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完善上級檢察機關對下級檢察機關的監督制約機制。
(1)加強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檢察院的業務監督。上級檢察機關通過下級檢察機關的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各業務系統加強系統內對口指導;通過發布和執行各項業務規定,規範業務操作流程,監督下屬業務進展;下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作出不起訴或者撤銷決定的案件以書面形式報上級法院備案,並將復議、復核結果告知申請人和申訴人,並將有關材料報送上級檢察院對口業務部門,上級法院復核後應當及時作出相應處理。
(2)將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檢察院的監督措施制度化。下級檢察院要定期以書面形式向上級檢察機關匯報壹段時間的檢察工作發展情況和下壹步的工作思路,上級檢察院要組織有關業務部門進行考評,對履職不力的要進行批評和訓誡;下級檢察院應當及時將立案偵查的大案要案報送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以便上級檢察院隨時審查和監督案件進展。
(3)完善上級檢察院對下級檢察院的請示和答復制度。針對下級檢察院向上級檢察院申請復核或者對疑難案件的請示和答復作出具體規定的情況,明確了請示的範圍、程序、內容和要求,嚴格規定了答復的形式和時限。下級檢察院必須嚴格執行上級檢察院的決定,並將執行情況書面報上級檢察院備案。
第二,強化檢察委員會的監督制約機制。
(1)加強組織建設,完善委員會架構。壹是建立會員考試和資格制度,打破任期制,優化會員結構;二是加強檢察委員會辦公室建設,調整辦公室人員編制,將理論基礎紮實、業務經驗豐富的檢察官充實到檢察委員會。
(2)規範檢察委員會法定程序,實現程序程序化。壹是確定檢察委員會研究的案件範圍和重大問題;第二,規範法案提交程序;第三,規範票據初審和承兌登記程序;第四,規範議案討論和決策程序,確保檢察委員會決策質量。
第三,強化檢察機關的內部監督職能。
(1)從制度上明確檢察機關內部各監督部門之間的職責,使其各司其職。整合內部檢察資源,進行科學整合配置,劃分檢察機關內部具體監督職能。明確具體由哪個監督部門對檢察權的運行進行監督和制約,以增強可操作性,防止權力異化帶來的漏洞。
(二)註重各監管職能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註重權責的合理科學配置,建立各部門及相互關聯部門的監管業務流程,使案件在各個環節順暢流轉,使部門事務運作程序化、制度化、規範化。
(3)建立案件質量預警機制。內部監督部門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不按原樣糾正。他們需要定期分析壹段時間內的問題,查找執法中的薄弱環節,發現傾向性問題並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解決辦法和建議。
2.完善檢察權外部監督制約機制的路徑選擇
第壹,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
人民監督員制度是現行法律框架下檢察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其重大意義毋庸置疑,但作為司法改革過程中的新生事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壹是盡可能從法學教授、退休高級法律工作者中遴選壹批人民監督員,組建專門的監督員庫,根據案件需要隨機抽取,並合理避開NPC、CPPCC境內。第二,縮短人民監督員的任期。目前人民監督員的任期是三年,但中國是人類社會。在與檢察機關的長期打交道中,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之間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人情和面子問題,不利於人民監督員的客觀中立地位。第三,建立人民監督員的回避制度。人民監督員本人或者其親屬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不能參與案件監督。
第二,完善新聞輿論監督。
新聞輿論監督是檢察權外部制約機制的重要方式。時間上的超前性、空間上的廣泛性和受眾的廣泛性是輿情報道的特點和優勢。但是,由於檢察機關所追求的法律效果往往與公眾對案件所期望的社會效果不同,這些優勢也容易使檢察機關承受巨大的新聞輿論壓力,從而對檢察工作產生負面影響。為充分發揮新聞輿論對檢察權的監督和制約作用,應建立檢察機關與新聞媒體的良性互動機制。檢察機關可以設立專門的新聞崗位,指定專人負責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向媒體傳遞正確的信息,防止輿論誤導公眾,避免媒體對檢察機關施加輿論壓力。同時,新聞媒體要尊重檢察機關的職能和運作方式,客觀報道才能對檢察權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
第三,加強NPC對個案的監督。
對於權力機關的監督,要在保證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的基礎上,加強人大對個案的監督。人大對個案的法律監督是維護法制統壹、實現法治的需要。案件監督的範圍應當界定為人民群眾普遍關註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疑難案件,反映檢察機關因枉法等原因造成的冤假錯案的案件,需要權力機關進行法律解釋的案件,以及有關行政機關、社會團體或者個人幹預的案件。
3.綜上所述,缺乏監督的權力容易被濫用,檢察權也不例外。因此,要增強執法公信力,必須強化檢察權的監督制約機制,進壹步深化檢察工作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是促進檢察權規範行使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執法公信力,增強效能和政風、作風、警風建設,解決群眾關心和關註的司法熱點問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