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聯系近期食品安全違法侵權案件,結合工作實際,公職人員如何在工作中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

聯系近期食品安全違法侵權案件,結合工作實際,公職人員如何在工作中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

首先要破除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樹立尊重人民、敬畏人民、服務人民的意識。今年是民生年。保障人權和民生有什麽關系?保護人權就是保護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保護民生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權,所以解決民生問題就是對人權最大最有效的保護。

第壹,生存權和發展權——國家引導經濟發展與建立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相結合。

生存權和發展權是人的基本權利,在中國被視為首要人權和第壹人權。生命權和個人地位權是有區別的。人身權是指壹個人的身體(生命)不受非法限制或侵犯;生命權意味著人們有權避免因缺乏基本的生存手段而喪失生命。中國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將其作為人權的首要權利,其客觀原因是中國特殊的國情。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前,全國沒有擺脫饑餓問題,也就是生存問題。只是在鄧小平同誌提出改革開放路線後的最近二十年,中國才從整體上實現了溫飽,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即使是現在,按照人均生活費650元的低標準,農村仍有近3000萬人處於溫飽線以下,城市還有3000多萬失業人員和低收入者。這壹國情決定了中國在過去很長壹段時間和今後壹定時期內,必須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生存和發展這壹最基本、最首要的人權。原因很簡單。其他大部分人權的實現應該以人的存在為基礎。沒有這個前提,權利主體就會消失。主觀原因是執政黨和國家的性質。黨和國家代表人民的利益,這當然包括協調各階層人民之間的利益矛盾和沖突,但也不是沒有傾向性。在各種利益矛盾和沖突中,黨和國家首先要代表和維護人民群眾生存和基本發展的利益和權利。沒有這壹點,代表人民利益的黨和國家就會成為壹句空話。中國應該采取什麽樣的基本方式來尊重和保護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西方壹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到壹定水平後,這壹權利的實現主要通過國家征收高額稅收和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來解決。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國家,通過經濟發展實現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是唯壹可行的途徑。在鄧小平同誌的領導下,黨確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這本身就體現了對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尊重。二十多年來,由於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壹要務,社會財富快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生存權和發展權已經從壹項自然權利變成了壹項實際享有的權利。即使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後,要解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生存和基本發展問題,也必須主要采取國家支持和引導這些地區和這部分人發展經濟的方式。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應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保障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不可或缺且日益重要的基本途徑。

第二,公民的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國家主導權利的發展。

公民的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是人權的基本內容之壹。實現公民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的基本途徑有兩種,壹種是通過社會對抗,另壹種是通過國家主導。中國公民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的發展應該由國家來推動。主要有兩個原因:第壹個原因是執政黨和國家的性質。我國是工人階級通過* * *生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 * *生產者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沒有任何壹方的私利。人民的利益是黨的最高利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發展中國公民的政治民主權利,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也是黨的執政理念和奮鬥目標。人民的要求與執政黨的要求高度壹致。中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的發展

展覽的目的之壹是促進政治文明的發展,把中國建設成為壹個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十六大報告還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完善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事實充分證明,執政黨和國家正在真誠地促進公民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的發展和充分實現。第二個原因是社會穩定的需要。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第壹要務,發展必須以社會穩定為基礎。鄧小平同誌深刻總結了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指出穩定是中國壓倒壹切的大事。沒有社會穩定,改革和發展就無從談起,當然,公民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的發展也無從談起。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我國社會還潛伏著各種深層次的矛盾,不穩定因素還沒有完全消除。因此,中國必須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發展公民的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穩定的關鍵是在執政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促進公民民主權利和政治權利的發展。

第三,個人自由——國家尊重個人自由,優先考慮集體利益。

人身自由是人作為個體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界限內自由支配自己行為的權利。與西方文化傳統相比,中國文化傳統缺乏對個人自由的尊重。中國* * *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和建設初期,由歷史條件決定,強調個人對組織和國家的高度服從。國家轉型為市場經濟體制後,經濟社會生活日益多元化,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人們的自主性、獨立性、選擇性和差異性也日益增強。國家也越來越尊重個人自由,個人自由的空間越來越廣闊。個人愛好和興趣,只要不影響社會整體利益,國家和社會是完全容忍的。以文學藝術為例,人們在文學欣賞中可以喜歡這種藝術形式,也可以喜歡那種藝術形式;可以追“星”,也可以不追;妳可以追這個“明星”或者那個“明星”人們的個人愛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個人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這壹點在中國的農村也已經得到了清晰的展現。就個人發展而言,國家尊重個人根據自身條件選擇最佳的發展方式。我們還應該看到,個人自由的享受也與個人素質有關。總體來看,我國民眾個人素質不是很高,個人自由空間過度膨脹,國家管理跟不上,可能導致自由的濫用,社會混亂,最終損害民眾自身利益。我們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來設計我們的個人自由空間。與國家對個人自由的尊重相對應,有限國家、有限政府的理念在中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理解和認同。中國的文化傳統崇拜強國,建國以來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強化政府職能,符合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中“強政府”的理念。中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取代了計劃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特點是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國家應該退出某些社會領域,交給社會自治和個人自治。有限國家(政府)的概念不僅意味著國家(政府)必須依法行事,而且意味著國家(政府)活動的空間是有限的,從而從根本上為個人自由騰出空間。當然,我們也要註意,國家權力在相當壹段時期內不應過度收縮。同時也要看到,個體是群居的,離開社會就無法獨立生活。個人自由可能與集體利益相沖突,集體利益在原則上是優先的。因此,我們應該確立國家尊重個人自由、集體利益優先的原則。

四。社會權利——國家把加強勞動保障和勞動監察與建立和完善中等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結合起來。

社會權利是壹個集體概念。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目的,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場合,對“社會權利”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這裏所說的社會權利,主要是指市場經濟條件下弱勢群體獲得國家特殊保護和物質幫助的權利。中國應該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社會權利?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壹是加強勞動保障和勞動監察,二是建立和完善適度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先說壹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經濟人”,其本質是利潤最大化,降低人力成本是最便捷的盈利方式之壹。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能靠用人單位的“良心意識”,而要靠國家權力的強力幹預。中國還處於市場經濟初期,很多民營企業家還處於原始積累階段,不擇手段積累財富的欲望最強。事實上,近年來侵犯勞動者權益的現象非常嚴重。如拖欠工資、壓低工資;無視勞動安全,強迫員工從事有毒、高危作業的;強迫勞動和限制人身自由;延長工作時間,侵犯勞動者最基本的休息權利;侮辱員工人格等。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不能走西方市場經濟初期的“羊吃人”和“血腥作坊”的道路。必須堅決糾正壹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引進“外資”,忽視勞動者權益保護的做法。各級政府及其領導應當認識到,保護勞動者權益不僅是人權保障的重要內容,而且關系到社會穩定的大局,最終將影響到用人單位利益的實現。再說第二個。經過近幾年的努力,中國已初步建立了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目前的主要問題是擴大覆蓋面,不僅要覆蓋城鎮,還要隨著經濟發展把社會保障制度向農村推進。中國的社會保障程度在很長壹段時間內只能是中等甚至較低,而不可能是高福利。為什麽?我覺得原因有三:壹是國力,二是國情,三是價值取向。國力,中國人均國民收入才1000多美元,國家財力不允許搞“福利社會”。國情,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發展是首要目標。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機制,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的基本方法就是與利益掛鉤。高福利是平等導向的,不利於中國國情下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價值取向是壹個復雜的問題。在中國,把生命權作為社會權利的主要道德基礎,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如果像北歐國家那樣,把享受平等生活的權利作為社會權利的道德基礎,可能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可。

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必須依法嚴厲打擊“三股勢力”的各種分裂破壞活動。在新疆,依法打擊“三股勢力”的分裂活動,是尊重和保障各族人民人權的重要內容。沒有穩定的社會和政治環境,就沒有實現人權的基本社會條件。境內外“三股勢力”策劃制造的壹系列打砸搶燒暴力恐怖事件,是對人民最基本權利——生命權的嚴重侵犯。打擊極端少數民族分裂分子,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和保障最廣大人民的人權,更好地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級政法機關要認真履行依法嚴厲打擊“三股勢力”分裂破壞活動的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實現各族人民享有充分人權的目標。

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必須切實尊重和保障行政相對人、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員和被害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利。要切實樹立維護社會秩序和保護人權並重、打擊犯罪和保護人權並重的理念。既要認識到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是保護多數人權利的需要,又要註意在執法管理過程中保護相對人的權利。既要認識到依法及時打擊犯罪是對大多數人權利的保護,也要在刑事訴訟的各個環節嚴格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要嚴格履行懲罰改造罪犯的職責,切實保障罪犯的人權。廣大政法幹警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和規章制度,在執法活動中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權。

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必須防止政法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侵犯人權。政法機關貫徹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壹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樹立“權力有限”的意識,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正確處理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關系。他們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行使公共權力,不得濫用公共權力,更不用說以履行職責的名義侵犯公民的私人權利。政法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人權,是對其法定職責的背叛,比壹般的侵犯人權行為更惡劣、危害更大。目前,政法機關利用職權侵犯人權的案件主要有三類:壹是瀆職造成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案件;二是非法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案件;第三,非法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案件。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需要結合工作實際,強化政法隊伍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在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實施上下功夫,真正從源頭上遏制侵犯人權行為的發生。

牢固樹立和踐行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理念,是對政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新要求。各級政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把學習憲法、增強憲法觀念作為壹項長期任務,更加牢固地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切實承擔起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社會責任,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依法辦事的要求,不斷提高執法水平, 為維護新疆社會政治穩定,促進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進程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肋骨骨折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
  • 下一篇:公司人事專員2022年度工作總結(6篇總論)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