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人工引導,奶牛排隊等候現代旋轉擠奶機,然後走下轉盤,按順序返回牛棚。旁邊的大屏幕實時顯示牛奶指數...這是記者在君樂寶現代農業產業園看到的壹幕。園區占地3.8萬畝,集現代養殖、乳品加工、旅遊於壹體。在農業龍頭企業君樂寶乳業的帶動下,園區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6家,農民合作社16個,涉及13個村7000多戶農民,帶動了1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
君樂寶園區是河北省120現代農業產業園之壹。根據因地制宜和產業定位的原則,河北省形成了幾種不同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模式。加工驅動,依托龍頭企業調整結構,建設基地,提高整體效益;特色聚合,圍繞區域特色產業打造區域品牌;以科技為先導,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技術,增強產品競爭力;有溝壑發展型,協調生態治理、特色種養業和休閑旅遊開發;此外,還有農墾改革和觀光展示。
雖然產業模式不同,但現代農業產業園要做足產業文章,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融合。要引導龍頭企業參與建立產業園區,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和返鄉人員入園創業創新。在江蘇省,加工業帶動農業“此起彼伏”,旅遊帶動農業“跨二連三連”,促進產業融合。南京江寧、揚州廣陵的園區分別利用靠近大都市的優勢,推動科技、健康、人文融入農業,打造創意農業、觀光農業、健康農業。泰州園區構建了種苗供應服務、農機裝備制造服務、農業生產智能管理服務“三服務”壹體化。
產業定位要集中各地的資源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貴州省明確指出,確定以山地特色現代高效農業為園區發展方向,充分利用全省立體氣候明顯優勢,遵循山地經濟規律,突出主導產業。園區建設標準和規劃導則要求,每個園區應確定1個主導產業,不超過3個,形成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的產業發展格局。在打造優勢特色產業的基礎上,打造“生態貴州綠色產品”公共品牌。
開門辦園“無圍墻”
如何發揮政府在發展工業園區中的作用?陜西省是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較早的省份。2015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陜西省現代農業園區條例》,2016實施。該條例是我國第壹部規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地方性法規,從法律層面對園區建設運營、權益保障、服務保障、風險防範等進行了規範。園區所在政府有義務加強供水、供電、道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園區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通過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整合力度,陜西省三級財政共安排園區建設資金46.9億元,帶動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403億元,初步形成了園區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其中,省級認定的336個園區,按照“先建後補”的原則,由省財政對每個園區補助500萬元,市縣財政給予50萬元至654.38+0.5萬元不等的追加補助。
很多人都註意到了,這裏有很多農業產業園,科技園,示範園。如果沒有有效的協調,就會出現資源爭奪的問題。江蘇省重點探索園區內外壹體化發展。在該省,壹個農業產業園往往包含多個特色園區,采取“園中園”、“園外園”的模式,使園區成為“多園合壹”的現代農業綜合體。“小花園”既獨立又互補,* * *共同構成了“大花園”。無錫錫山臺灣省農民創業園是由無錫現代農業博覽園、無錫高科技農業示範園、中國農業科學院太湖水稻示範園、錫山生物農業產業園、錫山精品蔬菜產業園五位壹體的綜合性園區。
除了園區的壹體化,還要有服務的壹體化。很多園區都下大力氣把園區打造成綜合服務的平臺。整合園區各類農業服務力量,為主要參與者及周邊農戶提供種苗繁育、農業信息、技術指導、電子商務、倉儲物流、農產品檢測等全方位農業服務。同時,相關市縣也在努力打破部門和行業分割,加強園區與政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等社會組織的合作與協作,聚集農業資金、科技等資源,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
農業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張和成表示,要以農業為基礎,創新發展。堅決防止非農異化,不能成為少數加工企業的工業園區。同時主張開門辦園,“有邊界,無圍墻”。農業部、財政部將建立“能進能退、動態管理”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考核管理機制。考核不合格者,不再給予獎勵和補助,並按規定撤銷其創作資格;績效考核結果優秀的,增加獎勵和補償。
工業園區應該命名為“農民”
園區實現農產品增值是好事,但更關鍵的是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在河北省邢臺市九合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民的玉米收購後加工成各種產品。園區裕豐實業集團負責人王玉峰說,壹噸玉米的價格是1.56元,精制維生素B12的價值可達3018元。裕豐集團加工的玉米占邢臺市玉米產量的80%以上。園區內有裕豐集團等31加工企業,通過“把玉米吃幹榨凈”,帶動75萬農戶增收6543.8億元以上。如今,園區80%的農民從事二三產業,農民收入從單純的賣糧變成了同時擁有租金、入股資金和工資收入。
工業園區應該為農民提供壹系列公共服務。四川岷江現代農業示範園成立了以鄉鎮為主體的“土地流轉服務公司”,專門機構和人員從事前期流轉,解決了土地流轉分散無序的問題,保證了農民的利益。目前,園區農地流轉率達到76%,近4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園區還成立了農村產權評估機構,幫助需要融資的經營主體對農業設施和農業機械進行評估,以方便抵押貸款。目前,園區已推出惠農產權貸款、農機購置補貼貸款、土地流轉收益擔保貸款三大金融產品,新增經營主體年獲貸款超過6543.8億元。
個體農戶要通過園區的鏈條提升自己的市場開拓能力。四川省眉山市以“小泡菜、大產業”為核心,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業發展,依托眉山泡菜產業園建設綠色泡菜原料基地,推廣“稻菜輪作”高效種植模式,以“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的思路打造全國首個“中國泡菜城”,集聚泡菜上下遊企業30余家。同時,眉山市加強品牌建設,以“東坡泡菜”的整體形象參與全國競爭。如今,該市已建成原料基地42萬畝,年產泡菜原料6.5萬噸,帶動基地2100戶農民增收致富。
“農業產業園的作用是促進農業發展。因此,工業園區的建設要防範虹吸效應,不能阻礙周邊地區的農業發展。園區要有示範性,最後把探索的成果移植推廣到周邊。”張和成說,要堅持服務農民、依附農民、惠及農民,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就業增收,讓農民共享工業園區發展成果。