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克裏米亞事件的歷史淵源

克裏米亞事件的歷史淵源

過去幾年來,克裏米亞的動蕩嚴重威脅了烏克蘭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影響了烏俄關系的順利發展,是困擾烏克蘭的難題之壹。在此期間,烏克蘭政府壹直在尋求解決克裏米亞問題的途徑,但收效並不大。克裏米亞的分離主義愈演愈烈。1995年3月,為加強對克裏米亞的控制,防止“前蘇聯許多動蕩地區發生的事情”,烏克蘭中央政府相繼廢除克裏米亞憲法,撤銷克裏米亞總統編制,並下令將克裏米亞自治政府置於烏克蘭中央政府直接領導之下。克裏米亞局勢再次引起國際社會的關註。[1]克裏米亞半島位於烏克蘭南部,瀕臨黑海和亞速海。是前蘇聯通往歐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克裏米亞曾是俄羅斯的領土。1783並入俄羅斯領土,在1954之前壹直受俄羅斯管轄。1954年2月,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並300周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將克裏米亞劃歸烏克蘭管轄。1991蘇聯解體時,克裏米亞作為自治共和國加入烏克蘭,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俄羅斯壹直對此憂心忡忡。

俄羅斯前議會於1992年5月26日單方面通過了關於廢除1954號二月決議的決定,並於1993年5月9日通過了關於收復克裏米亞重要海軍基地城市塞瓦斯托波爾的法令。烏克蘭總統、議會和政府都指責俄羅斯議會幹涉烏克蘭內政;已經重申克裏米亞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俄羅斯雖然不方便透露烏克蘭的領土主張,但也不願意放棄對克裏米亞的控制。俄羅斯議會中壹些人在第壹時間向克裏米亞提出領土要求,對俄羅斯總統和政府的立場造成壹定影響。

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劃分談判中,俄羅斯壹直堅持讓俄羅斯海軍單獨駐紮在克裏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俄羅斯對克裏米亞的態度得到了克裏米亞分離主義團體的回應。他們依靠俄羅斯議會的支持,與烏克蘭中央政府競爭,各自為政,這讓烏克蘭中央政府很為難。

克裏米亞是以俄羅斯人為主的多民族地區。回歸俄羅斯的分裂主義團體活躍,對烏克蘭的民族政策敏感,這是克裏米亞政治動蕩的癥結所在。在克裏米亞的人口構成中,俄羅斯人占壹半以上,烏克蘭人是少數民族。所以俄羅斯的文化影響壹直是占優勢的。大多數居民只說俄語,聽俄語廣播,看俄語電視,只有7% ~ 9%的克裏米亞人看基輔電視。克裏米亞出版的俄羅斯報紙和雜誌比烏克蘭報紙和雜誌多20倍。烏克蘭獨立後,烏克蘭民族主義勢力壹度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並提出了壹些激進的民族主義思想。克裏米亞的俄羅斯人對此憂心忡忡,尤其是當烏克蘭政府決定烏克蘭語為國語時,大多數不會說烏克蘭語的俄羅斯人在學習、晉升和就業方面受到限制,俄羅斯人感到受到歧視,認為這是烏克蘭領導人的“民族主義”表現。

1994中期的民意調查顯示,克裏米亞大部分居民(57%)對烏克蘭領導人的“民族主義政策”不滿。克裏米亞居民對烏克蘭領導人的不滿,在克裏米亞親俄派別的鼓動下,演變成回歸俄羅斯或獨立的趨勢,分離主義運動愈演愈烈。1992年,克裏米亞議會通過了獨立法令和克裏米亞憲法。之後,在烏克蘭議會、總統和政府的壓力下,克羅地亞做出讓步,1993年,克裏米亞俄羅斯人提出脫離烏克蘭的問題。1994 65438+10月,親俄代表梅什科夫打著獨立、回歸俄羅斯、抵制“烏克蘭化”的旗號當選克裏米亞首任總統,奉行與烏克蘭中央政府抗衡的政策。

此外,1944年,被斯大林政府以“與希特勒占領者勾結”的罪名強制遷移到其他地方的克裏米亞韃靼人,在烏克蘭獨立後大批返回克裏米亞。目前約有20萬韃靼人分散在克裏米亞周邊的自建房中,這無疑是造成克裏米亞社會進壹步動蕩的隱患。同時,他們與俄羅斯人的深刻矛盾使這壹地區的民族關系變得復雜。

克裏米亞領導層矛盾加劇,政治機構無法正常運轉。四年來,克裏米亞換了五屆政府,沒有壹屆政府能真正開展治理半島的工作。尤其是6月1994+10月梅·斯科夫成為克裏米亞總統後,總統的權力不斷加強,引起克裏米亞議會的不滿,雙方矛盾激化。去年9月,總統和議會在任命行政領導人的問題上出現分歧。為了遏制總統權力,議會修改了《克裏米亞政府法》,將克羅地亞政府權力置於議會領導之下。總統認為議會行動是政變,指責議會受黑社會操縱,宣布解散議會,成立憲法委員會。後來因為克裏米亞議會得到烏克蘭議會支持,克裏米亞總統衛隊倒向議會,梅什科夫落選。事實上,議會已經把總統束之高閣了。

今年5438年6月+10月,梅什科夫卷土重來,繼續反對議會,指責議會是黑社會犯罪集團的幫兇,阻止他治理克裏米亞,導致半島經濟再次惡化,並再次承諾克裏米亞居民實行雙重國籍和盧布區,希望選民支持他重新掌權。經濟和生活環境的持續惡化是克裏米亞局勢動蕩的直接原因。由於克裏米亞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其經濟生活和生活狀況高度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這是克裏米亞經濟的壹大特點。

克裏米亞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軍工、旅遊和農業。

(1)軍事工業。克裏米亞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條件優越,深水港眾多。這裏曾是前蘇聯的軍用造船基地。克裏米亞的蘇可、費奧多西亞、塞瓦斯托波爾等地有大型造船廠,辛菲羅波爾有無線電廠。

據統計,克裏米亞幾乎壹半的居民從事軍用造船業。這壹行業專業化和壹體化生產水平非常高,近70%的配套產品來自俄羅斯聯邦和前蘇聯其他國家。蘇聯解體後,軍工生產萎縮,這些企業陷入困境。此外,壹體化生產的經濟體制被打破,新的經濟關系無法及時建立,這對克裏米亞經濟是致命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和克裏米亞領導人未能拿出有效的經濟過渡方案,導致克裏米亞經濟連年下滑。

從65438年到0994年,克裏米亞的工業生產減少了27%。1995 1和2月,工業生產下降30.1%,超過烏克蘭14.1%的全國下降水平,島內76.2%的工業企業減產。

②旅遊。克裏米亞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它是著名的療養和旅遊勝地。

旅遊業曾是克裏米亞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壹,克裏米亞每月財政收入的35%由旅遊業提供。為了發展這壹地區的旅遊業,前蘇聯的參與國每年都對克裏米亞進行大量投資,其中俄羅斯的投資占總投資的45%,烏克蘭占30%,其他參與國占25%。經過多年的建設,克裏米亞的旅遊服務設施齊全,所建的酒店和餐廳可同時接待數百萬遊客。

烏克蘭獨立後,經濟困難,克裏米亞財政投入銳減,烏克蘭政局不穩,經濟惡化,嚴重影響了旅遊業的發展。據烏克蘭方面報道,1993年來克裏米亞度假的人數比兩年前減少了10倍,1994年只接待了往年遊客的1/4。

③農業。克裏米亞的農業生產分為兩部分,壹部分是為當地居民和遊客生產食品,另壹部分是生產出口產品。

例如,蘇聯時期,克裏米亞每年向饑餓者出售30%的葡萄、40%的葡萄制品和37%的其他水果和罐頭食品,上述產品分別有17%、20%和20%出售給烏克蘭。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克裏米亞的經濟具有很強的依賴性,是蘇聯壹體化經濟體系的產物,獨立生存能力很弱,難以承受蘇聯解體帶來的巨大沖擊。

目前,克裏米亞農業正在急劇萎縮,生產的糧食只能滿足克裏米亞城市居民30-35%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達到烏克蘭最低水平。隨著生產的急劇下降,大量的人失業了。目前克裏米亞失業人數高達110000人。大量的失業和閑散人員造成社會犯罪率上升,社會秩序混亂。經濟惡化,政府陷入財政困難。

1994年第壹季度,克羅地亞政府只收了4070億庫邦,而政府預算需要7000億庫邦。與此同時,能源運營商欠下4060億庫邦。在非常困難的經濟形勢下,梅什科夫政府壹上臺就被迫將面包、牛奶等食品價格提高了2-3倍。對於克裏米亞居民來說,飲用水危機比經濟危機更嚴重。

1994期間,島上持續幹旱,嚴重缺水。在許多地方,人民依靠烏克蘭政府的運水車從大陸拉水,半島居民的飲用水是限量供應的。與此同時,霍亂大規模流行。顯然,克裏米亞只有依靠烏克蘭才能解決淡水供應問題。毫無疑問,烏克蘭投入大量資金解決克裏米亞40多年的飲用水問題,並從第聶伯河引入淡水進入克裏米亞。從某種意義上說,克裏米亞的存亡取決於烏克蘭。如何解決克裏米亞問題,烏克蘭中央政府從壹開始就態度明確,那就是

(1)絕不允許克裏米亞脫離烏克蘭。克裏米亞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關系到烏克蘭的生死存亡。稍有松動,就可能引發散居在烏克蘭工業化東部的俄羅斯族的分離主義運動,後果非常嚴重。在這個原則問題上,烏克蘭政府不會讓步,包括不能在克裏米亞實行雙重國籍。

與此同時,烏克蘭開展了積極的外交活動來捍衛其領土完整。目前,美、英、法、德、日等國已明確表示支持烏克蘭在克裏米亞問題上的立場。

(2)明確指出中央法律優於克裏米亞法律,堅持要求克裏米亞限期修改克裏米亞憲法和法律中與烏克蘭憲法和法律不壹致的條款。

(3)允許克裏米亞成為自由經濟區,建立自己的金融體系。但克裏米亞和烏克蘭應該有統壹的武裝力量、海關和貨幣信用體系,從而否定克裏米亞實施盧布區的要求。

(4)為防止克裏米亞局勢失控,烏克蘭壹直向克裏米亞派出總統代表和內務部隊,並設立安全機構,但上述措施並未奏效。

克裏米亞堅持在條約和協議的基礎上與烏克蘭建立關系,或者采取邦聯制度。依靠俄羅斯的支持,克裏米亞壹意孤行,在許多問題上與烏克蘭競爭。

1992年5月,克羅地亞議會通過獨立法,在烏克蘭中央委員會的壓力下,8月通過的克裏米亞憲法重申克裏米亞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隨後克羅地亞議會通過總統法和總統選舉法。1994 1 10月,克裏米亞舉行違反烏克蘭憲法的大選,親俄總統梅什科夫上臺,加速丁分離。1995年2月,塞瓦斯托波爾市政府與俄羅斯聯邦國家機關領導人達成協議,塞瓦斯托波爾市政府將與莫斯科政府建立直接聯系,以獲得財政撥款。克裏米亞議會要求葉利欽在塞瓦斯托波爾和菲洛波爾設立俄羅斯領事館,以解決克裏米亞人的國籍問題。

不久,克裏米亞議會無視1944年4月烏克蘭與克裏米亞財產分割決議,單方面宣布克裏米亞近200處烏克蘭財產歸克裏米亞所有,聲稱這有助於解決克羅地亞社會經濟發展和經濟自治問題。烏克蘭方面壹直對克裏米亞的上述活動采取寬容態度,直到今年年初烏克蘭吸收俄羅斯。

車臣事件的教訓,以克裏米亞政治危機為契機,決心果斷解決克裏米亞問題。

今年(2014)3月17日,烏克蘭議會通過決議,廢止《克裏米亞憲法》、《克裏米亞總統法》和《總統選舉法》等7部法律,取消克裏米亞總統的設立,免去梅什科夫克裏米亞總統職務,停止資助克裏米亞總統機構和根據與烏克蘭憲法和法律不壹致的法律決議設立的行政機構,委托總檢察長資助克裏米亞總統梅什科夫。烏克蘭議會還通過了克裏米亞自治法和國家法。

在這部法律中,明確規定了烏克蘭和克裏米亞之間的幾個長期爭端。

(1)克裏米亞的地位。該法第L條明確規定,“克裏米亞自治共和國是烏克蘭境內的壹個行政區域或自治單位,存在於原克裏米亞自治共和國境內”。

(2)克裏米亞議會的權力。克裏米亞憲法是烏克蘭法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不能與烏克蘭憲法相抵觸。克裏米亞議會制定的《克裏米亞基本法》及其修正案只有在烏克蘭議會批準後才能生效。

③克裏米亞與其他國家機構和國際組織的關系。克裏米亞只能在經濟、環保、文化合作等領域進行對外交流活動。

④塞瓦斯托波爾的地位。該市是烏克蘭中央政府直轄市,不屬於烏克蘭共和國。其地位由烏克蘭法律決定。3月22日,克羅地亞議會不顧上述法律中組建克裏米亞政府的權力屬於中央政府的規定,解除了克羅地亞總理弗朗丘克的職務,任命德羅博羅夫為新總理。弗朗丘克拒絕辭職,導致克裏米亞出現雙重政府並存的局面。

鑒於這種情況,3月31日,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發布總統令,烏克蘭中央政府直接對克裏米亞自治政府進行了訓誡。克裏米亞政府總理由烏克蘭總統根據克裏米亞議會主席的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員由烏克蘭政府根據克裏米亞總理的提名任命。

命令特別強調,烏克蘭中央政府直接領導的克裏米亞政府是指今年17年3月之前存在的政府。這實際上否定了3月22日克裏米亞解除總理弗朗丘克職務的命令。媒體認為,上述兩項強硬措施實際上已經取消了克裏米亞的自治權。這表明了烏克蘭解決克裏米亞問題的決心,以此來理清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消除分裂主義。以下因素促成了烏克蘭對克裏米亞采取果斷措施的勇氣。

烏俄關系的改善是烏克蘭解決克裏米亞問題的前提。因為克裏米亞問題直接涉及俄羅斯,是烏俄關系中的敏感問題。克裏米亞議會議長切科夫曾形象地說,克裏米亞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友誼橋梁”,也是它們之間的“地雷”,可以摧毀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友誼。

雖然烏克蘭和俄羅斯在壹些重大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但兩國也有許多共同利益。烏克蘭在能源、市場、安全等關乎國家未來的諸多方面都想要俄羅斯。因此,烏克蘭在解決克裏米亞問題上壹直持謹慎態度,不希望克裏米亞問題影響烏俄關系。特別是庫奇馬就任烏克蘭總統後,在對俄政策方面,壹改前總統克拉夫丘克的強硬政策,采取溫和政策,主張恢復與俄羅斯的經濟文化聯系,與俄羅斯建立戰略關系,改善了烏俄關系。

自今年年初以來,烏克蘭和俄羅斯副總理草簽了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雙邊友好合作條約,其中明確指出克裏米亞是烏克蘭的壹部分。兩國還就外國能源債務問題達成壹致,餓方同意烏克蘭推遲償還所欠能源債務。烏克蘭和俄羅斯關於黑海艦隊泊位的談判取得了壹些進展,兩國就建立國際航空發動機集團達成了協議。

(2)俄羅斯也不希望克裏米亞影響俄烏關系。俄烏關系處於低谷時,克裏米亞曾是俄羅斯壓制烏克蘭讓步的法碼,俄羅斯議會多次向克裏米亞提出領土要求。目前,俄羅斯領導人希望加強烏俄關系,維護俄羅斯的世界大國地位,抵制北約東擴,保護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傳統利益。烏克蘭是俄羅斯實現上述目標不可或缺的夥伴。地處黑海的烏克蘭壹直是前蘇聯通往地中海和太平洋地區的唯壹水上通道,前蘇聯對外貿易總額的60%通過黑海運輸。

所以在克裏米亞議會請求俄方幫助的問題上,俄羅斯基本保持低調。俄羅斯議會下院副議長米丘科夫表示,解決與克裏米亞的分歧完全取決於烏克蘭。雖然俄羅斯在克裏米亞有壹系列利益,但我們現在和將來都會繼續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現有邊界。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雷布金也認為,克裏米亞問題是烏克蘭的內政。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持同樣立場。

俄羅斯第壹副總理索斯科維茨3月20日在基輔訪問時明確指出,烏克蘭對克裏米亞采取的措施“根本不應阻礙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談判進程,這是烏克蘭的內政”。克裏米亞局勢的穩定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有利於俄羅斯與黑海沿岸國家經貿合作的順利發展,包括俄羅斯部分地區與克裏米亞的合作,這對俄羅斯鞏固在黑海地區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

(3)島上居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克裏米亞居民曾希望通過烏克蘭獨立過上好日子。幻滅後,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獨立和與俄羅斯的密切接觸來改變生活狀況,但生活越來越艱難。他們對現任領導人失去了信心。在經歷了1994年夏秋兩季的霍亂疫情、幹旱和飲水危機後,克羅地亞居民希望中央加強控制,結束動蕩局勢,擺脫經濟危機。

韃靼人等克裏米亞少數民族反對克裏米亞脫離烏克蘭,希望烏克蘭中央政府親自治理半島。烏克蘭議會的決定和庫奇馬的總統令也得到了克裏米亞當地蘇聯領導人的支持。這些就是烏克蘭的兩項強硬措施沒有在克裏米亞引起動蕩的原因。

目前,烏克蘭解決克裏米亞問題也存在壹些明顯的不利因素。

首先,來自克裏米亞議會的阻力。壹方面,克羅地亞議會抵制烏克蘭的決議,並威脅要就克裏米亞的地位舉行公投。另壹方面,克裏米亞議會主席切科夫帶隊遊說俄羅斯杜馬,爭取俄羅斯支持。對於克羅地亞議會的做法,烏克蘭總統庫奇馬已經明確表示,如果克羅地亞議會繼續激化局勢,他將解散克裏米亞議會。

二是來自克裏米亞總統梅什科夫及其支持者的阻力。以克裏米亞“統俄黨”為代表的這些勢力堅決反對烏克蘭議會和總統庫奇馬對克裏米亞采取的措施,並在首都辛菲羅波爾舉行示威遊行,譴責庫奇馬的政策,要求弗蘭丘克領導的克裏米亞政府辭職,呼籲克裏米亞人民支持被烏克蘭議會廢除的憲法。

梅什科夫和科夫都在集會上發言,呼籲公民“不服從現政權”。大約有65,438+00000人參加了示威遊行。這些人壹致表示,“克裏米亞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俄羅斯領土”,“塞瓦斯托波爾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俄羅斯城市”。

第三,烏克蘭還沒有壹套有效的措施來保證議會決議和總統法令在克裏米亞的實施。雖然烏克蘭可以通過停止資助來迫使克羅地亞執行其決定,但這是否行得通值得懷疑。早在去年,梅什科夫就表示,克萊拉亞存在未納入中央預算的資金。

第四是來自俄羅斯議會的壓力。盡管俄羅斯議會大多數議員態度謹慎,但仍有壹些人要求俄羅斯領導人幹涉克裏米亞。比如,以俄羅斯國家杜馬獨聯體事務和華僑聯絡委員會主席紮圖林為代表的壹些人,主張烏克蘭與克羅地亞簽約後,再與克羅地亞簽署友好條約。

在議會的壓力下,俄羅斯總統和政府在繼續堅持克裏米亞問題是烏克蘭內部事務的基本立場和謹慎態度的同時,表示俄羅斯在半島“有重要利益”,因此俄羅斯對克裏米亞的命運“不能無動於衷”。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已經明確表示,只有在確信烏克蘭和克裏米亞的相互關系不會損害克裏米亞人民的利益後,俄羅斯才能簽署烏克蘭和克裏米亞之間的“重大政治文件”。

第五是來自克裏米亞自身經濟下滑的壓力。正如烏克蘭總統庫奇馬所說,解決克裏米亞問題的主要途徑在於穩定和發展經濟。烏克蘭政府已撥款1.1萬億烏克蘭庫邦,以實現1.995年穩定半島社會經濟形勢綱要,並向克裏米亞農業企業提供1億庫邦援助。烏克蘭政府還準備提供進壹步的經濟援助,以解決半島的飲用水問題。

但在自身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烏克蘭也很難投入大量黃金來全面解決烏克蘭的經濟問題。克裏米亞的經濟復蘇取決於烏克蘭經濟的好轉和烏俄經濟合作的順利進行,這些都不是近期可以解決的問題。

第六,來自克裏米亞內部矛盾的壓力,克羅地亞議會與總統、議會與政府的矛盾錯綜復雜,至今沒有很好地協調。社會政治生活中各種政治勢力比較抵觸,黑社會活動猖獗,俄羅斯人和克裏米亞韃靼人之間有芥蒂,分離主義運動還有市場。

這些都加大了烏克蘭解決克裏米亞問題的難度。克裏米亞問題仍然是近期烏克蘭面前的壹大難題。

  • 上一篇:經濟師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經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
  • 下一篇:離婚後信用卡欠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