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明顯。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占全球總量的50%。2021,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年初的5.4%增長到9.4%,其中6月滲透率超過12%,新興動能逐步擴大。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壹。今年6-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1.5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倍。中汽協預測,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有望達到24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76%左右。
業內普遍認為,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將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增長最快的行業之壹。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率的不斷提高,汽車市場將發生明顯變化,電池供應將達到新的平衡,形成供應的重要保障能力。
廢舊電池回收問題的生態閉環解決方案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的《循環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將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列入重點工程和行動,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追溯管理體系。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20萬噸,預計2025年累計退役量約78萬噸。每年的報廢量還會繼續增加。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於2015收購廣東邦普循環,實現了集R&D、生產、銷售、回收為壹體的循環產業鏈,打造了“電池生產、使用、回收、資源再生”的生態閉環。率先在全球範圍內解決廢舊電池回收領域“減廢”的產業難題,構建資源有效回收的綠色閉環,實現產品“何去何從”的定向路徑。
據介紹,借助“逆向產品定位設計”技術,可將廢舊電池中的鎳、鈷、錳、鋰等金屬回收還原成可重復使用的正極材料,用於制備電池。核心金屬總回收率可達99.3%以上。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子公司邦普工業應用回收精餾塔板原理從廢水中回收高純度氨氮,可減少回收過程中的環境汙染。
建議完善監管體系,為綠色發展“加油”。
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關系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認為,與原生礦產資源相比,再生材料的使用將有效減少碳排放,是實現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歐美市場非常重視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提出了回收材料強制使用比例的要求,以保證資源的供應。目前,我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行業仍存在回收成本高、耗時長、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經濟效益低、部分廢舊電池未回歸正確回收渠道等技術、盈利模式、市場監管等難點。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旗下子公司凹凸循環負責廢舊動力電池的統壹處理。回收的電池組會被拆解成電芯,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將電芯完全放電,電芯由自動化設備和專業工具拆解。將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拆解分離後,對電極材料進行破碎分選,廢棄動力電池通過浸出、除雜、離子交換、沈澱、吸附等工藝,制備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
動力電池中的鈷、鎳、鋰等礦產資源全球儲量有限,建立流向可控的回收管理體系,確保報廢電池和有價金屬回歸電池生產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先後出臺了技術要求、行業規範、溯源管理、回收報廢、汙染防治等政策,建立了覆蓋面廣的綜合管理體系。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建議完善回收監管體系,嚴格控制報廢動力電池流向,加強報廢動力電池流向管理,明確處罰措施,認真落實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要求,引導報廢動力電池回流到有資質的回收企業,確保有價金屬回流到新電池生產體系,形成可持續發展機制。
聲明: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打造的全國性財經信息平臺。在任何情況下,本平臺發布的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