為3.87個。atm鄉鎮覆蓋率94.34%,pos鄉鎮覆蓋率92.68%。全市召開農村支付結算示範區建設,信息匯報得到了湖北省副省長趙斌、襄陽市副市長傅振邦的肯定。
5.對全市XX縣金融發展和金融服務情況進行了調查,為全市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和落實全覆蓋指標尋找突破口。
6.開展了全市融資性擔保公司調查。同時在全市融資擔保工作會議上做了交流發言,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
7.協助分行編寫《湖北省金融生態十周年》稿件。20XX 165438+10月27日,該書在20XX中國武漢金博會首發。
8.對全市金融生態進行了十年總結和回顧。按照分公司的要求,我們完成了兩部金融生態“信用”主題宣傳片的拍攝任務,並全部獲獎。我市提交的襄陽金融飛躍獲三等獎,在第20XX屆中國武漢金博會上展出。另壹部宣傳片《誠實的布迪鄉》也獲得了優秀獎。
9、啟動全市金融生態建設十年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活動。通過總結表彰活動,進壹步宣傳和總結了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建設工作,展示了信用環境和金融生態建設的魅力。
10,積極做好金融生態的日常監測。依托金融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充分發揮“指揮棒”和“晴雨表”作用,為各級黨政領導、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受眾提供全市金融生態環境信息。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生態環境監測排名全省第壹。
11.安排專人參與分行金融生態辦公室和市金融辦的工作。專人參與了第20XX屆武漢金博會金融生態建設展板設計、金融支持靳東新區建設研討會宣傳片及宣傳資料編寫、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考核辦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五個壹”工程起草、金融生態十年回顧稿編寫等工作。 為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和襄陽市金融辦相關工作的開展做出了壹定的貢獻。
我們的主要實踐和經驗是:
壹是領導重視和推動金融生態建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年初召開市長辦公會議,確定了全年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目標和思路,要求持續開展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打造“信用高地”。要把金融生態環境作為政府工程,將評價結果納入縣(市)區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著力解決貸款發放環境中的突出問題。創建目標要求全市7個經省政府考核的縣(市)繼續保持金融信用縣、市、區水平,襄陽力爭連續第九次進入金融信用市縣行列。隨著“四個襄陽”建設目標的提出,人民銀行中心支行代表政府起草了《關於充分利用金融功能支持“四個襄陽”建設促進省級副中心城市跨越式發展的工作意見》(湘銀發[2011]141號),進壹步明確了要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轉型。在繼續開展維護金融秩序、維護金融債權、金融服務全覆蓋、創建金融信用市縣區等傳統工作的基礎上,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將逐步轉向更加有利於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鼓勵金融機構設立分支機構、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擴大信貸投入、促進同業公平競爭的體制機制建設。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更能體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要求,適應省級副中心城市和“四個襄陽”跨越式發展的要求。
在隨後召開的季度金融聯席會議和金融形勢分析會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專門抽出時間出席會議,發表重要講話,宣傳和強調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引起全市各級政府、部門、銀行和企業對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截至目前,市政府已組織召開了四次金融聯席會議和多次調研座談會。主管金融的市長每次都親自主持會議,別必雄市長出席會議,為金融部門加油打氣,解決問題。市政府金融辦專門開辟場地,單獨辦公,為全市金融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協調服務。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瑞平年初提出用“三大金融板塊”助推“四個襄陽”,對襄陽金融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進壹步強調了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對全市經濟工作的重要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進壹步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別必雄市長多次強調要強化信用意識,建設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地方政府和企業要重視信用,讓信用成為財富的知識。
第二,支持經濟發展,促進金融生態建設。
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有助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支持經濟發展是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初衷。
今年以來,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襄陽中支積極組織協調各項信貸簽約活動。20XX年3月,我市在XX市舉行金融支持向陽縣經濟發展啟動儀式,組織市縣兩級金融機構簽訂銀行、政府、園區、企業合作協議235.5億元。在XX縣召開縣域經濟發展金融支持會和銀企對接會,組織銀企簽署合作協議,達成意向授信30.7億元。同時,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跟蹤服務我市超億元項目444個、超億元項目XXX4個,要求逐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上半年,我市金融機構支持我市重點項目74個,授信金額182438+05億元。10年6月30日,“襄陽銀行去宜城”活動成功舉辦。通過參觀、座談,全市16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人進壹步增強了對XX市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認識,增強了擴大信貸投入、支持全市縣域經濟發展的信心。
二是各金融機構、縣市區也采取分批、分層次舉辦小型銀企簽約會、座談會、項目對接會等措施,致力於搭建多種形式的銀企對接平臺,創新銀企協調機制,創新信貸融資產品,加強銀企戰略合作,增強銀企應對危機的信心,助推經濟走出低谷,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例如,農村信用社與老河口、棗陽、南漳、谷城4個縣市簽訂3年戰略合作協議,直接對接實體項目290個,授信總額330億元。湖北銀行舉辦企業家沙龍和企業家俱樂部成立活動,向5家企業發放信貸215萬元。交通銀行通過走訪國家發改委、海關等政府機構和各大產業園區,對接簽約企業30余家,金額超過6543.8+0億元。通過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進壹步加強了銀企關系,加深了了解,為加大信貸投入奠定了基礎。7月23日,XX縣舉辦支持“飛地經濟”的銀企對接會——“余家湖保康工業園銀企對接會”。在襄陽俞家湖工業園區,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及相關經濟主管部門與入園的19家企業負責人參加了對接洽談活動,並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銀行機構積極解答企業融資需求,當場初步達成授信意向5.2億元。
從今年1-1期間的信貸投放情況來看,全市金融部門按照國家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全力抓項目、爭規模、早投放,扭轉了貸款增速長期低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的格局,取得了與當地應對金融危機、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和“四個襄陽”戰略要求相適應的較高貸款增速。截至10年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000.5億元,壹舉跨越千億元大關,增速和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襄陽金融業連年盈利,充分體現了國家和省對襄陽這個信用優良的省內副中心城市的優惠信貸支持。
第三,深化四大信用工程建設,提高金融生態建設水平。
A級信用企業培育和穩步推進成效顯著。我們主要通過分批、分層舉辦小型銀企簽約會、座談會、項目對接會等形式,邀請各類企業參與這些活動,提高企業對信用培育的認識。金融機構積極跟進客戶,為貸款企業客戶和潛在企業客戶提供增信服務,幫助企業分析自身信用缺失的原因,建立和完善自身制度,擴大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企業的信用水平,為獲得信貸支持創造條件。截至20XX年三季度末,全市A級及以上信用企業2638家,比上年末(1.982)增加656家,增長33.1%。第三方信用評級參與人數達到284人,占去年底(355人)的80%。
信用鄉鎮建設增加了新的內容。組織協調全市大力推進“十二五”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將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相關指標納入信用鄉鎮考核指標體系,組織縣(市)穩步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開展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監督檢查,推進縣(市)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繼續支持農業銀行在全市三農貸款中創建“誠信鎮、誠信村、誠信戶”。今年從2011到20XX年我們表彰了市縣兩級的“誠信鎮、誠信村、誠信戶”。通過走訪和頒獎表彰活動,進壹步展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效果,引導全市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向縱深發展。
信用社區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市信用社數量逐年增加,基本達到每個縣市兩個示範社區。獲得貸款和扶持的下崗失業人員和再就業人員明顯增加,貸款效應開始顯現,體現了信用社的建立與財政資助項目的有機結合。
信用區建設取得全面豐收。襄陽連續9年獲得“金融信用市州”稱號,省政府參評的7個縣(市)全部獲得“金融信用縣(市)區”稱號,實現了信用區建設的全面豐收。
20XX年初,我市上報了全市“信用鎮”、“信用社”建設情況,下發了《關於2011年度“信用鎮”、“信用社”評比的通知》(襄陽政辦發[20XX]34號),通報了襄州區78個街道辦事處,由市政府統壹表彰。
第四,突破金融生態的宣傳,提升金融生態建設的口碑。
我們將指定專人負責《襄陽金融生態簡報》的編寫工作,收集整理反映全市金融生態建設的好做法、工作成果,報送各分行金融生態辦公室,發送各分行領導及政府相關部門,將簡報放在全市網站上,全年編輯《襄陽金融生態簡報》19期,整理撰寫各類信息27條,有效宣傳了全市。襄陽報送的金融生態信息被分行金融生態辦公室金融生態簡報采用4次,分行網站金融生態專欄采用XX篇。積極完成分行交辦的其他調研任務,提出合理化建議,較好地反映了我市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工作情況。其中,“襄陽市啟動農村支付結算全覆蓋示範區建設活動”得到了湖北省政府副省長趙斌、襄陽市政府副市長傅振邦的積極批示。XX市《金融‘春風’惠農惠農——XX市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措施成效顯著》已經省政府金融辦領導批準。
五、農村金融服務“十二五”全覆蓋工作穩步推進。
20XX年,我市啟動農村支付結算服務全覆蓋示範區建設,在谷城石花鎮召開推進全市農村支付結算服務全覆蓋現場會,得到了湖北省副省長趙斌的肯定。同時,為實現我市金融機構覆蓋向縣及縣以下有效突破,開展了在全市XX縣(鎮)增設金融機構網點的可行性研究,為全市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尋求突破。到20XX年6月底,全市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已初見成效。與2010年末相比,全市村鎮銀行金融機構網點數量增加11個,達到381個,縣域貸存比網點數量增加0.84個,達到43.48%,平均每個村擁有3.87部轉賬電話,鄉鎮atm覆蓋率96.34%。
新的壹年,我行襄陽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將緊跟分行金融生態辦工作步伐,抓好各項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積極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協調推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五個壹”工程實施,為“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創建營造更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壹、全行檔案工作基本情況:
長期以來,我行緊緊圍繞上級行檔案工作的安排部署,市分行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國家檔案工作法律法規和總行檔案工作規章制度,堅持檔案集中統壹管理原則,不斷加大全行檔案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檔案工作管理水平。 科學保管各類檔案,將檔案管理與業務發展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檔案資源的利用價值。 今年,結合我院檔案工作的現狀,特別是xx嚴重影響我院檔案工作的實際,我們確立了“年年有進步,三年壹大步,力爭在xx我院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考核中達到壹流水平”的工作目標。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壹)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加強檔案工作的組織建設。
壹是明確部門,落實責任。綜合管理部負責全行檔案的日常工作管理和年度目標考核,研究解決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向行領導匯報。二是配備精幹高效、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專職檔案人員,確保檔案工作正常持續開展。三是梳理檔案管理體制,制定檔案工作發展規劃。近年來,檔案管理的方法和制度隨著業務的發展不斷修訂和完善。為確保檔案工作跟上業務發展的需要,我們及時梳理了相關管理制度、方法和操作流程,確保檔案管理與業務發展的有效結合。上半年,根據上級行的總體安排和我行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檔案管理三年目標計劃,確立了“年年有進步,三年壹大步,力爭在xx年我行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考核中達到壹級標準”的工作目標。四是日常檢查監督。我們定期檢查監督全行的檔案工作和檔案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第五,加強檔案公開。通過各分行、各部門組織員工了解、學習、熟悉檔案管理的相關規定,提高員工的檔案法制意識,在全行形成良好的檔案工作環境。
(二)加強檔案規範化管理,努力提高檔案管理質量。
壹是初步建立了完善的檔案管理體系。按照集中統壹管理的原則,對所轄業務檔案實行集中統壹管理。銀行的企業客戶信用檔案、個人客戶信用檔案、文件、財務會計、科技、特殊載體檔案等。基本實現了集中管理;二是規範操作流程,強化管理制度。在各類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借閱利用、鑒定銷毀等方面嚴格遵守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檔案收集充分、檔案交接手續完備、檔案整理規範、檔案內容完整、檔案管理期限劃分準確,做到交接有程序、借閱有審批、歸還有記錄、鑒定銷毀有證據。三是重視整檔建設。我們正在逐步建立壹個完整和標準化的卷。四、做好檔案統計工作,確保檔案統計報表及時、準確、完整。
(三)堅持“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檔案安全工作。
自始至終,我們把檔案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壹是重視檔案單位的安全管理檢查。檔案工作者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檔案實體的安全性,看是否有水浸、黴變、粘連、字跡褪色、字跡不清、蟲蛀、鼠咬等現象。,並做好檢查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從而保證檔案實體的安全。第二,重視檔案庫房設施的硬件建設。今年,根據檔案工作的需要,增加了壹臺微機,並計劃按照檔案管理的標準建設壹個檔案庫房和壹個配有監控和錄像設備的借閱室。然而,由於地震,這些工作未能按計劃進行。三是註重日常安全檢查。檔案員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倉庫防護設施的運行情況,確保配備的設施正常運行;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庫房環境,測量記錄溫濕度變化,定期投放驅蟲藥,定期檢查照明情況,定期檢查防火防盜,確保庫房溫濕度適宜,清潔衛生,檔案無蟲蛀、無黴變。
四。加強檔案管理系統應用,努力提高全行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壹、重視文件系統錄入工作。根據上級行的工作安排,我們按時完成了文件檔案的錄入工作,企業信用檔案和個人信用檔案的錄入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二是重視檔案管理制度建設。根據總行的統壹部署,我們積極推廣各種檔案管理系統。第三,重視檔案管理系統的應用。除了檔案工作者熟練掌握和運用檔案系統的功能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系統完成監測分析、監督歸檔、保管和利用等工作。並按規定及時向全行開放所有系統的客戶端,準確合法地建立用戶,設置權限,滿足遠程在線訪問的需求。
第壹,有促進戰略合作和支持經濟發展的想法。
4月,該局局長鄧智毅帶領21家省屬金融機構赴襄陽召開湖北銀行業支持“四個襄陽”建設工作會議,省局與襄陽市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在省局的支持下,加快了XX區域金融服務中心的建設。20XX年引入漢口、興業兩家銀行,浦發、平安、廣發等銀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各銀行為襄陽制定了業務創新試點、信貸審批綠色通道、貸款額度優先分配等優惠政策,有力支持了襄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範瑞平對襄陽分行關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專題匯報作出批示和肯定。
二是實施惠農工程,農村金融服務有特色。
根據銀監會“三大工程”和省局“三覆蓋壹提升”要求,我市銀行業實施“六個全覆蓋”工程,得到了省局鄧智毅局長的肯定。壹是5家農信社轉制為農商行,占總覆蓋目標的71%。二是成立了4家村鎮銀行,占總覆蓋目標的67%。三是配置了4823部轉移電話,覆蓋了全市1928個電話銀行已鋪設電信線路的行政村。四是襄陽金融網絡向縣域全覆蓋延伸,實現了金融網絡的縣域聯通。第五,中小企業俱樂部成員覆蓋所有縣。今年,俱樂部成員的人數增加到了2000人。六是縣域信用主體信用評價全覆蓋,目前覆蓋率已達86.5%。11年末,所轄縣域貸款余額432.8億元,同比增長28.1%;縣域存貸比達到45.7%,比去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
第三,堅持創新驅動,服務有亮點的小微企業。
20XX年,制定了《襄陽銀行業關於進壹步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工作意見》並報請政府轉發,精心組織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月”、“百千萬”等活動,引導銀行業創新推出肖偉企業信用貸款等20項新產品,滿足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網絡部堅持建設襄陽金融網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俱樂部的典型經驗被省局表彰大會推薦,榮獲全省最佳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俱樂部稱號。6月末11,全市小微企業貸款新增93億元,增幅41.96%,高於同期全部貸款增幅21.27個百分點,實現了“兩個不低於”的目標。
四、狠抓制度落實,案件風險防控措施落實。
堅持把防控保險案件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實際,制定了20XX年案防工作意見,召開了全市案防工作專題會議,組織各行各業壹把手簽訂了案防承諾書,采取了“八個壹”的案防工作措施,即層層召開案防動員會議,層層簽訂案防責任承諾書, 組織了壹次案防專題教育培訓,每月開展壹次案防突擊調查,每季度開展壹次案防調查,每排推出壹個專題牌子。
五、加強監管監察,做實貸款五級分類。
堅持將真實貸款五級分類作為20XX年重點監管工作,及時出臺工作意見,召開推進會,組織對8家銀行貸款五級分類情況進行現場檢查,發現並督促整改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貸後管理不到位、貸款風險分類管理體系不完善等五大問題,顯著增強了貸款風險分類意識,提高了分類工作質量,形成了《真實貸款風險分類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報告。
六是夯實監管基礎,提升數據質量管理。
堅持以數據質量競賽為載體,召開兩次“提高數據質量”動員會和現場會,兩次下發通知文件,不定期編發數據質量競賽簡報,通報情況、交流經驗、分析問題,加強統計數據報送質量監管。開展兩家村鎮銀行統計現場檢查,督促銀行機構夯實基礎,提高統計數據報送質量。
七、創新工作模式,治理不規範管理。
堅持以“誠信責任文化建設年”為主線,把專項治理的六項任務與提升銀行服務水平、保護金融消費者整體權益聯系起來。通過采取廣泛動員、自查整改、現場檢查、明察暗訪等措施,督促銀行認真落實銀監會“七條禁令”,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和效益先得社會的價值文化。今年以來,全市銀行業收費全面清理,實現了公開透明。* * *清理不合理收費8291筆、765.29萬元,8家網點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優質文明規範服務示範網點。
八、嚴守風險底線,清理規範平臺貸款。
加強溝通協調、多方聯動、風險排查和重點推進,有效控制轄內平臺貸款數量,有效整改現有平臺貸款,有效落實貸款新政。165438+10月末,轄內平臺貸款14筆,比2010筆少4筆;平臺貸款余額74.4億元,有效抵押擔保73.22億元,占比91.17%。二級公路貸款符合債務分解、按季付息、每年至少還本壹次的監管要求。
九、堅持共建* * *推動監管文化建設深入開展。
圍繞以“責任、敬業、成就感”為核心理念的監督文化建設與實踐,舉辦“推進監督文化與廉政文化共建研討會”,提煉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學審慎、務實高效、和諧包容、勇於擔當、忠誠老實”的監督文化理念和“廉潔公正、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廉政文化理念。省廳紀委書記批示對廉政文化建設試點工作予以肯定。
十、深化創新創先爭優,以實效加強黨的建設。
以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動力,結合實際制定了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意見,采取“五位壹體”新舉措,加強黨務、規範政務、優化服務、拓展業務、協調事務,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不斷把創先爭優活動引向深入。20XX年,全轄區獲得省級以上榮譽9項,創先爭優工作得到省局肯定,經驗在省表彰會上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