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農戶貸款風險控制的難點

農戶貸款風險控制的難點

農業貸款風險

1,市場風險。由於農村市場信息閉塞,很多農產品的生產很難跟上市場需求的變化。農產品產銷企業在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的過程中,對市場信息的把握不正確,直接關系到農產品銷售價值的實現。壹旦出現誤判,其影響和後果將對我行、企業、農戶產生不利影響。

2.規模風險。規模和產業化小,抗風險能力弱。縣城現代農業發展以家庭為主導。

3.災難性風險。自然災害有不可抗力因素,尤其是突發的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項目造成的損失最大,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農業貸款支持服務的對象是以農業產銷項目為主的企業,大多以種植和種植業為主,受自然環境制約較大。壹旦自然災害直接威脅支農資金安全,投入的支農貸款無法按期收回,將面臨損失風險。

4.信用風險。農貸的信用風險來源很多,主要分為兩類:第壹類是企業履約能力有問題。農業貸款的償還壹般是通過取得農業生產經營收入、出售農副產品或通過其他方式借入資金來實現的。因此,借款企業的收益直接關系到貸款資金的安全。第二類是借款人的履約意願有問題,這主要是由其性格決定的。這就要求借款企業必須誠實可信,能夠在生產經營中兢兢業業,主動承擔各種義務和責任。

農村金融有哪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

在精準扶貧時期,農村金融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帶動貧困戶脫貧上,主要是給貧困戶發放財政補貼和養殖補貼,比如以牲畜幼崽的形式發放給貧困戶,或者發放小額低息貸款。現階段享受金融服務的主要是貧困戶,金融服務具有地方性、區域性和不可持續性的特點。隨著扶貧任務的及時完成,農村金融支持應註重全面性,支持農村產業發展、生態發展、基礎設施發展和農民自身發展,鞏固來之不易的扶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

但是,當前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尚不完善,農村和農民對資金需求旺盛,但金融供給明顯滯後,存在壹定的金融排斥現象。精準扶貧期間,貧困戶被納入金融服務體系。然而,隨著新階段的到來,面對大量的資金需求,金融排斥現象凸顯。從金融機構分布看,傳統金融和非正規金融並存,而農信社等農業金融機構角色模糊,內部法人結構不完善,服務與商業銀行和四大行重疊。農業利潤率低,投資價值不高,風險大,銀行不願意涉足。非正規的金融形式是民間借貸,有壹定的風險。農村金融有效供給不足壹直是現代金融業的短板之壹。

2.農村金融產品同質化嚴重。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振興的主體還是小農戶。在小農生產實踐中,金融服務體系無法圍繞小農生產邏輯來構建,農戶生產實踐中的風險無法化解。金融服務的思路仍然是精英化的,金融機構的產品形式單壹,面向農產品後續加工的資金種類不多,面向農業生產的金融產品匱乏,與農民需求的契合度不高。農戶需要的信貸時間長,針對這類農戶的金融產品不多。面對鄉村振興多元化的融資需求,金融服務與之不匹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金融機構的貸款對象,由於不經過審批等程序,往往采取民間借貸的形式。但貸款利率不受市場利率支配,存在壹定風險,不利於農村金融市場的有效培育。

3.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滯後。

由於對征信工作缺乏了解,壹些農戶出於個人信息安全考慮,往往填報相關信息有誤,增加了信息采集的難度,導致征信信息不準確。部分農村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學歷低,經驗不足,對農戶征信缺乏熱情,工作效率低,可能導致逆向選擇風險。另外,農村的農民資產無法進入市場也是壹大問題。隨著新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實施,農民的個人資產無形中升值了。從法律角度來看,在“三權分置”中,將有可能用宅基地作為金融貸款的抵押物。但宅基地入市和實際價值評估仍缺乏相應的法律支持,附著在農民身上的農村產權無法證明,影響了農村居民貸款的可獲得性。

4.鄉村治理水平制約著農村金融發展。

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基層開展村務的前提,關系到基層的未來發展。在農戶個人信貸方面,對於金融機構來說,絕大多數銀行沒有在鄉鎮設立分支機構,農村金融壹直是現代金融體系的短板,導致供給成本過高。

梁河縣農村信用社農戶問題及對策

梁河縣農村信用社農戶問題及對策:

1.存在的問題:貸款安全性與農業生產風險相沖突,信用擔保方式和資金安全運作難度很大,農戶認識存在偏差,使得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道德風險更加突出,小額分散的經營模式存在缺陷。運作方式受限,信貸隊伍薄弱,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推廣缺乏足夠動力。

2.對策:優化農民信息資源,建立農民信用體系,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支部村委會的作用,推進信用村(鎮)建設,不斷豐富和完善農民小額信用貸款操作方式,以優惠政策吸引更多農民,為農民小額信用貸款註入活力。

循化縣農村信用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循化縣農村信用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如下:

1,存在的問題如下:信用環境不理想。騙來的資金,面對信用社小額信貸應該出手,而且多多益善,但是他們不考慮個人還款能力,以至於到了還款的時候,就開始東奔西跑,躲債。農民信用意識薄弱只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壹,國家法律的缺失也讓這種現象雪上加霜。比如國家對債權人缺乏保護,對債務人缺乏約束,導致債務人的欠債不還心理,加劇了社會上還貸還息的信用意識淡薄。

2.貸款管理水平低小額貸款業務的經營主體在硬件設施、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等方面處於較低水平。因此無法有效開展持續小額貸款業務,導致貸款管理難以到位。壹是缺乏壹套合理有效的評估方法,無法對農戶的個人信譽、還款記錄、生產經營活動等進行合理評估。但是,由於其主觀性和隨意性,目前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處理各種壞賬,因為它粗略地填寫了農民的檔案。準備好

3.缺乏有效的風險分擔機制。資金的支付和償還影響了收益,這就要求農村信用社建立良好的風險補償機制。對於現在的農信社來說,恰恰是需要改進的地方。由於農業投入效率低,還受到各種自然因素和市場因素的影響。

4.對策:優化農村信用環境門檻低,農戶對小額信貸的具體業務、貸款要求、還款水平不明確。此外,對於農民的壹些錯誤認識和跟風借貸等錯誤做法,農信社信貸人員要耐心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宣傳作用,如電視、報紙等。,要讓農民知道農村小額貸款的初衷和各種利益,只有他們積極配合農村。21世紀的中國是壹個法制國家,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加強法制建設。為加強農村經濟金融建設的立法工作,應盡快出臺保護農村合作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例如,針對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通過實施壹系列法律法規,頒布了《合作金融法》,加強了司法和執法力度,加大了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提高了借款人的違約成本,為農村信用社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信用環境。

5.加強農村信用社自身建設。現實生活中,各級農信社的管理者都是壹只腳走路,也就是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理論基礎並不紮實。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管理者的理論研究。學習基礎知識,用更好的理論指導他們的實踐,讓他們學會兩條腿走路。同時,要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調動信貸人員的積極性。由於不同層次的農業生產有不同的需求,我們需要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小額信貸服務,真正從農民出發,加強業務創新,擴大小額信貸的品種。

6.加強農村信用社自身建設。現實生活中,各級農信社的管理者都是壹只腳走路,也就是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理論基礎並不紮實。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管理者的理論研究。學習基礎知識,用更好的理論指導他們的實踐,讓他們學會兩條腿走路。同時,要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調動信貸人員的積極性。由於不同層次的農業生產有不同的需求,我們需要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小額信貸服務,真正從農民出發,加強業務創新,擴大小額信貸的品種。

  • 上一篇:目前增加註冊資本需要交稅嗎?
  • 下一篇:在企業交流研討會上的講話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